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都說二婚夫妻,能夠走到頭的並不多。因為二婚夫妻實際太多的問題,更何況老年再婚,更要受到很多外界環境的影響。
老年人有戀愛自由和婚姻自由,但是很多老年人的再婚卻得不到兒女的支持和認同,得不到親戚好友的祝福。甚至還要得到周圍人的非議以及不理解。
可是一個人一旦不願意孤零零的生活,那麼對於他而言每一天的生活猶如是折磨自己。所以再尋老伴即是對自己生活上的幫襯又是對自己餘生的陪伴。畢竟兒女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壓力,更何況兩代人的隔閡、差距都非常大。所以只有老伴才是最值得依賴和珍惜的人。
71歲的陳阿姨,不顧兒子和兒媳的反對,不顧周圍鄰居和村子裡人的指指點點。態度堅決地和79歲的老王走進了第二次婚姻的殿堂,甚至一度因為再婚兩個兒子和兒媳都對她態度冷淡,但是陳阿姨說自己並不後悔。
那麼對於71歲的陳阿姨,再次踏入婚姻。她的二婚圓房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和體驗呢?幸福的陳阿姨是這樣描述……
71歲的陳阿姨自述:
我的一段婚姻也是幸福快樂的。只是我們那時候的婚姻不像現在,結婚的時候都是眾所周知的,希望被更多的人祝福。
而我結婚的時候就像偷人一樣,這是很多農村人的傳統。天剛亮,前夫便拉着毛驢來找我。毛驢的頭部挽了幾朵紅色的布花,其中,最大的那朵布花在毛驢的頭部中央代表吉祥如意,更代表喜氣洋洋。
而我自己一大早就被母親叫醒,洗一把臉,那時候更不知道要刷牙。所謂的的新衣不過就是沒有破洞的被清洗乾淨的衣服。本來雙方父母商量給我買一套新衣裳作為嫁衣。但是由於前夫的家庭接濟貧困,忠厚老實的父親認為沒有必要為難自家人。所以我結婚的時候,前夫沒有給我買過一件新衣服或者新禮品。而在那個年代的我們也屬於正常,不像現在結婚會有那麼大的宴席和那麼多的嫁妝,更不會有房車作為結婚的籌碼。
就這樣前夫拉着一頭戴紅布花的驢來到娘家,而在父母的攙扶下騎上了毛驢。前夫和父母告別以後,我們就算是踏上了結婚的婚姻之路。在路上,我們兩個尷尬到沒有任何言語交流,更不敢四眼相對。在娘家到婆家大約兩個小時的路程,這一路上只有毛驢的四蹄和路面的碰撞聲。一旦有一個人咳嗽一生或者其他響亮的聲音發出,另一個都會心跳加急,撲通撲通的。
我和前夫在結婚之前只見過兩面,沒有說過任何一句話。所以這一路非常寂靜。
結婚當天回到婆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圍裙開始收拾碗筷。因為婆家還有親近的親戚和朋友吃喜宴。而我們那時候的喜宴,不過就是多幾個面片的燴菜飯,就已經非常香了。
等到收拾完家裡邊的衛生和其他的家務活,已經中午了。下午便和婆家人一起去上山鋤地割草。
這就是我結婚當天的新衣,喜宴和家務活。
結婚五年,我和前夫育有兩個兒子。一家人也算是開心快樂,日子雖然苦,可是周圍的人都和我們遭受着同樣的大鍋飯時代和大生產時代。所以也就習以為常。
本以為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生活就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走下去。而且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日子越來越紅紅火火。然而,命運總是向我開玩笑。兩個兒子分別在18歲和20歲的時候,前夫忽然得病去逝。這樣的噩耗我們一家人誰也無法承受。
我們一家人承受在這樣的痛苦中無法自拔。是逝去的人已經去世了,活着的人還要為了生活奔波,為了兒女奮鬥,更為了未來而規劃。
就這樣在公婆的幫襯下,在我51歲那年,我的兩個兒子也都結婚了,並且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而我本打算去附近城鎮打工,但是兩個兒子都建議我幫他們照顧孩子,兩個媳婦兒還年輕可以出去打工賺錢。就這樣,我擔負起了照顧孫子的責任和給媳婦們做飯的責任。
兩個兒子都定居在一個城鎮里,我每天還要負責接送孩子上下學。說句掏心窩子的話,我感覺自己每天都非常累。不是奔波在接送孩子的路上,就是操勞在為兩個家庭做飯的途中,每天忙忙亂亂的,很累。有時候呆在兒子家中,遇到媳婦兒和兒子爭爭吵吵,我的內心非常不安和着急,更是不知道自己在家中將要處於怎樣的位置和身份來教育他們?即使對兒子有罵有打,但是吵架後的媳婦兒對我也是一副冷冰冰的樣子。
同時,我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漸漸的和兒媳們的習慣相差太遠。但是我為了符合和迎合他們的作息習慣以及生活習慣,需要不停的觀察他們並且還要經常聽取她們一大群不同的建議。做飯是否合口味也成為我最煩惱的事情,畢竟兩個家庭的人一起吃飯,難免會存在口味的差異。就這樣我還是一直堅持着因為孩子們需要我,孫子們需要我。
在照顧孩子們的這些年,我一直盤算着給自己找一個合適的老伴。當我看到鄰居們的老人,兩口子整天互相攙扶,互相支持,甚至兩個耳力不好的老夫妻由於聊天需要大聲說話才能保證對方能夠聽到。我經常聽到兩個人說話聲音特別高,而且聊的非常開心,這個時候我反而非常羨慕這樣的老夫妻。因為他們彼此才能有共同話題,才能不會因對方的缺點而被嫌棄。所以我一直在為自己尋找合適的老伴,但是這只是我內心深處的秘密而已。
直到聽說鎮子上的老書記因老伴得病去逝,已經單身了兩年,也在託人找一位合適的老伴時候。我覺得這是我的機會,也是那名退休老書記的機會。於是我自告奮勇推薦自己,在兒子兒媳們不知情的情況下,我和老書記已經悄悄的聯繫起來,也就當作是了解的過程。
在我們私下了解的過程中,我發現老書記是一個做事非常有原則的人。生活上也沒有什麼癖好,整天衣着整潔而講究,說話風趣而幽默,做事有理有據,做人本着自己的初心。雖然他已經79歲了,但是由於年輕的時候一直沒有干苦力,再加上他自己對於飲食生活習慣比較講究。所以看上去非常健康而且顯得年輕,而我自己由於一直為生活奔波奮鬥,所以頭髮也花白了很多,皺紋也長了不少。所以我們兩個看上去並沒有多大的年齡差距。
從身體健康狀況來講,老書記更健康,我反而背有些駝了,腰也有些疼。就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我們兩個覺得彼此合心合意,而且真真實實的在為自己的餘生尋找老伴。我們兩個人的生活目標和理念非常相像。他希望自己的餘生有個人陪伴着左右,有人陪着他聊天,有人陪着他一起鍛煉身體,在生病的時候有人端着熱水,在孤單的時候有人遞給他一隻溫暖的手。我自己更希望有一個老伴陪伴在側,一旦自己年齡大了,難免會有各種不舒服不自在的時候,這時候只有有老伴在身邊,才會顯得那麼心安理得。
等到我的孫子們都已去上初中或者高中的時候,我決定和老書記兩個人搭夥過日子。然而,老書記為了表忠心,盡然希望我們兩個領取結婚證書。他說那一張受法律保護的結婚證書才是我們兩個人能夠長期堅持下去的動力,更不會輕易因為一些矛盾和問題說散就散。
然而我和老書記得再婚,卻引來了兩個兒子和兒媳的堅決反對。他們對於我的再婚,簡直是認為我老糊塗了。更會覺得別人會議論,因為他們的不孝才讓我老了老了,還去尋找老伴。兒子和兒媳們更認為我再婚是一種丟面子的事情,都這麼大的年齡了再我老伴就是給他們臉上抹黑。
而我為了自己晚年更加幸福,更希望自己的晚年有一個知心的老伴陪伴。我決定不顧兒子和兒媳們的反對,堅決和老書記走在了一起。因為我覺得我自己的大半生全部奉獻給了孩子,如今他們已經成家立業,我也給不了他們任何的幫助,只會為他們增添一些麻煩和負擔。這樣的生活讓我總是對他們心中有愧,倒不如給自己尋的一個老伴,過自己的生活。
就這樣,在我69歲的時候,我和老書記堅定的走在了一起。
結婚這天,老書記的兒女非常支持我們在一起。所以大家都是熱熱鬧鬧的聚在一起,友好而客氣的對待我。老書記更是時刻照顧我,生怕我見外並且感到不自在。等到他的孩子們吃完飯離開之後,只剩下我和老書記兩個人,這也算是我們第一次的正式圓房。
這個晚上,老書記拿出了他的存錢卡折和自己祖祖輩輩留下的一些值錢物件,更是把自己家中僅有的10000多現金都原原本本的交給了我。他說從此我就是這個家的女主人,他會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值錢的東西全部交我保管。同時承諾:不管以後發生什麼,她都和我站在一起共同解決,無論是兒女們的意見還是其他一些經濟糾紛,他都會替我一一解決。他更會盡自己一切能力來照顧我守護我,他也會把我寵成一位老公主,我的晚年生活幸福而快樂。同時,他說由於自己年齡較大,如果一旦因為自己的體力或者疾病忽然去世,他都已經提前把遺囑寫好,遺囑中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他的房子要給我養老直至我終老,兒女們才可以收回房產權。但是他的個人一般財產將有我繼承,我可以按自己的意願分配所得遺產。
看着老書記誠心誠意的話語和行為,讓我驚喜連連,更讓我感動淚流。讓我覺得自己不顧兒媳們的反對堅持和老書記在一起是正確的。這一晚上才讓我體會到真正有老伴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這一晚才讓我體會到作為女人真正的幸福是什麼。因為老書記給了我依賴感和安全感和踏實感,他的每件事情都是處處為我着想,可見他是真心誠意要和我過完餘生的那個人。
如今結婚兩年之久,老書記對我從來沒有二心。在兒女們面前更是極力的保護我,所以不論是他的兒女還是我的兒女們都接受了我,這一切都在於他的周璇和態度。我們兩個人總是同進同出,一起散步,一起聊天,甚至在自己的院子里種一些蔬菜,就當是鍛煉身體。生活中總是有那麼多的開心。最重要的是我們兩個人彼此陪伴,互相支持,互相包容,互相理解。所以再婚婚姻不僅給了我快樂,更給了我穩定溫暖的家。
總結
很多人都說半路夫妻不會幸福,其實並不能以偏概全。
夫妻無論是半路還是原配,重要的在於兩個人是如何經營和維護。婚姻的不幸並不是婚姻本身造成的,而是婚姻中的這兩個人如何對待,雙方都持一顆真誠的心,愛對方的心,懂對方的心,理解對方的心,這樣無論是半路夫妻還是原配夫妻,都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