1
謝蘭是一家食品公司的運營總監,月收入2萬元。謝蘭是獨生女,爸爸媽媽都是老師,兩人的退休金也不低。婚前,謝蘭在省城的黃金地段買了一套房。
而羅寧則在通信工程公司工作,勉強算得上是個小領導,工資只有謝蘭的一半。並且羅寧的老家在南方邊陲的小村落,父母務農,家裡還有一個沒有嫁人的妹妹。
但家境的懸殊抵擋不住愛情的火花,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羅寧俘獲了謝蘭的芳心。
謝蘭的父母是不同意這段戀情的。在他們看來,女兒這麼優秀,足以匹配一個更好的男人。而且他們更害怕女兒被羅寧的家庭所累。
但謝蘭堅持認為羅寧是一個好男人。因為羅寧很孝順。
羅寧的孝順不僅言必說“我爸媽不容易”,也真的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每個月給父母2000元,添置新傢具,換季買衣服,節假日千里迢迢回家看望,平常也噓寒問暖。
謝蘭被羅寧的孝心感動。在謝蘭看來,如此懂得心疼父母的人,必定內心柔軟、富有責任心,懂得珍惜家庭。謝蘭一廂情願地認為,她嫁給羅寧,一定會幸福。
謝蘭的父母本身也比較開明,看到女兒如此堅決,也就沒有強烈反對,只是讓他們好好相處。不過他們還是叮囑謝蘭,別沉溺在空洞的甜言蜜語中,看人要全面一點。
當謝蘭和羅寧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謝蘭卻開心不起來了。因為羅寧提出的要求,讓她覺得自己果然太天真。
2
在稀鬆平常的一天晚上,兩人在小區附近的河邊散步的時候,羅寧突然很認真地跟謝蘭說,他們也該結婚了。
謝蘭覺得有點突兀,開玩笑說,“你這算是求婚嗎?”本來謝蘭也就一問,無非是想聽兩句暖心的話。
但沒想到羅寧卻很認真地說,“求婚都是做給別人看的,只講形式,鋪張浪費。我和你還用做這個嗎?”
謝蘭臉上的笑就僵住了,羅寧這麼一說,好像她很矯情一樣。“那結婚怎麼說呀?”父母見面、定親、彩禮、婚房、婚禮等等,需要流程和很多準備。
“我們定個時間,跟雙方父母溝通一下,讓他們見面聊聊。不過我希望你理解,我的父母不容易,辛辛苦苦一輩子都沒過上好日子,彩禮意思一下就好了。婚禮也不要大操大辦了,請至親見證,辦幾桌就好了。”要不是羅寧一臉的嚴肅認真,謝蘭還以為他是在開玩笑。
“什麼叫意思一下?”本來謝蘭對於婚禮也無意於大操大辦,一來是她為人低調不喜張揚,二來她的父母也說婚禮酒席請一些至親就好。
但這話從羅寧的嘴裡告知似的說出來,不是徵求她的意見,而是要她去執行去配合的態度,讓謝蘭感到不舒服。
“那你們家的情況,彩禮給多給少對你們都沒有影響,而且你爸媽未必要,就算你爸媽要了回頭給你,不是又成了我們的嗎?轉一大圈幹嘛?”
謝蘭輕哼一聲,“你還不如說直接領證呢”。
“我正有此意,就怕你不同意。”羅寧不怕死地添上一句。
謝蘭忍着不快又問,“那婚房怎麼說?我們住哪裡?”謝蘭婚前買了一套房148平,現在自己住着。羅寧也買了一套房,但是比較小,才80平。
“你要是願意跟我擠在小房子,就住我這一套,我不介意。要不然就去住你那一套,正好你的房子大,房間多,我父母來了可以住,然後把我的這套租出去。”羅寧分析得頭頭是道。
但謝蘭臉上已經一點笑都掛不住了,連佯裝平靜都做不到。
“你倒是打算得好好地,去掉求婚儀式,不給彩禮最好,婚禮酒席吃個飯就行,連房子都要住我的。你有為了要娶我,做一點點的付出和努力嗎?”謝蘭是喜歡羅寧,但不是傻,要不然也做不到運營總監的位置。
她被羅寧今晚的話打擊到,恍然一下,理智已經從情感里抽離出來了。
“我知道我應該給你更好的婚禮,但我父母不容易,現在他們都老了,沒有退休金沒有保障,難道還要讓他們給一筆大的彩禮嗎?他們也拿不出來,不要為難他們了。”羅寧反而覺得謝蘭苛刻,聲音提高了好幾度,引得路過的人回頭看了好幾眼。
“因為你父母不容易,所以就要我處處將就。彩禮,禮大於財。你有沒有想過,彩禮你可以自己準備,為什麼要從你父母口袋裡掏。不管彩禮最終回到哪裡,你準備好就是你應有的態度。”謝蘭的聲音因為發怒而發抖。
“而且婚禮是可以從簡,但對待婚禮的態度應該鄭重,你現在是把我當成菜市場的大白菜,直接打包帶走,合適嗎?”謝蘭激動地說。
“我可沒那個意思,只是我的父母不容易,我不想因為我結婚增加他們的負擔。”羅寧還在狡辯。
“好,你爸媽不容易,那以後結婚生孩子了跟我姓,讓我爸媽養,不麻煩你爸媽了。”謝蘭氣得脫口而出。羅寧的父母不容易,那她的爸媽把她養大又容易么?
口口聲聲孝順父母,白白娶她回家伺候他的父母,這就是他的孝順。謝蘭不禁問自己:現在都這麼遷就,那麼以後結婚了還會有好日子過嗎?
“你怎麼這麼說話,誰的孩子跟女方姓!”
“你自己結婚去吧,我不會跟你結婚的。”謝蘭轉身就走,再多待一秒,她都覺得自己有把羅寧推下河醒醒腦的衝動。
這次爭吵之後,羅寧沒有主動聯繫過謝蘭,他是認定謝蘭年紀大了,不會鬧太久脾氣。
半個月後,謝蘭打電話給羅寧,提出了分手。
3
因為父母不容易,所以結婚的時候彩禮婚禮略過直接領證,就連房子都打女方的主意。無疑,男人對父母確實孝順,但這個孝順不是建立在自己的努力之上、能力之上。而是讓女方無條件的體諒,無條件的配合,無條件放棄自己的需求。
能確定男人對女人是愛嗎?
如果一個男人愛一個女人,不管他自己的條件如何,在想要和女人結婚的時候,最先應該有的是一個尊重和疼惜的態度,然後再去商量婚禮相關事宜。
能確定男人對父母是孝順嗎?
如果一個男人孝順父母,應該自己努力給予父母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仰賴伴侶去孝順自己的爸媽,依靠伴侶給自己的家庭托底。說白了,男人的人性里是另一種形式的自私。
從謝蘭和羅寧的故事中,我們可以明白兩個道理:
孝順是美好的德行,作為男人可以努力奮鬥給父母更好的保障,但不能理所當然地讓伴侶犧牲。孝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核心精神,是社會一直倡導的美好德行。子女孝順父母,是天之經,地之義。對於這一點,我相信大家都會支持。
可是在婚姻里,一個男人空洞的孝順,對女人來說未必是幸福。好比說,故事中的羅寧,孝順父母,但自己能力不足,於是只能處處委屈謝蘭。又好比說,結婚後,有的男人對父母孝順,在家庭矛盾中,處處偏袒父母,以犧牲小家庭的各項利益來滿足父母的要求。
如果男人是這樣的“孝順”,女人要謹慎對待。畢竟,男人對父母的孝順並不能等同於就會善待自己的妻子。
結婚是兩個人一起努力把日子過好,而不是對方條件好就要給自己的家庭托底。愛情和婚姻,很難講絕對的門當戶對。門當戶對的結合未必都是幸福,家境差距大的共同努力,一樣能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關鍵在於態度和認知。
如果雙方的家境差距大,在談論婚嫁的階段,就已經有意讓家境好的一方扶持,結婚後也就可想而知了。想要得到扶持的家庭,會有理所當然的想法以及索取無度的行為,畢竟你們家確實比我們家好,現在結婚幫都是應該的。
而一直被索取的人也會感覺到疲憊,積蓄已久的矛盾一旦爆發就有可能會摧毀婚姻。
家境有差距,收入有差距,這是家庭組合的一個常見模式。但有的人就是過得好。因為小夫妻懂得規劃共同努力。
作為長輩的,有錢的在小夫妻急難的時候出手相助,金錢支持不了的家庭,在小夫妻需要帶孩子的時候伸出援手。雖然一個出錢一個出力,但實質是一樣的,都是幫到實處。
“你好你托底”的想法太可怕,遇到這樣的對象繞道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