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身在大洋彼岸的兒子微信閑聊,跟他提起了幾天前他姥姥對我們說的一件事。
姥姥說二十年前我兒子的表哥,也就是她孫子,曾給過我兒子100元錢。那時他表哥在上大學,據說寫網絡小說掙了些錢。
我問兒子是否有這事,還給了一些提醒幫助他回憶。沒想到兒子並沒有回答yes or no,而是甩出一句,“家庭政治遊戲”。
兒子身在國外十多年,至今還是單身,本以為他對家庭關係應該沒啥感悟,沒想到這小子竟能說出這麼一個高度概括,且直擊要害的詞。
這個詞由三個概念組成,一是家庭,限定了人際關係的性質;二是政治,給出了家庭管理方式;三是遊戲,表明了不嚴肅的屬性。放在一起就是,在家庭里家人以政客的方式進行的不嚴肅的互動。
這個拗口的概念解開了一些家庭關係失和的謎底。因為這些家庭的成員,主要是擁有最高權柄的大家長,把官場和職場上的御人術移植到了家庭。
一是以強欺弱。大家長以自己絕對的強勢,對包括配偶在內的所有人加以精神,甚或是肉體的霸凌。
二是拉幫結夥。以大家長為核心,家庭成員被分成親疏遠近的關係,以便隨心所欲地拉一幫斗一幫,實現以夷制夷的目的。
三是造謠生事。明裡暗裡散布一些無可對證的謠言,看似無心,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家人心裡埋下怨恨的種子,以此凸顯其超然至尊的地位。
四是攬功甩鍋。家裡有什麼好事都儘力攬到自己身上,常說的話是“我早就說過……”。家裡出了麻煩,不僅不擔當,反而首先撇清責任。不是積極補救,而是以正義的化身強烈譴責,直至把麻煩推出去。
五是道德綁架。為了顯示自己的絕對權威,無事生非,並激化矛盾,然後再貼上道德標籤,讓任何人都不敢質疑,最後稀里糊塗地向其低頭認錯。
類似的把用於政治爭鬥的權術用在家庭之中的類型舉不勝舉,還請友友們參與討論。
寫罷這些我不免也有幾分感慨,這個九零後不可小覷呀,他用一個詞把困擾我幾十年的問題就概括得清清楚楚,憑什麼他能如此呢?我想無非是自由之思考,獨立之精神。想到這裡,我心裡十分欣慰,因為未來他的家庭大概率會跳出家庭政治遊戲的魔咒。這樣的家庭一定是互敬互愛,和睦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