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活在別人的期望里

2021年10月06日23:55:17 情感 1476

朋友晚上好,今天是我第137次和你聊天~


給你講個恐怖故事,明天過完就收假了哈哈哈!


我們原本只放三天假,後面的四天,是我調休得來的假,昨天,我看到一個家長在群里@我,讓我給她孩子改作文,我很煩躁,沒有回復​她的消息。


這個家長就是之前孩子要參加作文比賽,來讓我輔導孩子寫作文的​那個。那時候她說,要是我沒時間給她孩子加課,就讓我在學習群里給他孩子講怎麼寫,當我看到這消息時,​我的內心很崩潰。


哎,我雖是個老師,但我也不是來無私奉獻的,我也是要養家糊口的呀,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老師被捧上了神壇,什麼“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我做了老師之後,我只感覺,老師也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而已,沒有那麼高尚​沒有那麼偉大,老師也是為了那幾兩碎銀要慌慌張張的普通人。


再說了,就算要奉獻,沖那孩子那家長平時對我的態度,我也不給她奉獻呀。


咳,你看我說得頭頭是道的樣子,但我真沒有這樣給懟回去,我既不想犧牲我的休息時間給她孩子改作文,我又不知道怎麼拒絕她​,所以我煩躁得很。


昨天夜裡凌晨兩點半,她加我微信,備註消息就一個字​:​急。我真的是​覺得,絕了。明明我的頭像,在幾天前就已經換成“今日休息”的字樣。


我一大早醒來看到這個消息,​煩得我直接想把微信退出登錄。


直到今天上午,我看到達叔的文章,裡面講了一個「內部記分卡」的概念,我認認真真理解了之後,才下定決心​如何處理這件事情。


我搜索了一下,結合達叔的言論,我覺得「內部記分卡」​大概可以這樣理解。


我糾結要不要回復該家長的消息,無非就是我在糾結我究竟應該選擇直接拒絕、好好休假​;還是應該回復她,免費在學習群里幫她​的孩子改作文。


毫無疑問,我傾向於選擇第一種,而我煩躁,是因為我在擔心若我不回復該家長的消息,​她會怎麼看待我,班主任老師會怎麼看待我。以外部對自己的評價作為行事的準則,則可以理解為這個人在實行「外部記分卡」。


實行「內部記分卡」的人,則是獨立思考、有主見,有堅定的價值觀,不受外部干擾,不被別人毀譽左右​。


如果想成為一個內心自由的人,則應該實行「內部記分卡」​。我突然想起當年看《吸血鬼日記》,被壞壞的Damon圈粉,就是因為當女主問他為什麼不向別人展現自己善良的​一面時,他回答說:“我不想活在別人的期望里。”

我不想活在別人的期望里 - 天天要聞

我不想活在別人的期望里 - 天天要聞

​達叔又說:這種內心自由的人,大概和一頭固執的犟驢沒啥區別,玩好了,就是英明神武、乾坤獨斷​;玩砸了,就是茅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


我想了一下,這局我要是玩砸了,班主任老師大概能理解,大不了就是這家長罵罵咧咧把我換了,對我來說少一個學生而已,問題不大​。


想通了,我也就不煩了,不看微信,明天快快樂樂陪我閨蜜結婚去​!工作的事情,等工作日再說。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生頭像ins純欲高冷御姐 - 天天要聞

女生頭像ins純欲高冷御姐

在這個世界上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舞台 無論是在聚光燈下 還是在幕後默默付出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都值得被尊重和讚美 ——《正是橙黃橘綠時》以下是18句小姐姐不一樣的酷酷語錄:奇奇怪怪可可愛愛1. 別人笑起來很好看,但你不一樣,你是看起來
“將軍不斬蒼蠅”,做人當守底線,不卑不亢 - 天天要聞

“將軍不斬蒼蠅”,做人當守底線,不卑不亢

做人,其實沒那麼複雜。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社交當中,我們都希望自己既不吃虧,也能保有尊嚴。這一路走來,總得有些原則,有條邊界。正所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留一分善意給世界,也留下底線給自己。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難免碰到一些
當最愛的人走了:這三句話,讓我讀懂了生命的真相 - 天天要聞

當最愛的人走了:這三句話,讓我讀懂了生命的真相

凌晨三點,手機相冊里她的笑臉還亮着光,可枕邊的溫度卻早已消散。當最愛的人突然離去,那種撕裂感像鈍刀割心,原來,有些告別真的猝不及防。熬過無數個崩潰的日夜後,這三句話,像一束光照進了我黑暗的世界。“生命的出場順序,早已寫好劇本”曾經我無數次追
為什麼女網紅玫瑰嫁給俄羅斯老公一分錢彩禮都不要呢?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女網紅玫瑰嫁給俄羅斯老公一分錢彩禮都不要呢?

大家發現了一個問題沒有?很多女性在找外國男人的時候,從來不會要彩禮,甚至女方家庭還會倒貼一部分錢結婚,但要是找了國內老公以後,十幾萬彩禮一分錢不能少,還要五金一鑽各種禮品,彩禮少幾萬塊錢就不嫁給你,為什麼差距這麼大呢?
25年前,繼父靠修鞋供我讀大學,如今我每個月給繼父2000元生活費 - 天天要聞

25年前,繼父靠修鞋供我讀大學,如今我每個月給繼父2000元生活費

鞋底里的星光"老周,您怎麼又給我匯錢了?我明明每月都給您寄錢啊。"我看着銀行短信,心裡酸澀難言。手機屏幕的藍光映在臉上,我獨自站在陽台上,望着城市的燈火,思緒飄回了二十五年前。我叫周立明,今年三十有五,在省城一家國企做工程師,過着朝九晚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