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繼母20年的含辛茹苦,竟被認為是最大的陰謀

2021年08月17日13:26:11 情感 1945

繼母是個很容易被口誅筆伐的角色,一不留神所有的付出都會前功盡棄,甚至被戴上各種罵名的帽子,甩都甩不掉!

一個繼母20年的含辛茹苦,竟被認為是最大的陰謀 - 天天要聞

張玲是一個繼母,她為了家庭的完整,用20年時間盡心照顧繼女,用無所不能的寵愛將繼女養大,成了親戚朋友圈裡公認的好後媽。可是當親生女兒和繼女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的時候,眾人卻說原來這是一個陰謀!

在張玲嫁給陳華斌的時候,他有一個年僅兩歲的女兒。因為陳華斌的前妻出車禍去世,兩歲的女兒便成了沒媽的孩子!當時陳華斌有一家公司,正在成長初期,發展得不錯。家庭資產也很豐厚,在96年的時候已經有存款30萬,商品房2套,臨街還有3層民房一套,租出去開的賓館,轎車也有一輛桑塔納

這對於條件優越、長相出眾的陳華斌來說,再娶很容易,但他和父母把對待女兒放到了首要位置。再三要求,續娶的女人一定要對女兒猶如親生,否則全家都不同意進門,陳華斌也會隨時離婚。

一個繼母20年的含辛茹苦,竟被認為是最大的陰謀 - 天天要聞

張玲是陳華斌創業路上認識的夥伴,豫西南山區里走出來的中專生,長相中等,能力一般。說實話本身的條件並不好,家裡也很窮,但是特別崇拜陳華斌!特別是陳華斌的前妻去世以後,經常默默照顧她的女兒,幫助他的事業,長期的接觸讓兩人產生了感情,張玲對待陳華斌的女兒勝似親生母親,也得到了陳華斌父母的認可,於是98年新年之際,倆人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婚後,張玲除了公司的財務工作,其他的重心都放在照顧家庭上。剛開始的幾年,公婆總是不放心張玲,特別是張玲有了自己的女兒後,都害怕她會有傷害繼女的舉動,於是經常通過突襲探訪,詢問孩子,詢問左鄰右舍等方法,觀察張玲的舉動。還好,每次突襲上門都看到張玲把孩子逗得咯咯笑!左鄰右舍也都說張玲的好,繼女陳妍更是和這個後媽親昵無間,時間久了,大家都放下了警覺,覺得她真是個難得的好女人。

一個繼母20年的含辛茹苦,竟被認為是最大的陰謀 - 天天要聞

陳華斌看到了家庭的和睦和張玲的付出,對待張玲也是徹底放心,張玲聰明地按照陳華斌和公婆喜歡的方式處理家務,對待繼女陳妍。隨着孩子的長大,陳妍最認可的親人只有後媽張玲,這讓陳華斌一家人非常滿意!

其實,張玲在對待親生女兒和繼女的教育上,永遠都是明顯的分化。她的親生女兒陳希從小就被她嚴格要求,就連琴棋書畫等興趣愛好,也會每天逼着孩子練習。學習,生活,社交、處理事情的方式等更是嚴格的很,如果達不到要求她就會懲罰女兒。總之,在她的努力之下,親生女兒陳希處處優秀,高考時順利考進了211名校,這讓陳華斌特別驕傲!

一個繼母20年的含辛茹苦,竟被認為是最大的陰謀 - 天天要聞

可是對於繼女陳妍,張玲是徹底放縱的。因為這孩子從小就驕橫跋扈,不學無術。可是作為後媽,她除了滿足孩子生活上和經濟上的要求外,其他的她根本不敢深管。在陳妍6歲的時候,為她報了鋼琴班和美術班,她除了工作都在陪着陳妍上課,可天性不愛束縛的陳妍每次上課都在搗亂,學什麼都學不好。張玲耐心的給她講道理,鼓勵她,陪着她,可孩子哪懂這些,就哭着對奶奶和爸爸說學鋼琴太累了,也不會畫畫,老師同學都笑話她!每當這時,張玲總是耐心的給他們解釋,希望全家一起努力,別把孩子慣壞了,既然花了錢,就要好好學。哪知婆婆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說孩子小,想學就學,不想學就算了,別累壞了,花這點錢算什麼?孩子的親媽都不在了,只要她健康快樂就行,不想學就算了!老公陳華斌也說順其自然吧!

這讓一腔熱情、盡心付出的張玲失望之極!在生活上,陳妍更是隨心所欲,想怎麼就怎麼,從來沒有規矩。比如吃飯不講營養,穿衣不講端莊,作息沒有規律等等,張玲不管怎麼努力,孩子到奶奶和爸爸那裡一頓哭訴後,就恢復了原樣!張玲無數次搖頭嘆息,這個後媽真的不好當,要是自己的孩子早就狠狠地教育她了,可這是繼女,打不得,罵不得,偏偏一家人都覺得虧欠孩子太多,只好任由孩子胡來!

一個繼母20年的含辛茹苦,竟被認為是最大的陰謀 - 天天要聞

久而久之,張玲放棄了,孩子需要什麼就給她買什麼,想幹什麼就讓她幹什麼。只要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不太過分的,就寵着她的胡作非為!這樣一來,孩子更喜歡她了,到了奶奶和爸爸那裡也說了很多後媽的好話,公婆也非常滿意,老公也更愛她了!張玲苦笑說,沒想到,對孩子的寵溺和放縱竟是這種結果!同時她也看到了孩子的未來,於是她更加嚴格的教育自己的親生女兒,放縱的寵溺着繼女。

張妍在家人的過度寵溺下,上學沒拿過好成績,最終連個大專也沒考上,還是依靠父親花錢進了一所大專。結果沒上兩年就和同學戀愛生了個孩子,沒辦法只能退學結婚!結婚後倆人都不學無術,沒有掙錢的能力,全靠雙方父母的資助,還經常打架,最終在去年離婚後一個人帶着3歲的孩子回到了娘家,繼續啃老!

一個繼母20年的含辛茹苦,竟被認為是最大的陰謀 - 天天要聞

而張玲的的親生女兒陳希,從小在母親的嚴格要求下,什麼都很優秀。文化課、興趣特長、為人處事等沒有一樣落伍的,去年211畢業順利考研成功了。

直到這時,陳華斌才醒悟過來,都是自己的放縱毀了女兒的一生!可是晚了!

張玲的公婆已經先後去世了,大姑姐和小叔子以及陳妍的舅舅姨媽等,都在陳妍離婚後埋怨張玲對孩子的教育太過放縱,說她用20年時間毀了陳妍母親留下的希望!張玲苦笑後懟道:當初我滿腔熱情的要求你們配合我教育孩子時,你們都是怎麼說的?瞬間大家都無語了!

一個繼母20年的含辛茹苦,竟被認為是最大的陰謀 - 天天要聞

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孩子的行為習慣和性格的形成在年少時已經基本定型,父母親人的言傳身教會通過耳濡目染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孩子的成長,不單單是書面知識的學習,更需要生活能力的鍛煉、行為習慣的引導、道德品質的修鍊,這是成長路上的關鍵!

人可以沒有文化,但不能沒有修養,這是國人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簡單歸納!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35歲女子離婚兩次,每次都凈身出戶,網友:一把年紀了,折騰啥 - 天天要聞

35歲女子離婚兩次,每次都凈身出戶,網友:一把年紀了,折騰啥

在愛情與婚姻的路上,有人一帆風順,有人卻屢遭波折。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位35歲女子小雨的坎坷婚姻歷程。她兩次離婚,每次都選擇凈身出戶,面對周圍人的不解和網友的質疑,小雨內心究竟藏着怎樣的堅持與掙扎?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故事,感受那份不被歲
#婚姻不需要金錢的支撐,你認同嗎? - 天天要聞

#婚姻不需要金錢的支撐,你認同嗎?

關於婚姻是否需要金錢的支撐,這個問題涉及物質與情感的平衡,我的觀點如下:1. 金錢是婚姻的"基礎設施",而非核心婚姻的本質是情感聯結和共同成長,但金錢確實構成了現代婚姻的基礎設施。就像空氣對人體的重要性——平時不易察覺,但長期缺失會危及生存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 天天要聞

70後的獨居生活,人生只有到了絕境才會重生,餘生燦爛安好

你好,我是一名單親媽媽,79年的羊,今年46歲了,獨立撫養一個大一的娃。我在飯店工作,為了碎銀幾兩努力的奔波着,日常空閑見縫插針的寫小作文貼補家用。生活從來都是懼怕強者的,“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這句話也適合我們的生活。我從三十多歲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