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說:閃婚的代價

2022年10月06日21:06:19 情感 1778

網上說,忘記前任最好的方法,一是時間;二是新歡。

這對於周怡來說,都不是問題。

關於時間,她已經和前任分手了一年有餘;關於新歡,這才談了兩個月,周怡就要和對方結婚了。

也許是聽到了前任結婚的消息,也許是現任對她的處處疼愛,讓周怡在兩個人認識兩個月的時候就和對方領了結婚證

微小說:閃婚的代價 - 天天要聞

結婚之前,有朋友勸周怡:喜歡是乍見之歡,而愛是細水長流。他現在對你那麼好,是長久不了的。

但陷在熱戀中的周怡可管不了那麼多。她一直覺得有些人認識了十年都不會覺得親切,都不會有喜歡的感覺;可有些人只見一面,哪怕只是半個小時,甚至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你都會想要和他在一起,和他共度餘生,這種感覺是有些人認識了十年都給不了的……

就這樣,兩個人領了證,來了場閃婚。

微小說:閃婚的代價 - 天天要聞

儘管周怡的父母一再不認同,可面對着女兒把生米熬成了稀飯吃到了嘴裡,他們也只能把氣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結婚後,老公對周怡還是一如往常的好,這一點倒讓周怡很是開心。誰說男人結了婚就會變,這個男人對自己一點都沒變,自己看男人的眼光還是很準的……

一個月之後,周怡發現自己懷孕了。

丈夫開始和周怡商量,能不能讓周怡爸媽出錢給他倆買套房子,畢竟住在這租借的房子里不是個長久之計。他倆倒是還可以湊合一下,但孩子出生後,住在租借的房子里沒有歸屬感……

微小說:閃婚的代價 - 天天要聞

對於周怡的婚事,周怡父母是不同意的。但丈夫說得也有道理,周怡決定試一試。

不出意料,周怡父親拒絕了。一個大男人,有能力就讓老婆孩子住得好一點,伸手問別人要算怎麼回事?父親的話說得很直接,絲毫沒有給丈夫留面子……

那晚回去,丈夫借口心情不好,獨自出去散心去了。

周怡躺在沙發上,眼睛獃獃地瞪着天花板,不知道該怎麼辦?

時間一點一滴地流逝,時針已經指向了十一點,丈夫還沒有回來。

丈夫是在這座城市打工的,遠離父母,遠離親人,他能去哪裡呢?他可千萬別出點什麼事?

忍着咕嚕咕嚕叫的肚子,周怡騎上電動車,在空曠的街道上尋找着……

微小說:閃婚的代價 - 天天要聞

這座城市,過了晚上十點,人影便漸漸地稀少。不知不覺就走過了幾條街道。前面有幾家沐足,周怡聽人說過,裡面有些不幹凈的交易。

周怡本想直接騎過去的,可無意間,周一瞥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從裡面出來,仔細一看,果然是丈夫。丈夫心滿意足的樣子讓周怡有些目瞪口呆……

他不是說過,他從沒去過這種地方嗎?這……?

他是因為心情不好,所以……,對,一定是這樣,情有可原!

別給他找理由了,有些事,一次都不行……她要離婚。但現在當務之急,周怡要檢查一下自己的身體,可別有什麼問題的好!

(以上為故事,請勿對號入座。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如無雷同,純屬意外)

聽說關注我的人都暴富了~

創作不易!!!對於以上內容有什麼看法和想法,歡迎轉發評論!

我是賢東,期待與您的交流~(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完)這一世,我不哭不鬧答應離婚,但我也不打算輕易放過她 - 天天要聞

(完)這一世,我不哭不鬧答應離婚,但我也不打算輕易放過她

我為保護妻子車禍不能人道,她卻以安心休養為借口,直接替我去學校辭職。我想找她評理,卻看見身為教授的她正抱着研究生熱吻。“我懷了他的孩子,咱們離婚吧。”我毫不猶豫的在離婚協議上簽字。只因上輩子我抱着女兒鬧到教務辦。在大家的風言風語中,男學生悲
我給兒媳發5000塊的紅包,換她帶孩子回家吃一頓年夜飯,真貴啊 - 天天要聞

我給兒媳發5000塊的紅包,換她帶孩子回家吃一頓年夜飯,真貴啊

"五千塊錢的年夜飯""五千塊紅包?這麼多?"兒媳丁桂芝拿着微信轉賬單愣住了,抬頭看着我,眼裡滿是疑惑。那是2015年臘月二十八,寒風刺骨,窗外雪花飄飄洒洒,像是天上撒下的鹽粒子。我叫馮長河,今年六十二歲,退休前是華北機械廠的技術工人,算得上
婚姻那點事兒:感情與金錢哪個更重要! - 天天要聞

婚姻那點事兒:感情與金錢哪個更重要!

《婚姻那點事兒:感情與金錢哪個更重要》婚姻,是一場漫長的旅程,而究竟靠什麼才能讓這段旅程走得穩健而長久呢?通俗點來講,無非就是感情與金錢。先來說說感情。感情是婚姻的基石,沒有感情的婚姻就如同沒有根基的大廈,隨時可能坍塌。
金賽綸父親被爆女兒屍骨未寒,葬禮次日急討租房保證金引眾怒! - 天天要聞

金賽綸父親被爆女兒屍骨未寒,葬禮次日急討租房保證金引眾怒!

5月3日,韓國已故女星金賽綸女士的名字再一次登頂韓網熱搜,而所曝光的事更是讓大量韓國網友久久不能釋懷——經韓國媒體證實已故女星金賽綸女士的父親在其葬禮次日聯繫房東,要求返還5000萬韓元(目前匯率約26萬人民幣)的租房保證金!消息傳出後,立即引起韓網輿論嘩然,甚至有網友直言:“女兒屍骨未寒,父親卻只想着錢?...
行走社會必備:從20個細節看透人心的識人術 - 天天要聞

行走社會必備:從20個細節看透人心的識人術

在錯綜複雜的社會大熔爐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如同一場永不停歇的博弈。學會識人,是每個人安身立命的必修課。那些隱藏在日常行為中的細節,往往是解讀人心的密碼。掌握這20個實用的識人技巧,便能在社交場上多一份警惕與從容,避免陷入被欺騙的困境。1.
真心建議:這個年齡前控糖,效果最好!太多人都做晚了 - 天天要聞

真心建議:這個年齡前控糖,效果最好!太多人都做晚了

你猜,國際公認的“血糖管理警戒線”是幾歲?是 35 歲……[1]額,本來也就進來隨便看看,猛然發現自己跟 35 歲也沒差多少,更甚者,還超齡了……突擊檢查!你知道自己的血糖是多少嗎?先拋一個世衛標準,看看你的血糖達標沒![2]根據《2024 版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描述:中國糖尿病的知曉率僅為 36.7%![3]也就是說——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