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財政廳發布了《2025年山東省教育廳(中共山東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部門預算》。
在該預算中,特別安排了43,063萬元用於支持高水平大學和學科的發展,另有122,500萬元專門用於省屬高校的一流學科建設項目。
此舉旨在加快一流學科建設步伐,並重點扶持省內10個具有潛力的學科,為山東爭取更多國家“雙一流”學科名額打下堅實基礎。
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布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鼓勵各地根據自身優勢自主設定“雙一流”標準,適當擴展“雙一流”建設範圍。面對這一政策利好,“雙一流”數量上的突破成為了高教圈熱議的話題。
其中,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四省作為高考競爭激烈的地區,正積極籌備,準備向第三輪“雙一流”發起衝擊。
回顧教育部於2022年2月公布的第二輪“雙一流”名單,山河四省僅有兩所985高校——山東大學與中國海洋大學;而“雙一流”高校總數也僅8所。
這些省份雖文化底蘊深厚,但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各具挑戰。
例如,山東雖然歷史悠久,但在第一輪評選後未能新增任何“雙一流”高校;山西則因高水平大學及一流學科稀缺備受困擾;
河北唯一的“雙一流”高校位於天津,這成為許多河北人心中的遺憾;河南教育資源豐富,但目前僅有兩所“雙一流”高校,與龐大的人口基數相比明顯不足。
儘管面臨重重困難,四省並未放棄追求卓越的努力。
以山東為例,通過實施“811”項目,選定9所高校的20個學科進行重點建設。齊魯工業大學憑藉其科研成果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展示了強大的科研能力;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則致力於消除麻風病的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效。
此外,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也在各自領域內努力提升教育質量,如山西的百億工程計劃、河南對7所高校11個學科的大力投資以及河北對於燕山大學和河北大學的支持等。
展望未來,山河四省正全力以赴推動高等教育的發展,力爭在即將到來的第三輪“雙一流”評選中取得佳績。我們期待這些省份能夠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發揮地域特色,為實現教育強國目標貢獻力量。
歡迎您的閱讀,請關注本號,持續為您帶來有用資訊,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