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愛情與囚徒困境的關係

2022年10月08日21:15:32 情感 1461

一、生活中的交換哲學

首先,我們先講一個故事“為誰玩”

心理學家德西曾講述了這樣一個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

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

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

婚姻愛情與囚徒困境的關係 - 天天要聞

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在這裡我們簡單引申一下霍曼斯的交換理論——攻擊與贊同命題。

當個人的行動沒有得到預期的報酬或受到未預期的懲罰時,就可能產生憤怒的情緒或出現攻擊性行為;

當個人的行動得到預期的報酬或超過預期的價值,或沒有得到預期的懲罰時,他就會高興,心理上也贊同這種行為。

在這個故事中,老人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自己快樂而玩,轉變為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

而在這個過程中,老人巧妙地安排了報酬的逐漸降低,這樣自然會激起孩子們的不滿。

二、什麼是社會交換

其實,從本質上看,交換最早起源於生活,但是並不受限於經濟現象,一切社會生活中都可以發現它的影子,生活中的哲學可以用“交換”哲學來概括。

霍曼斯將人類學的發現及心理學的觀點整合起來,建立了一個解釋一般人類社會互動模式的理論。

婚姻愛情與囚徒困境的關係 - 天天要聞

如圖所示,行動發生的可能性=價值×概率,個體行動與否取決於成功概率與價值這兩個因素。

而價值及概率又受到文化和社會結構因素的影響。

如果報酬的價值大但成功率小,這會降低採取這種行為的可能性;

相反,有價值而且成功率大就會增強這種行為的可能性。

三、囚徒困境與愛情中的交換

有人可能會問:愛情充滿甜蜜,囚徒充滿掙扎,二者能有什麼關聯?

首先,我們來講一講納什“的“囚徒困境”,就像大家看到的大部分的警匪片一樣,兩個嫌疑犯被抓後,會相互隔離審訊。

如果兩個人均招供,則每一方獲得平均懲罰,但是懲罰總和最大化,但是如果有其中一方招供,而另一方不招供,則不招供一方將獲得最大懲罰。

婚姻愛情與囚徒困境的關係 - 天天要聞

如果雙方都不招供,則總共獲得最小懲罰,所以在接受審訊的時候,對於罪犯的心理考驗是相當強的,一般情況下,罪犯不會冒着最大風險來獨自扛責任,最後都會選擇招供。這與前文圖1所示是一致的。

然後,我們從社會交換的性質來看,其實情侶和囚徒其實是沒有區別,都是處於社會交換狀態中,情侶交換情感、禮物或者服從,囚徒之間交換信任和博弈。

在這裡,我們也可以舉個電影中的例子:

歌舞片《愛樂之城》講述發生在洛杉磯的浪漫而又現實的愛情故事,塞巴斯汀和米婭多次偶遇,塞巴斯汀熱愛爵士樂,夢想開一家爵士俱樂部,創作自己的音樂,米婭努力試鏡,想要成為一名演員,共同堅持夢想(代表了他們處於相同的社會地位)的兩個人相愛了。

追夢不順的兩人,在對方給予的“愛”(相互交換)中堅持夢想。

由於一個機會,塞巴斯汀加入了一個樂隊,從此一炮而紅,兩人相處的時間減少,矛盾出現,雙方認為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認同和回報,交換的良性循環被打破。

婚姻愛情與囚徒困境的關係 - 天天要聞

米婭也迎來轉機,在夢想與現實面前,她選擇追逐夢想,兩人之間的交換停滯,交往結束。

我們可以看出情侶之間也是有博弈的:

當一個人給另一個人的印象是:他(她)是一份不易獲得的、極令人嚮往的愛情財富,且最終贏得他(她)感情的充分利益並非完全無法實現,則愛情可能發生,他(她)的吸引力使得追求者為了重要報酬而服從他(她)的意願,並渴望給他(她)留下深刻印象而使之高興,以便激發一種能保證她(他)獲得這些報酬的交換。

墜入情網的早期,由於還有被拒絕以及因吸引不斷增強而產生的依賴感、促使戀人對對方(甚至自己)隱瞞情感的強烈程度,而往往通過一種半真半假或者固定不變的方式來表現吸引,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在本人承擔一種嚴肅的責任之前探出對方是否承擔某種責任。

如果未能從對方的反應中得出線索,那麼暗示的模糊責任就可能被一笑了之;如果對方承擔了責任,則他們會使得這種責任穩固起來。愛情處於某種兩難困境中,戀人之間的吸引依賴於他們期待的、在相愛關係中體驗到的報酬,這種報酬是他們的體驗本身和他們對體驗的評價的產物。

於是兩難困境產生了:輕易獲得的報酬會降低報酬本身的價值。這種兩難困境的社會壓力,會降低想早早表達出深厚感情的傾向。

婚姻愛情與囚徒困境的關係 - 天天要聞

愛情中的交換讓人目眩神迷,但是婚姻的規律卻是清晰的。聯合國的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初婚年齡各國總體上都是男大女小。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通常來講,年級大的男性從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來看,相較於年輕人來說更強,作為交換,年級小的女子通常以更年輕美貌,更強的生育能力作為交換,所以說,其實婚姻既是一種表達性交換(包括愛情),也是一種工具性交換,又不全然只有愛情。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全球化,城市化與貿易:為什麼外娶浪潮開始燃起? - 天天要聞

全球化,城市化與貿易:為什麼外娶浪潮開始燃起?

中國婚姻市場巨變時刻到了,因為洋媳婦正在用超低價彩禮,橫掃中國婚姻市場,一場大戲,正在上演。在過去五年,中國有一大批省份涉外婚姻數是急速增長。廣東福建雲南這些省份靠近國外,認識外國人容易,增長也正常,但現在連河南,四川,安徽這樣的內陸省份,
男人動真情的表現,不是“寵”,而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男人動真情的表現,不是“寵”,而是這樣的

女人最容易被“寵”迷惑,卻最容易在“寵”里受傷。一個男人在熱戀時對你好,不算真情。真情不是用來表演的,是藏在他最不經意的舉動里,是在你情緒最壞的時候,他沒有走,是在你最狼狽的時候,他沒有嫌棄。真情,從來不是拿來哄的,是拿來扛的。
致那個共情能力很強的你:在敏感的世界裡,尋找自我救贖的微光 - 天天要聞

致那個共情能力很強的你:在敏感的世界裡,尋找自我救贖的微光

若你總因他人的悲喜而輾轉難眠,若你常因一句無心之言反覆揣摩,若你習慣了將世界的重量扛在自己肩上——那麼,你或許正是那個“共情能力太強”的人。李蠕蠕的短視頻《致那個共情能力很強的你》,以細膩的演繹揭開了這類人群的內心困境:他們像一塊海綿,不斷
我的疏離型人格,成為我生命的禮物 - 天天要聞

我的疏離型人格,成為我生命的禮物

我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像享受一杯恰到好處的茶。不喜歡麻煩別人,也不願被打擾;社交場合中總是被動回應而非主動發起;欠了人情會坐立不安,必須立刻償還;能走進內心的朋友寥寥無幾,一旦認定,便是經年累月的默契。這種疏離型人格特徵,像一道透明的牆,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