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丨省“部+局+央企”共建,專業獨具特色的雙非大學,別錯過了

高考資訊·指導雜誌

大學、專業、學科、志願、勵志……那些事兒

關注

中國核工業第一所高等學校。

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自然資源部、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建。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高校、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

這麼多的名頭加身,你覺得這是哪一所“985”或者“211”學校?

都不是哦!它可是一所以“核工”為特色的雙非大學,性價比非常高!接下來就和求學君一起看看這所學校到底怎麼樣吧!

為核成立、因核成名、以核成勢

東華理工大學(原華東地質學院),簡稱東華理工,創辦於1956年,中國核工業第一所高等學校,是江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自然資源部、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建的具有地學和核科學特色,以理工為主,經、管、文、法、教、藝兼備的綜合性大學。

東華理工大學為我國核大國地位的確立、為國防科技工業發展和地方經濟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中國核地學人才搖籃”“世界原子能事業的寶貴財富”,為國家國防軍工事業和江西省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近25萬名各級各類專業人才,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一大批政府部門領導、商界精英、科技領軍人才和高級技術專家。

東華理工大學就業質量

我們先來看看東華理工大學的整體就業質量如何!

1、就業率

東華理工大學 2021 屆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為 92.14%。

2、就業行業

學校 2021 屆畢業生就業行業主要集中在“教育”(32.54%)、“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1.26%);

3、就業職業

學校 2021 屆畢業生所從事的職業主要為“科學研究人員”(24.98%);其次為 “工程技術人員”(20.30%)。

4、就業單位

學校 2021 屆畢業生主要流向單位類型為“其他企業”(54.81%);其次為“高等教育單位”(24.86%)。

5、總體規模

學校2021屆畢業生共 4721 人。從性別結構分析,男生 2978 人,佔畢業生總人數的 63.08%;女生 1743 人,佔畢業生總人數的 36.92%,男女性別比為 1.71:1,男生比例偏高;從生源結構分析,省內生源為主,共 3110 人,佔比為 65.88%。

那作為學校特色和核工程相關的專業的同學就業質量又是怎麼樣的呢?

先來看看東華理工大學的與“核”相關的專業的就業率如何!

三個與“核”相關的專業都有着不錯的就業率,其中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專業畢業的同學就業率甚至達到百分百就業

哪些企業青睞東華理工大學核工程以及相關專業的同學呢?來看看學校雙選會上都有哪些企業吧!

可以說這些都是非常優質的企業了,這些企業可以來到校內招聘說明對學校的專業實力還是比較認可的!

而核工程以及相關專業的同學對自己的就業也比較滿意。滿意度都達到了90%以上。

這對於想學與“核工程”相關但是分數又沒有這麼高的同學來說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優勢專業都有哪些?

學校擁有“十四五”國家國防特色學科5個,“十四五”江西省高校一流學科3個,化學學科、工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20個本科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6個本科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2個專業被遴選為江西省高校星級專業。測繪工程、資源勘查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環境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在內的6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陣”。

東華理工大學擁有我國核資源與環境領域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核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西省目前唯一一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質譜科學與儀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以及“放射性地質與勘探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核技術應用”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際原子能機構參比實驗室在內的30餘個國家及省部級高水平科研平台;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資源勘查工程、測繪工程、應用化學、機械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地球化學、勘查技術與工程、地球物理學、核工程與核技術、數學與應用數學、軟件工程、市場營銷、財務管理、英語、統計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通信工程、環境工程、工程管理、土地資源管理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勘查技術與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土地資源管理、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地球物理學、生物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電子信息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統計學、環境工程、土木工程、英語、漢語言文學、通信工程、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地理信息科學

東華理工大學校園環境

東華理工大學錄取分數

2021年東華理工大學各省各層次錄取分數情況

東華理工大學會是你的目標院校嗎?

還有還有!

長按掃碼添加我們可愛熱情的求學小助手,

你的志願填報疑問它來為你解答!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東華理工大學官網、軟科、中國高校之窗等

圖片來源:網絡整理、東華理工大學官網、軟科、中國高校之窗等

微信編輯:求學 李海林

我們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