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尋 惟願我的文字 溫暖你心
眼前這個滿臉褶子的猥瑣老男人,就是珍珠的老公。
珍珠和銀沙是兩個生活在小島上的女孩兒,但卻有着不同的“愛情觀”。珍珠覺得有吃有喝才是幸福,所以只要有錢,嫁給誰都無所謂!
為了“幸福”,珍珠嫁給了這個能當她爹的老男人。即便她知道這個老男人有老婆,即便被當作小三兒打得體無完膚,她還是義無反顧地把自己嫁了。
結婚當天,十里紅妝,羨煞眾人。大家都覺得珍珠很有福氣,在那個小島上,所有人都認為有嫁妝的女孩兒就一定會幸福。
曾經一句“寧願坐在寶馬車裡哭,也不願坐在自行車上笑”,真切地反映了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裡很多女孩子的擇偶觀。麵包和愛情,如果只能擇其一,估計很多人會選擇麵包,畢竟麵包是實實在在摸得着的東西,而愛情太虛幻了。
就像珍珠說的:“愛情,就和泡沫一樣,潮退了愛情就沒了,就只剩下沙灘。沙灘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嫁妝就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有了沙灘就有泡沫,有了嫁妝就有愛情。”
“古有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今有你喬二強和老女人藕斷絲連”。我們在佩服喬哥哥文採的同時,也應該能感受到不管在哪個年代都有真摯的感情。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我確實知道死別之恨世間人人都有,但是咱們患難共苦夫妻間的死別更讓人覺得哀痛)。現在,我們常用元稹的這後半句詩來形容“物質匱乏的夫妻多煩心憂愁之事”。
其實,體會過生活的人都知道,不管物質是否充裕,都有煩心憂愁之事。我們普通老百姓在為錢發愁,有錢人在為其他事情發愁。
嫁給“麵包”的珍珠,很快就被老男人厭棄了。為了不活成個“笑話”,珍珠選擇留在城市打拚。只是她依舊沒有選擇靠自己,只是換了一個依附的對象。新的男友給她租了一間髮廊,想要靠珍珠做“皮肉生意”。奈何珍珠寧死不從,最後等待她的就是男人的拳打腳踢……故事的最後,珍珠自殺了,帶着她肚子里的孩子離開了這個世界……
珍珠的命運無疑是悲慘的。她作為一個私生女來到這個世界,沒有感受過家庭的溫暖,她曾說:“大海就是她的媽,老公就是她的家”。在她的意識里,老公就是她的一切,她雖然渴望金錢,但也不過是想過有吃有喝的生活。可能是小島上的生活太苦了,所以她想逃離小島……
只是,現實給了她一個大嘴巴。靠“皮肉”換來的幸福終究是靠不住的,被男人厭棄的那一天就是被打回原形的那一天。兜兜轉轉,珍珠沒有得到她渴望的幸福,在對這個世界失望後,她選擇了離開……
珍珠最後一次和銀沙見面時,她們徹夜卧談,珍珠說了這樣一席話:“這個世界只有兩種男人,一種是情聖、一種是禽獸;這個世界也只有兩種女人,一種是享受,一種是忍受……”。如果一個女人很幸運,她遇見了情聖,那她就可以幸福地享受一生,如果一個女人很不幸,她遇到了衣冠禽獸,那她就只能選擇忍受……
這個世界,不會欺騙你自己的只有一個人掙錢的能力。嫁給金錢,金錢依舊是別人的,人家想給你花,你才能花,人家想給別人花,你也沒辦法……嫁給金錢的女孩兒,無疑是拿自己的後半生在賭博,賭贏了皆大歡喜,賭輸了,半生蒼涼……這個世界,沒有必勝的賭局,既然是賭,一定是要下注的,那女人下的注就是稍縱即逝的青春歲月,青春沒了,就連下注的機會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