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錯了路,你的人生可就毀了”

2021年09月22日21:32:24 情感 1595

- 你害怕選錯路嗎? -

中國有句老話: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也就是說:假如選錯了路,這輩子也就毀了。


以前我是深信不疑的。假如一個男人入了不適合自己的行業,那麼他這輩子就完蛋了;假如一個女的嫁錯老公,那麼她這輩子一定是不幸福的。身邊的很多案例,好像都能佐證這一點。


但我現在對這話產生了懷疑——懷疑說的人,懷疑信的人。


為什麼會懷疑?聽我講個故事。


2016年夏,我大學畢業。


彼時極度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


在學校當地的城市“混了”半年大好時光,搞過各類營生,最後一事無成,甚至欠了一屁股債。


那時經常有人數落我:“你找點正經事做吧,你看看人家誰誰誰”、“你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的”、“你就這樣混一輩子啊?”


我像一顆牆頭草,被風吹得四處飄搖。恐懼、焦慮。重複的恐懼,重複的焦慮。


縱橫交錯的路上,我該選擇哪個方向?


“選錯了路,你的人生可就毀了” - 天天要聞


抱歉,我似乎沒做啥選擇。我只是像黑暗中的八爪魚一樣,四處探腳,小心翼翼的嘗試,嘗試看到世界,生存下去。


年底,我在當地一家大劇院做“活動策劃”。這時候,才隱隱看到自己想走的路——策劃。


在這裡做了不到一個月,因為瑣事與直系領導吵架後,辭職回老家過年。


家人勸我去北京,大都市發展機會多,親戚朋友也多。一開始我想都不敢想——像我這樣啥都不會的人,去了北京怎麼可能找得到工作?


我不去!


“選錯了路,你的人生可就毀了” - 天天要聞


2017年初,我到了北京。


回想起來,彼時竟有那麼堅定的心——除了策劃,別的我不做(當然在挨過現實的鐵拳後,也動搖了一下,我居然跑去找重物搬運工的工作,差點被騙錢,才又顛兒回來繼續找策劃類工作)。


幾次碰壁後,終於找到一家合適的公司。


在這裡,一待就是3年多。


期間,感受過大城市帶給我的降維打擊,有過項目完不成的焦慮和崩潰,有想逃避困難一走了之的想法。


“選錯了路,你的人生可就毀了” - 天天要聞


但還是一次次的堅持下來了——因為它帶給我的痛苦和崩潰,在我獲得的成長面前,幾乎不值一提。尤其中間那兩年,我的心似乎長在了這家公司,它逐漸成為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現在回頭看看,對它充滿了無限的感激。


那幾年,我覺得自己選對了公司,選對了路。


但我的人生,一直在跟着心走。而我的大腦,很少能管住我的心。


2020年,我逐漸察覺到,我對這行越來越沒興趣,甚至生出一點厭惡。大概是在這個行業待得太久了。感覺自己像一潭死水,沒有波瀾,沒有想法。


我討厭四處都是出不去的圍牆,令人窒息。


思慮再三,我辭了職。離職時說:我想做點線上的,能與更多人群接觸的行業。


我接連找了兩份新工作,確實與目標軌道相合,但種種原因,沒做下去。


接下來,一個月沒有工作。


為了緩解心中的焦慮,我跟着堂哥跑去重慶工地幹了幾天活,只為了能有點收入讓自己安心。


“選錯了路,你的人生可就毀了” - 天天要聞


最焦慮的那段日子,我不停地想:完了,我不該辭職的!我這一步絕對走錯了!雖然我還有點錢,但TM還有點小外債沒還完,現在這不是作死嗎?


在多重壓力的催動下,我又無可奈何的回到了原來的行業(但不是原來的公司)。


入職那天,我回想起離職前跟前司領導說的豪言壯語,一股苦澀湧上心頭。


原來,我也能被現實的鐵拳揍成二百五。


“選錯了路,你的人生可就毀了” - 天天要聞


雖然我是為了生存,但我終究不喜歡這個行業啊,我也不喜歡這家公司啊。


在那兒將近一年的時間裡,除了一位真能聊的來的設計大哥,我懶得與身邊所有的同事進行任何交流。同樣的痛苦,同樣的壓抑,在我身上蔓延開來。


我甚至想:我來這家公司,也是選錯了路,我尼瑪就不該來。真是一步錯,步步錯!


瞧瞧,當時的我,多像一頭永遠沒有頭緒,且得不到滿足的笨驢!


“選錯了路,你的人生可就毀了” - 天天要聞



現在回頭想想,我“選錯了路”,給我帶來致命打擊了嗎?


沒有,甚至經濟狀況在這一年裡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最起碼我沒有任何外債了。


可當時我為啥那麼焦慮?為啥那麼後悔?


怕自己生活水平直線下降,怕自己在北京待不下去,怕前司同事得知我的境況嘲諷我,怕親友得知我沒工作批評我,怕別人知道我過得“不如意”。


甭管有多少種恐懼,仔細想想,這背後最根本的原因,是怕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看到癥結所在了嗎?


楊絳說過:我們如果反思一生的經歷,都是當時處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關鍵時刻,做主的還是自己。


是的,好好想想這幾年。畢業後“浪費”半年、來北京做策劃、三年後辭職想換個行業、再回到原行業……這期間哪一個決定,不是我自己做主的?


一方面自己決定了要走的路,一方面又怕為“走錯了”負責。


人(wo)類(zi)吶(ji),真是死皮不要臉,哪兒哪兒都想要,哪兒哪兒都不想擔責。


所以哪有什麼“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我看這句話應該改一改,叫做“男怕入錯行自己承擔入錯行的責任,女怕嫁錯郎自己承擔嫁錯郎的責任”。


所以很多人在失敗之後,總會感嘆一句:哎,CTM的,沒辦法,命就這樣,老天爺不想讓我成功。


瞧瞧,這理由比德芙還縱享絲滑!順理成章地就把一切責任推給老天爺了。老天爺真是人在殿上坐,鍋從南天門來。


“選錯了路,你的人生可就毀了”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中有太多的選擇餘地了。我們即便走錯了又怎樣?難道其他路都堵死了?


奧地利有一位心理學家,叫弗蘭克


1942年,弗蘭克與家人,包括他的新婚妻子,一同被納粹逮捕,關押在慘絕人寰的集中營。這裡處處瀰漫著黑暗和死亡。他的妻子、父母、兄弟都相繼在集中營受盡折磨而死,唯有他和妹妹在這種極端的環境中幸免於難。


弗蘭克之所以能成為倖存者,除了他的醫生身份讓納粹覺得有用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選擇”——即便在如此可怖的地方,他仍保留了作為一個人的尊嚴,仍沒有放棄自己應對環境的態度和行為的自由——哪怕選擇很少,餘地很小。


弗蘭克說:一切自由,一切真理和一切意義都依賴於個人做出並予以實施的選擇。


“選錯了路,你的人生可就毀了” - 天天要聞



所以,別說擇業、擇婚,即便在死亡面前,我們都有一定的選擇餘地。


上一篇文章中,王小波故事裡那個倒霉蛋的例子,人家都被食人族架在火上燒烤了,還有選擇的餘地,還俏皮的說:“給我翻個身”呢!


選錯了行,我們就換個行業唄!人生那麼長,難道你要做一輩子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嫁錯了郎,忍無可忍你就離婚唄!人生那麼長,難道你要跟一個討厭的人過一輩子?


選錯了路沒關係的,只要你不把自己手裡所有選擇都扔掉,只要你認認真真考慮清楚了,只要你有換條路重新走的勇氣和為自己人生負責的心,這一輩子,就不會輕易完蛋。


有人說,雖然我知道自己有很多選擇,可我心裡還是恐懼未知啊!


有就有啊,這有什麼錯嗎?


記得有次我跟晶哥聊天。她問我,為什麼很多人總是會掉到人生的陷阱里?尤其那些陷阱很明顯,可他們卻看不到。


我想了想,因為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無論是自身還是時代見識的限制,都在他的眼前形成了厚厚的屏障——普通人很難擁有穿透這些限制的能力。甚至站在今天,都看不清明天可能要發生的事情。所以面對未知,怎麼可能不跌跤?怎麼可能沒有焦慮?怎麼可能沒有恐懼?


但現在的社會,似乎在刻意抹黑逃避這人性中的“缺點”。我們總要求自己或他人,做一個儘可能接近完美的人。害怕?焦慮?對不起,不允許有或者盡量少有。你要有,你就白活這麼多年,你就是一個廢物點心。


這難道是對的?跟自己這麼過不去?跟別人這麼過不去?


你是人嗎?你是人就不可能沒有這些情緒。除非你不是人。


我現在已經從那家不喜歡的公司辭職了,還離開了北京。


是的,我又踏上了我原先特別想走的那條路。而且工資比在北京少很多。


你問我面對未來的未知數,恐懼嗎?焦慮嗎?


我當然會有焦慮和恐懼,但這又怎樣呢?在我還沒有足夠強的能力之前,我能做的就是接納自己的恐懼和焦慮——不是任由它們在心裡肆意增長,而是接受自己的缺點——我當下就是這樣的姿態,不可能就地頓悟。當然,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嘛。


人生也就幾十年,有那麼多選擇,何必非跟自己過不去呢?


這世界就像一個密室逃脫遊戲,這裡走不通,換個門再試試。放開心態,多嘗試幾次,多包容一下自己,也許你就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人生出口。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修車棚里的“月光寶盒”:打開父親沉默的愛 - 天天要聞

修車棚里的“月光寶盒”:打開父親沉默的愛

那年深秋的夜晚,我在老家雜物間翻出一個銹跡斑斑的鐵皮盒。盒蓋內側貼着張泛黃的日曆,1998年9月12日被紅筆重重圈住——那是我被診斷出先天性心臟病的日子。盒底散落着醫院繳費單、中藥藥方,還有張皺巴巴的便簽,上面歪歪扭扭寫着:“砸鍋賣鐵也要治
藏在快遞盒裡的秘密:當我拆開母親寄來的第108個包裹 - 天天要聞

藏在快遞盒裡的秘密:當我拆開母親寄來的第108個包裹

上周收到母親寄來的包裹時,同事們又開始打趣:"你媽是不是開快遞公司的?"我笑着拆開牛皮紙,二十包真空包裝的槐花蜜滾落出來,最底層壓着張泛黃的便簽:"新蜜,記得每天沖一杯。"這是母親今年寄來的第18個包裹,而從七年前我到外地工作起,這樣的包裹
凌晨三點的急診室,我終於讀懂了父母的“謊言” - 天天要聞

凌晨三點的急診室,我終於讀懂了父母的“謊言”

凌晨三點零七分,急診室的熒光燈刺得人睜不開眼。消毒水的氣味混着此起彼伏的呻吟聲,我攥着繳費單的手指冰涼。走廊盡頭傳來熟悉的咳嗽聲,轉頭看見父親弓着背蜷縮在塑料椅上,母親正用掌心輕輕拍着他的後背,像哄着小時候發燒的我。
准婆婆用二手貨當婚房:二婚女孩的尊嚴,真的一文不值? - 天天要聞

准婆婆用二手貨當婚房:二婚女孩的尊嚴,真的一文不值?

“看到全屋二手傢具時,我突然明白——在她眼裡,離過婚的我,連套新傢具都不配。”最近,一位網友的婚房經歷引發熱議:她曾有過失敗婚姻,如今遇到真心相待的男友,卻因“二婚”標籤遭准婆婆嫌棄,不僅被安排二手房當婚房,屋內更是堆滿不知從哪淘來的二手貨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

冤案,當罪魁禍首找到時,已經晚了。1986年,汪英和劉青兩人結婚。汪英漂亮,劉青高大英俊瀟洒,人人都說,金童玉女非常相配的一對。酒席整整擺了30桌。酒席後回到家,汪英劉青和父母家一家四口,一起清點收回的紅包。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謀出路”了 - 天天要聞

被婚姻、家庭折磨多年的中年人,要“另謀出路”了

01絕大多數中年人都抱怨,人到中年不如狗。“不如狗”的根源,究竟是什麼?一針見血地說,人到中年不如狗的根源,就是讓人既愛又恨的婚姻和家庭。不論你是男人,還是女人,一提到婚姻和家庭,絕對會各種抱怨。但是,又無可奈何,畢竟日子還需要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