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閨蜜小聚,聊到一個話題,人老了,最親近的人是誰?最能靠得住的人又是誰?出乎意料的是,我們的答案完全的一致。
人到了老年,自己的父母大多已去世,身邊也只有老伴和兒女相陪了,身體健康的時候,大家都好 ,父母叫兒女們回家吃飯糰聚,兒女們請父母出去下館子,其樂融融。
假設一下,如果身體出現了狀況,還會和以前一樣嗎?人到了老年,風風雨雨幾十年,什麼事都看開了 ,說句大實話,不能自理了,你試試看,問題就出來了,要靠誰來養老呢?
當然,這裡的靠,是指自己老了,沒有自理能力的時候,誰來照顧你的吃喝拉撒?使自己能夠安度晚年。
這裡還是要提醒友友們,首先你要關注我哦!不然過一會兒就找不到我了呢!如果覺得有用,可以把我的文章收藏起來,放入
2、最親的人是兒女,但不一定能靠得住。
按理說,自己養的兒女是最親的。
人到了老年,身體機能逐漸減退,有個病痛是常事,這就需要兒女陪伴去醫院看病,跑腿什麼的 ,其實,只要能做到這點就已經不錯了,也不強求什麼。
如果住在醫院,即使兒女們孝順 ,輪流伺候,但久病床前無孝子,時間長了,各種問題就會暴露出來了。
因為各家有各家的難處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家庭也不可能一直掛個無事牌 ,時間長了,看不到希望,身心疲憊的兒女們,也漸漸失去了耐心,所以,短時間內還是能靠,時間長了,就靠不住了。換位思考一下,也都全能理解。
我同事的老爸,年輕時身板筆直,幾十年沒有輸過液,有個小毛小病,一碗薑湯就能解決,和老媽一輩子沒有紅過臉,相親相愛,鄰居都羨慕。
但不幸的是,老媽在65歲那年,因為一場車禍去世了。
同事上面有三個姐姐,當時,家裡出了這種狀況,姐弟們商量一定要好好孝敬老爸,一開始輪流和老爸居住 ,照顧得無微不至,一轉眼十年過去了。
老爸在76歲時,因為洗澡突然中風,診斷為左面半身不遂,這下把姐弟們忙得夠嗆 ,看病住院成為常態,好在姐姐們都已退休,同事不上班的時候,就守在老爸身邊,這樣過了三年,也不見好轉,而且身體越來越差,把姐弟也累的精疲力盡,最終商量,把老爸送進養老院,這才緩了一口氣。
老爸被送進養老院,心情不好,認為兒女們嫌他累贅,脾氣暴躁,開始姐弟們每星期都去探望,去了就被老爸罵沒良心之類的話,姐弟們之間也出現了矛盾,互相埋怨,漸漸的,姐弟們去的次數越來越多少 。
有一天,養老院打來電話說,老爸骨折了,讓他們趕快過去,等他們去了養老院,一看,何止是骨折,由於身體長時間一個體位躺着,背部都有了褥瘡,老爸看到他們,閉着眼睛,什麼都沒說,大概是對姐弟們失望了吧?不久老爸也隨老媽而去了。
後來,每當同事說起老爸這段經歷,七尺男兒,總會淚流滿面。
姐弟四人,這麼多人,應該能夠靠得上吧?但還是孤獨終老,所以靠兒女,也是靠不住的。
3、最親的應該是金錢,金錢是最靠得住的。
人老了,自己的養老金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有支配權,在老伴和兒女都靠不住的時候,金錢能夠解決一切。
因為有了金錢,就有了選擇權利,可以居家養老,用金錢支付保姆費用,也可以去養老院 ,用金錢支付養老院的費用。
如果沒有金錢,誰來伺候你?
悲觀一點說,有錢能使鬼推磨,無錢鬼也不開門,金錢的重要性就顯示出來。
我閨蜜的爸媽都已八十多歲,兩人退休金9000多元,條件還算可以,選擇居家養老,自己的養老金就可以支付保姆的費用。
兒女們有時間回家看望,平時各自生活,互不打擾,也可以。
不差錢了,居家養老是最好,要麼選擇一個條件好點的養老院,也是可以的,錢少了,將就個條件差點的,總歸有人管,不求質量,但求溫飽就行。
所以,人老了 ,最親的人是老伴,也是兒女,但最靠得住的人金錢。親肯定是親,但已經不能解決問題了,能夠解決問題的辦法,就只有金錢。
當然,最理想的是,有老伴陪伴,有兒女孝順,金錢還要充足。
好了,我講了這麼多,就是要提醒老年人一定要管好自己的錢袋子,沒有多也要有少,到了用錢的時候,自己能拿得出,用得上。
友友們,看了我的分析,你們是怎麼認為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我會一一回復的。
老年人退休,千萬不要用養老金做這五件事,不然晚年生活會很凄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