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神仙團隊里,二十八宿的出場率很高。比如黃袍怪就是奎木狼,昴日雞降服蠍子精,四木星君打敗三隻犀牛精。
許多人對二十八宿不太熟悉,其實他們的歷史相當古老,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獨有的創作。
我國古人在靠近黃道面的一帶仰望星空,將黃道附近的星宿劃分為二十八組,東南西北四方各七宿,分別代表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稱做“二十八宿”,以此作為觀測天象參照物。
後來,道教興起,這個概念被引入到道教里,就成了二十八宿神仙。他們每人都有一技之長,在天庭大致是中級官員的職務,打個比方的話可能就相當于軍隊里的校級軍官,是天將的中堅力量。
至於二十八宿這個概念是何時出現的,歷來眾說紛紜,很難有確切的答案。不過,在1978年出土了一件文物,讓我們至少可以把這個時間確定到戰國初期。
1978年,在湖北隨州擂鼓墩1號墓,出土了一件木衣箱。這件箱子的尺寸是長71,寬47,高40.5cm,器身和蓋子分別由整塊木料斷挖而成。
衣箱內髹紅漆,器表髹黑漆,蓋面鄭重朱書篆文斗字,順時針方向還以紅色漆書寫着二十八宿的名稱。
蓋頂兩端分別繪青龍和白虎的形象。龍首處針刻“之區”二字,龍尾處針刻“後區”二字,可知“區”就是這件器物的楚國名稱。
這件衣箱在中國的天文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古代把天空中繁多的星星分成二十八群,名之為宿。二十八宿的名稱和順序與此衣箱完全相同,代表東方的龍與西方的虎也完全一致。
在二十八星宿中亢宿的附近還刻寫着“甲寅三日”4個字,根據這些信息,有學者認為這幅圖反映的時間是公元前433年農曆大年初三傍晚,這一天在月相上叫“初吉”,意指一個吉利的日子。
由此,這個繪有星象圖的漆箱,就構成一個以蓋面為天穹、四個側面為天邊,箱底為大地的一個宇宙完整的模型。
這件衣箱,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它是我國迄今發現記有二十八宿全部名稱、並以之與北斗和四象相配的最早的天文實物資料,說明我國至少在戰國早期就已形成二十八宿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