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但是真放在一些多子女家庭里,為人父母的想要一碗水端平實在是太難了,雖然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10根手指還有長短呢,每個孩子在父母心中的位置肯定也有所不同。
然而面對偏心的父母,做兒女的又該如何呢?是停止孝順父母表示抗議?還是就這樣聽之任之接受現實?
這個問題張運已經思考了很久了,自從有了弟弟之後父母對他的關心就在逐日減少,到了現在張運甚至已經想不起來父母上一次關心自己是什麼時候了。哪怕自己表現得再孝順再懂事,哪怕自己學習成績比弟弟優秀那麼多,可父母卻一直都不願意把眼神放在他身上。
一直以來,父母的全部精力和心神就全都在弟弟身上,對弟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無論弟弟做什麼都能被父母稱讚。所以張運才這麼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讓自己變得更好,想要以此獲得父母的關注。
通過張運的努力,他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就在別人還在被論文搞得焦頭爛額時就已經找到了一份薪資待遇都不錯的工作,參加工作5年里又和一位漂亮的姑娘結婚,說他是人生贏家也不為過。
但這樣的人生贏家卻仍然無法得到父母的關愛,父母一點也不操心大兒子結婚成家的事,他們只關心自己的積蓄夠不夠小兒子結婚的。還對張運說:“你現在也成家立業了就不應該待在家裡繼續啃老,應該出去自力更生。”張運結婚時父母沒有給幫一點忙。但是等到小兒子結婚的時候父母的態度可就大不一樣了,他們直接拿着張越婚前每月上交給他們的工資幫小兒子買車買房,操辦婚禮,忙得不亦樂乎。
等到張運結婚後父母開始要求他每個月上交3000元生活費,張運因為在外地工作沒法時常回來孝敬父母,所以也覺得這筆錢交的理所應當。張運本來以為自己這一生就會這樣過下去,哪怕他明知道自己補貼給父母的養老錢轉頭就給父母交給了弟弟也一樣,畢竟自己的錢已經給了父母,父母想怎麼用就怎麼用,不過後來發生的一件事讓張運徹底寒了心。
當時正趕上老家的房子拆遷,父母分到了兩套回遷房和幾十萬的拆遷款,張運雖然知道這件事但一直沒和父母提過什麼。在他心裡,父母雖然偏愛弟弟,但自己幫着父母養的弟弟這麼多年,哪怕父母再偏心,至少兩套房子也應該平分給兄弟二人。
然而事實證明張運還是太傻太天真了,父母眼裡根本就沒有張運的位置,連商量都沒商量過,就直接把兩套房子和絕大部分拆遷款都給了弟弟。等張運想起這件事向父母詢問的時候,父母還責怪張運不懂事,說你條件比弟弟好,別跟你弟弟爭家產。
張運的妻子眼看着公婆如此偏心也十分不服氣,為了維護自己的丈夫,她上前和理論起來,公婆說不過她乾脆就惱羞成怒,直接來了一句:“兩套房子都是小兒子的,大兒子沒資格搶。”
母親的一番話讓張運徹底寒了心,看着為了維護自己而為母親刁難的妻子,張運心裡十分不是滋味兒。妻子是城裡的獨生女,從小就備受父母關愛長大,哪裡受到過這種委屈?自從妻子嫁給自己之後就從來沒有任性過,從自己一無所有陪到現在一直不爭不搶,不離不棄。作為獨生女的妻子根本無法理解為什麼會有父母偏心還偏得如此理直氣壯,因此被婆婆氣得說不出話來。
看着這樣的婆媳二人,張運也坐不住了,他正式通知父母以後就沒有每個月3000元的養老費了,父母把財產給了誰就去找誰養老。自己養了父母和弟弟這麼多年,就算是償還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了。
自從那次不歡而散地爭吵過後,張運平時就沒再給父母寄過錢,只有在節假日的時候才會給父母發幾個紅包表表孝心。張運的父母則被張運這種行為氣得火冒三丈,平日里大罵張運不孝,說他是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全然不顧自己夫妻二人對他幾十年的養育之情。而張運知道父母如此評價自己之後也沒有辯解,只是任由父母去說。
他現在已經想明白了,在父母眼裡自己說白了就是一個好用的工具,等父母要用錢了自己是孝子,但等到自己不想再當傻子的時候自己就成了白眼狼。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事的發生都是有其潛在的、長期存在的因素影響的。其實在許多家庭中都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父母越是偏心哪個孩子,哪個孩子就越容易忘恩負義,反而是一直被忽視的那個,會用心回報父母。
你覺得張運的做法對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