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馮侖講過一句很耐人尋味的話:
“一個人真正的偉大不是領導別人,而在於管理自己。”
的確,人活着其實就是一場自己跟自己的博弈。
任何時候,不放棄對自我的要求,管理好自己,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本事。
01
管理形象
形象是一個人對自己的一種要求,為什麼這麼說,當你在乎你的形象的時候就說明你對自己有一定的自律,知道也會用一些時間來整理自己。
而往往人到中年,更直接點就是結婚以後就會忽略這些,結婚就好像是一道坎,結婚了,也不在乎了,對異性的需求也沒有了,形象就慢慢的不在追求。
中年油膩男的稱呼也就是這麼來的,本來隨着歲月的摧殘,年紀增大,身心也沒有像之前那樣的勤奮,對待事情是希望越簡單越好。
普通人的生活里,誰沒有柴米油鹽的壓力,一地雞毛的瑣碎?那還有精力去管理形象。
所以管理形象最重要的一點是管理好自己的心態,要學會對時間抗衡,對生活熱愛,對健身喜歡,管住嘴邁開腿,穿的要精神,無論生活怎樣
無論何時,別跟生活認輸,別向歲月低頭。
這世上最好的保養品,永遠是你的自律和不將就。
02
管理身體
前陣子,一則令人頗為惋惜的消息登上熱搜。
株洲一位地產董事長因為長期勞累身體不適去醫院就診,被查出心肌缺血。
醫生要他立馬住院觀察,他卻沒放在心上,還在朋友圈發文吐槽。
誰曾想,拒絕住院僅僅五天後,他便猝然離世。
一夕之間,他所引以為傲的名校學歷、財富事業都成了泡影。
只留下年幼的女兒,還有年輕的妻子在世上孤獨無依。
嘆息之餘,這也給我們每個人敲響了一記警鐘。
就像有位網友說的:“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0,一旦沒有了1,再多0也沒有意義。”
所有被透支的健康,事後都要百倍千倍地償還。
管理身體,才是這世上最要緊的投資。
03
管理情緒
“情緒就像人心中的一片海,會者乘風破浪,不會者陷落吞沒。”
遇到麻煩就開始心態爆炸,結果把很簡單的事搞成一團亂麻;
你會發現,只要心態不受自己管控,你做任何事都會失敗,而且自己也會很累,看任何事情都不順眼。
對自己的親人發火,對自己的愛人生氣,對小孩不耐心,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好像都在和你作對。
而越是成功的人,就越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字節創始人張一鳴在業界一直以沒脾氣著稱,連下屬都從沒見過他生氣。
其實公司經營狀況不斷的那兩年,他也曾屢屢焦慮、煩躁。
但他每次都會很快消化那些負面情緒,從不會把它帶給身邊的人。
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緒。
他們從不發不該發的脾氣,不急急不來的事。
不會因為憤怒就亂了方寸,也絕不用壞情緒影響他人。
04
管理言行
曾經有個朋友,回家中住在樓上總是在不停的製造噪音,大晚上的吵到他無法入睡。
第二天當他準備上班的時候遇見了樓上的鄰居,看見他便一股勁的吵了起來,說了很多難聽的話。
後來從另外的另外的鄰居哪裡得知,原來是家裡出來一點狀況,後來在想想起這件事,他感觸頗深:
“永遠別對不了解的人妄加揣測和指責,因為你不知道對方到底經歷了什麼。”
這世上,沒有人任何人可以真正了解另一個人。
看起來張揚跋扈的人背後可能有不為人知的傷,今天笑容明媚的人也許昨晚曾泣不成聲。
有時你不經意的一句話,都可能是對別人的一次傷害。
老話說得好:“仁者不責,善者不評。”
任何時候,傷人的話別說,衝動的事少做。
管理好自己的言行,才能修好自己的心。
05
管理圈子
圈子是什麼,就是你身邊的朋友,而朋友可以分為無效朋友和摯友,不是 朋友多了路好走,而是路好走了朋友自然就多了。
你在一個都是向上的朋友圈裡,你自己也會向上,你在一群烏合之眾當中,你也是其中一員。
一直很認同一句話:
“要管理你的人際關係,而不是讓你的人際關係去管理你。
把無關緊要的人從圈子裡剔除,專心去維護真正的益友,才是真正懂生活的人。”
很喜歡王小波的一句話:
“我要愛,要生活,把眼前的一世當作一百世一樣。
既然我存在,無論如何,我要為自己負起責任。”
人活着,只有先對自己負責,才能對他人負責。
自我管理,是我們每個人一生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