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情況延遲返校!沒“陽”過的孩子開學後會感染嗎?上海多所學校發通知

學生如確認感染新冠

需報告學校延遲返校

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對校園疫情防控做出了一些具體的指導。

指南明確:各級各類學校要組織工作力量加強師生日常健康監測,提醒督促師生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咽痛等癥狀時,不帶病到校工作或學習。開學返校前一周,學生居家每日開展測量體溫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相關臨床癥狀觀察等健康自測,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咽痛等癥狀要檢測抗原或核酸,如檢測結果確認感染病毒,須如實報告學校,延遲返校。師生返校後連續7天開展健康監測,盡量減少聚集性活動。師生入校時測量體溫,發現發熱等癥狀師生及時採取留觀等相應措施。

高等學校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對校內從事餐飲、物流、保安、保潔等重點人員按照有關規定開展核酸或抗原檢測。除跨地區返校入學確有必要外,高校師生出入校門和校園公共區域不要求提供核酸證明。

根據實際需要和當地條件,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開展師生篩檢、輪檢、抽檢等適宜的抗原或核酸檢測,師生出入校門不再提供核酸證明,其他外來人員進入校園須提供核酸或抗原陰性證明等。

今天(2月9日)下午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

國家衛健委:

全國疫情日趨平穩

總體向好態勢持續鞏固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近期,全國疫情日趨平穩,總體向好態勢持續鞏固。目前監測未發現病毒變異株傳播力、免疫逃逸能力和致病力明顯增強的情況。

中疾控專家:

近幾個月內

出現新一波新冠疫情的可能比較小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我國剛剛經歷過一次全國性的新冠病毒感染流行,多數人已經康復,部分人還在康復之中。人群的總體免疫力處在較高時期。近幾個月內,出現新一波新冠疫情的可能比較小。

今後再出現類似於我國這次大規模新冠疫情流行的可能性也比較小。隨着我國優化防控策略,新冠疫情在未來可能會斷斷續續在局部地區、部分人群、一段時間中發生,出現全國範圍內在短時間內快速傳播的大規模流行的可能非常小。

中疾控:

還沒“陽”過的孩子和老人

再出現新冠感染的可能性比較小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還沒有“陽”過的孩子和老人,在全國性大規模流行期間,感染風險很高的時期,他們沒有受到感染,現在全國性的大規模新冠病毒感染流行高峰已過,在全國範圍內都處在低感染風險的情況下,再出現新冠感染的可能性比較小。對這些人有兩點建議:

第一,繼續做好個人的防護措施,預防感染;第二,如果還沒有接種疫苗,抓緊時間接種疫苗,如果適合接種加強針的就抓緊時間進行加強針的接種。

教育部:

今年春季全國學校

能夠實現如期、正常、安全開學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劉培俊介紹:總的來看,目前全國疫情形勢總體平穩,學校防疫政策已經明確,各地開學準備基本到位,今年春季全國學校能夠實現如期、正常、安全開學。

如無特殊情況,學校不提前開學;如無疫情風險,學生不延遲返校。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開學後教育部門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分類指導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全面落實國家疫情防控政策,平穩實現學校疫情防控轉段過渡,有效恢復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及時回應返校師生的各項關切,持續保障師生健康和校園安全穩定。

上海多校最新通知

幼兒園、大學發布開學通知

部分幼兒園已通知開學

浦東新區小風車幼兒園

2月1日歡迎寶貝回家

上海松江區紅彤彤幼兒園

2月1日開學

東方劍橋幼兒園

開學迎新活動:2月1日(周三)、2月2日(周四)、2月3日(周五)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發布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報到,疫情防控告知書:

學生返校報到時間

開學返校前一周,學生居家每日開展測量體溫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相關臨床癥狀觀察等健康自測並進行網上健康申報,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咽痛等癥狀要檢測抗原或核酸,如檢測結果確認感染病毒,須如實報告學校,延遲返校。

外省市學生返滬前需自行進行核酸或抗原檢測,如檢測結果確認感染病毒,須如實報告學校,延遲返校。

以上通知皆為幼兒園及大學的開學通知

那麼中小學何時開學呢?

朱行小學

寒假時間:1月18日開始至2月13日

新學期報到註冊:2月14日 (具體見班級通知)

新學期開學:2月15日 (周三)

錢圩學校

本學期2023年1月17日起寒假生活正式開始。下學期2023年2月14日8:00報到(具體見通知),2023年2月15日開學。

長明中學

離滬學生建立“一人一檔”信息台賬,動態精準、分類掌握寒假離滬學生健康狀況和行程軌跡,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所有學生須在返校前14天開展自我健康觀察上報;入校標準按照全市開學前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由學校統一發布;

每天釘釘群里做好每日健康監測數據上報班主任。

1月17日寒假開始

2月14日上午7:30,全體學生開學報到領書(代辦費收繳另行通知)

2月15日(星期三)正式上課。

上海市教委:第二學期校歷

根據市教委通知,本市中小學寒假結束後,統一於2月15日開學,6月30日結束,全學期共20周。

暑假從7月1日開始

8月31日結束,共62天

即將開學焦慮怎麼辦?

心理老師提供了這些建議

開學在即

即將看到熟悉又陌生的同學、老師

心情激動卻也複雜

興奮、期待中帶有一些焦慮

怎樣做好開學準備?

江寧學校心理老師齊越提供了這些建議

面對開學焦慮積極心理暗示、自我激勵

去年12月19日起,滬上中小學校除初三、高三年級外,全部調整為線上教學。上學期末,同學們又經歷了居家線上學習,有的同學可能覺得學到的知識不夠紮實,擔心開學後同學之間一比較,落後別人,無比忐忑。江寧學校心理老師齊越說,對開學後線上線下能否順利對接的擔憂,這些都是正常的情緒反應。“開學在即,情緒各異,這是正常應激反應,一味迴避或強硬‘打壓’,不僅不利於我們調整狀態,反而可能會加重消極體驗。”齊越說,與其這樣,不如承認它,欣然地接納它,試着帶着這些負面情緒,該幹什麼幹什麼,讓一切“正常化”。當你全身心投入到所做的事情中,會發現自己的體驗慢慢變得踏實和安定下來。同時也可以主動出擊、合理表達,比如:寫日記、聽音樂、做運動。每一次開學,都是一個新的起點,去行動、奮鬥,一定有收穫;每一種不適,都是一個新的契機,去調整、適應,一定有成長。

面對開學焦慮,同學們還可以積極心理暗示、自我激勵。積極的心理暗示是每個人強大的心理武器,是一種使我們正在想象的事情愈發堅定和持久的方法,比如:進行積極的自我對話,可以對自己說:“即將開學了,我很快就能見到老師和同學們,又可以在校園裡和同學們一起玩耍、一起學習新知識。這學期,我一定可以表現得更加出色,我一定行!”積極的心理暗示,不僅能夠幫助我們獲得愉悅感,還能重建學習動力,以更飽滿的精神迎接新學期。

生活從“貓頭鷹”型調整為“百靈鳥”型

臨近開學,不少同學還處在“假期模式”。怎樣從“假期模式”調整至“學習模式”,逐漸進入學習狀態?齊越建議,調整作息,掌控節奏。首先,逐步調整生物鐘,樹立嚴格的時間觀念,可以制定一個和學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時間表,早睡早起,調整飲食結構,均衡營養,保持作息規律,逐步恢復到在校學習狀態。適當的運動也能激活身體能量,收回假期生活中過於放鬆的心。另外,每日安排固定學習時間,減少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的使用。“面對寒假依依不捨以及對開學的過度擔憂,我們不妨關注此時此刻,把精力充分地投入到開學準備中去,做好規劃,如:準備學習用品、預習等,喚醒開學興奮感,提高行動力,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同步新學期,使‘貓頭鷹’型的生活調整為‘百靈鳥’型,養成科學、規律、有序的生活習慣,儘早完成過渡期,達到最佳學習狀態。”齊越說。

在開學前一周,還可以查看假期作業清單,及時查缺補漏,避免臨近開學前一兩天因為作業“欠賬”而開夜車。將上一學期學習的知識再溫習一遍,讓自己逐漸找回學習狀態,這不僅能夠鞏固之前的知識,還能為以後的學習做好鋪墊,提高學習效率。適當預習新學期的內容,讓自己在學習上“有備無患”。開學在即,也要及時對學習目標進行調整,新目標的確立能提升學習動力,為開學適應加油。

【相關鏈接】

科學調整情緒“swtc”法

1、stop“停”——通過深呼吸放鬆自己,中斷負向思維的擴展。

2、write“寫”——在紙上寫下自己的負面情緒,如:焦慮、害怕、不安、憂慮等,並寫下最困擾自己又無法解決的問題。

3、think“思”——回憶曾經成功的自信體驗,激活內在力量,暗示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

4、change“換”——看看自己寫下的內容,帶着積極自信的力量,換一種思路重新思考。

本文綜合自:央視新聞、新民晚報、東方網、上觀新聞等

相關作者:許沁

微信編輯:安通

校對:泰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