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有了職校教室 四川宜賓把人才培養融入現實生產場景

2025年03月19日22:30:23 教育 9996

封面新聞記者 伍雪梅 攝影報道

近年來,四川省宜賓市加快推動產業結構向數字經濟新藍海和綠色新能源“一藍一綠”優化轉型,優質白酒、動力電池、晶硅光伏、數字經濟四大主導產業蓬勃發展。宜賓高新區作為當地唯一的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是宜賓市中心城區重要的科技和產業功能區,更是宜賓打造國家級晶硅光伏產業集群的“主戰場”,創新推動人力人才集聚是當地的一項重點工作。人力人才來自哪裡?本地的職業院校便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支撐。如何培養?在產業園區開設職校教室便是途徑。

擁有30多年經驗的名師:

“手把手”教學 希望學生真正學到一技之長

人工智能實訓區、工業機器人實訓區、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技術實訓區、焊接實訓區、數控加工中心實訓區、師帶徒生產實訓區......3月19日上午11時30分,記者在位於宜賓高新區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看到,一個個配備先進教學設備的實訓區,就是一間間與眾不同的教室,770多名學生正在此進行專業課程學習。

這個佔地99畝的基地,是宜賓高新區與宜賓市職業技術學校(宜賓技師學院)共同建設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是一個集教學、實訓、生產、培訓、評價、大賽、大師工作室、創業孵化和企業服務等為一體的產教融合綜合體。

產業園區有了職校教室 四川宜賓把人才培養融入現實生產場景 - 天天要聞

航拍宜賓高新區與宜賓市職業技術學校(宜賓技師學院)共同建設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資料圖)

採訪中,無人機專業高三學生段智傑、機電一體化專業高三學生時濤等人紛紛告訴記者,該基地的課堂有生機、有活力,他們每天都有實訓課,實操機會非常多,不僅對專業課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是開拓了眼見。

在這裡,學生不僅每天都有實訓課程,還有許多知名企業的技術名師“手把手”教學。

產業園區有了職校教室 四川宜賓把人才培養融入現實生產場景 - 天天要聞

學生正在上實訓課。

“放鬆,放鬆,手一定要穩!”在焊接實訓區的教學課堂上,方寶紅正把自己30多年的技能和經驗“手把手”傳授給學生。方寶紅是中核建中宜賓核燃料原件有限公司一級焊工,先後獲得四川省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第一名、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他說,自己從一名企業工人到學校教師,參與校企合作項目一年多來,帶出的100多名學生已經成為各大用工企業的技術人才。“能把我的技能在課堂上教給學生,我非常有成就感。我們的教學課程針對性強,希望學生能真正學到一技之長,有出路、有更多就業機會。”

產業園區有了職校教室 四川宜賓把人才培養融入現實生產場景 - 天天要聞

方寶紅正在給學生上課。

自主創業的18歲學生:

成立創新工作室 技能已應用到實際項目

“這是我們設計製作的一個動漫頭盔,已經銷售很多單了。近一年來,我們已經有了9000元左右的收入。”一走進實訓區域,李富林就高興地向記者展示了他和同學們的創業成果。

今年18歲的李富林是該校信息工程系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專業(高級技工班)2021級學生,也是學生自主創業項目“阿軒創新工作室”的負責人。

產業園區有了職校教室 四川宜賓把人才培養融入現實生產場景 - 天天要聞

學生李富林展示自主創業產品。

李富林告訴記者,通過在校學習和實踐,“阿軒創新工作室”的幾名掌握了影視製作、視覺設計、編程開發、計算機技術等多領域技能,並將其應用到實際項目中,形成了成熟的專業能力。他們一邊學習一邊創業,不僅自行設計製作的道具產品有了穩定的訂單來源,還有了剪輯後期經營訂單,在社交平台開設的賬號也收穫了超2萬粉絲。

產業園區有了職校教室 四川宜賓把人才培養融入現實生產場景 - 天天要聞

企業工人變身課堂教師。

“這裡真正實現了把人才培養融入現實生產場景,可以說是打通了校企合作培養人才的‘最後一公里’。以基地為載體,我們實現了學校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據該校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職業教育面臨教材內容滯後於行業技術發展、專業課程與企業生產實踐脫節等問題,因此,推進教學一體化課程建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優化課程內容,促進教育與產業深度融合,成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關鍵。其中,與宜賓高新區共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就成為了學校構建現代職業教育育人新格局、探索全面育人多元培養新體系、築牢技能人才培養“金字塔”、串好技能人才培養過程“珍珠鏈”、創新共建產業學院新載體的重要一環。

據了解,接下來,該基地將引進更多頭部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成長型企業,把職業技能標準、技能大賽內容植入人才培養過程,增強學生勤學苦練強化技能,為企業精準培養更多技能人才。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 天天要聞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近日,濱州醫學院舉辦“就選山東 ‘醫’往‘職’前”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暨“美好‘衛’來 ‘健’康煙台”醫學人才築夢煙台招聘會。招聘會現場,350家用人單位攜1.2萬個就業崗位進校攬才。該校4300餘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2500餘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醫...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天天要聞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4月11日,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開進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這是江蘇共青團青少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聯動各界協同發力,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搭建高質量就業橋樑,助力青年學子實現“好就業、就好業”。江蘇省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現場。 主辦方供...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 天天要聞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生成事情是這樣:4月11日晚,何同學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車的經歷;他說以前打網約車時,司機讓他給好評,總是嘴上答應,但事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不太好,所以,現在改。如果司機服務真的很棒,他才會主動好評;不然就會直接拒絕;他還提到,自己以前比較愛討好別...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 天天要聞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持續性大風。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中央氣象台發布橙色預警,提醒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多地景點臨時關閉,部分中小學及高校宣布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 社交平台相關話題截圖受此影響,已經報名參加本屆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生群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