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溫馨的港灣,心靈的歸宿,人生的出發點。
沒有家的人,不管事業做得有多大,也是一個流浪漢。
每個人都希望家庭幸福,可是很多家庭卻不幸福。有人說:“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家庭不幸,是事出有因的,需要深思。
以下例舉了一個家庭走向衰敗的四個跡象,希望引起重視。小洞不補,大洞一尺五,只有及時警醒了,才有挽回的餘地。
01
盛極必衰。
《呂氏春秋·博志》里寫道:“全則必缺,極則必反。”
任何事情,太圓滿了,就會殘缺,就像月亮一樣,過了十五,就開始變缺了。
聰明的人,不會過分追求完滿,而是容納缺陷。喝酒三分醉、吃飯七分飽、做人八分剛剛好。
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很完美了,那麼他就會驕傲自滿,變成一個自高自大的人,再也看不到自己的缺陷了,從此人生走下坡路。
還有的人,拚命擠上頂峰,並且不願意讓位,想要長期霸佔在頂峰。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不願意讓位的人,就會被人趕下來。
起起伏伏是人生的過程。抵達了頂峰的人,就主動走下坡路,讓自己的人生還有進步的空間,這叫“聰明”。
一個家庭的發展,就是一家人捆綁在一起的發展。如果家庭很富有了,大家都心滿意足了,再也不求上進了,家庭就走向衰敗了,只是“強弩之末”的道理。
有舍有得。當一個家庭抵達一定的高度的時候,就要懂得施捨,把多餘的東西給別人,讓自己的家庭變得“謙卑”,這是以退為進的發展趨勢。
任何時候,都不能驕傲自滿,也不能自高自大,不知謙卑。家庭太完滿了,其實是禍害。
02
人心不齊。
人心齊,泰山移。
一個家庭,就是一個小集體。如果家庭四分五裂了,那麼再強的力量,也會變得軟綿綿,最後一瀉千里。
比方說,一對夫妻,辛辛苦苦創辦了一個大工廠,年收入幾百萬。他們恩愛的時候,工廠紅紅火火。但他們鬧離婚的時候,工廠就面臨著沒有人管事的局面,運作就有了困難。如果夫妻了時候了,工廠不得不“一分為二”,財產也被瓜分了。
當工廠里的資金和物資不足的時候,就只能關門大吉了。
一家人,個個盤算着自己的小九九,都往自己的口袋裡存錢,不把集體利益當一回事。這樣的家庭,就像堤壩里有了螻蟻窩、大樹上有了蛀蟲一樣,要不了多久,就是堤壩垮塌、大樹倒塌的結局。
牆倒眾人推。一個家庭走向衰敗,不是一個人的責任,個個都有責任。當一個家庭走向衰敗的時候,外人就會群起而攻之。家人唯有團結起來,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03
家風日下。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家庭,沒有了規矩,就沒有了前途。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為維艱”,珍惜勞動成果,這是規矩,誰都不能浪費糧食,不能夠成為敗家子。
“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堅守道德底線,這是規矩,心術不正的人,需要改正,否則殃及自身,還會殃及子孫。
從古至今,老祖宗留下了很多的家訓。能夠持續興旺的家庭,是因為家人都尊重規矩道德,不違背家訓。
比方說,晚清名臣曾國藩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他的後代,代代都有能人,他的家訓就是:“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一個家庭的家風,體現在做人、立德、立志、勤儉節約等方面,體現在家人平時的一言一行之中。
每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都會受家庭的影響,也會在外人面前留下印象。好的家庭,一個缺德的人都沒有,讓別人沒有辦法抓住把柄,更無處攻擊。
蒼蠅不叮無縫蛋。家風就是一個巨大堅硬的外殼,保護着每一個家人。缺德的家庭,就像過街老鼠一樣,人人喊打,衰敗也就不奇怪了。
04
貪婪無度。
《增文賢文》里寫道:“仗勢凌人,勢敗人凌我;窮巷追狗,巷窮狗咬人。”
一個家庭變得強盛的時候,就應該懂得知足常樂;一個家庭在遇到註定無法實現的目標的時候,就應該知難而退,別逞強,別做以卵擊石的事情。
一個家庭的發展,往往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真正脫穎而出。如果操之過急,往往會功虧一簣。
比方說,父母努力賺錢,供養兒女讀書;兒女努力讀書,然後去大城市創業安家。家庭有了巨大的業績,其實是兩代人的努力的結果。
現實社會裡,很多企業,都是家族企業,不是一代人的成果。
貪婪,一方面體現出“好高騖遠”,一方面體現出“貪心不足”,任何一種徵兆,都不是好事,需要及時反省。
還有,在關鍵時候,道義比錢財更重要。違背道德去獲取利益,其結果就是損失利益,還會帶來惡報。
05
結束語。
凡事都有因果循環。一個家庭走向鼎盛,或者衰敗,都是家人一起創造的結果。
好的家庭,進退自如;壞的家庭,只進不退。
好的家庭,人心所向;壞的家庭,人心向背。
好的家庭,有規有矩;壞的家庭,無規無矩。
好的家庭,吉慶有餘;壞的家庭,貪心不足。
以上四句話,大家共勉。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