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遇見 與文字為舞
日本作家渡邊淳一說:“不為瑣事動搖的鈍感,才是人們生活中最為基本的才能。”
鈍感力是一種才能,是一種能讓人們的才華開花結果,發揚光大的力量。
鈍感力,成就輝煌事業!
鈍感力,是一種幸福的能力!
鈍感力,可直譯為遲鈍的力量;也可以理解為:對周遭事物不過於敏感的能力。即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挫傷,執着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進,它是獲取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鈍感力是立身處世不可或缺的品質。任何事情都應靈活地從積極的方面進行思考,而鈍感力就是這種思維方式的動力。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在一些瑣事上過度敏感,過分在意,只會讓我們疲於奔命,很難再有精力去感受那些美好的事物。
所以,學着對生活“遲鈍”一些吧。 當你擁有鈍感的能力,才會真正享受到洒脫快樂的人生,才能發現生活中,那些更純粹美好的東西。
渡邊淳一在《鈍感力》這本書里說:
“我對別人的評價和嘲諷沒那麼敏感,甚至有點遲鈍,別人對我的評價影響不大,我只關心自己進步了沒有。”
鈍感不代表遲鈍,也不是笨拙,更不是冷漠,而是強調對周遭事物不過度敏感,沉住氣、不驕不躁、集中力量,專註目標的生存智慧,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種能力。
鈍感力是一種修養,一種品格,一種力量。
如果你覺得聰明太累,不妨試着“遲鈍”一點。任你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
它能讓我們減少自我內耗,減少外界的干擾和紛爭,專註自我,讓人際關係變得融洽,讓我們變得更容易收穫幸福,更加優秀。
所以,當你覺得自己變遲鈍時,別擔心,這並不是壞事,恰好說明你格局大了。
現代社會的競爭越來越大,越來越激烈,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人與人之間的“爭鬥”在所難免,優勝劣汰成為常態。保持一定的敏感度是必要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要能沉住氣,排除一切干擾,為了成功而堅持不懈。正是因為這種貌似遲鈍的頑強意志,使我們突破重重障礙,步步向前。
如果說敏感力是一種外在的洞察力,那麼鈍感力則是一種內在的堅持力。相對於洞察力、堅持力是一種更為持久的耐力和爆發力。
周國平曾說:“如果痛苦,只因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傷不了。”
很多時候,我們痛苦的根源不是別人,而是那個過於敏感的自己。
過於敏感、心思細膩之人,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看似精明,實則活得不夠明白。糾結於瑣事,反而會誤了大事,他們往往喜歡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外界的一點風吹草動,他們就會方寸大亂。
鈍感力是一種處世智慧,一種獲得幸福的技巧和能力。
在生活中,想要平衡各種人際關係,可以學習並運用鈍感力,可以解決很多繁雜的問題。
當你的心胸變得開闊了,事情自然就變小了,這些小事情自然不會讓你心生煩惱,周而復始,鈍感力自然就增強了。
在婚姻中,夫妻相處之道也是一樣,你敬我一尺,我自然會敬你一丈。相互理解和包容才能讓婚姻美滿幸福。
不要被情緒左右,學會控制情緒,提高鈍感力,你會發現生活當中真的沒有什麼過不去的事,幸福才會不期而至。
在職場中,受到上司的批評指責,敏感的人可能會耿耿於懷,難免會影響自己的心態,進而影響自己的工作,自尊心強的人甚至可能辭職走人。
鈍感力強的人面對指責和批評並不反駁,不會過多的往心裡去,也不憋屈,而是簡單微笑的回應“是”,這才是最高級的回應方式。
如若我們都能多一些頓感,少一些敏感,為夢想穿上頓感的戰衣,將使我們減少很多雜念和憂愁,才能更好的將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從而創造出更好的業績!
願我們,都能夠遲鈍一些,過濾雜質,享受美好,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悠閑而洒脫。
作者:李一|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請勿抄襲╭❤~謝謝閱讀,愛你們。歡迎點贊、轉發、關注並收藏,比心╭❤~(感恩遇見!)
喜歡其他文章請點擊以下鏈接:
1、決定你人生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深度好文,值得收藏)
2、認知是怎麼產生的?一個人有多大財富取決於他對世界的深度認知
6、人與人最大的差異就是認知,那麼如何提升一個人的認知維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