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換六七個老師,杭州家長陷入英語報班糾結:之前的白上了?

2025年02月20日19:10:24 教育 8418

在校外機構學了4年英語,期間換了六七位老師,最後一次,不僅老師要更換,連上課地點都要改了。

因為湊不上新班級的上課時間,最近杭州家長陳女士一直在為女兒挑選合適的英語培訓結構而奔走,結果挑了一個寒假,陷入了更深的焦慮。“幾乎每個機構都有自己的一套培訓體系,想插班就要從頭開始,而且不斷向家長傳遞一個觀點——現在才來自己的機構報名,太遲了。”更讓陳女士哭笑不得的是,現在不是她想不想讓孩子去上,而是機構會不會接收,“有的直說,插班還得看班級老師願不願意。”

課外英語報班的話題,杭州不少家長都有共鳴。

在家長圈,對於小學英語學習,流傳着一個說法:三年級上來就學句子,校外興趣班不上不行。

相比陳女士選擇一些英語機構,有的家長乾脆把外教請到小區,組織同齡段的小朋友一起開課,不過,煩惱同樣有。

4年內頻繁更換英語老師

想要換機構卻發現不容易

關於女兒的英語學習,陳女士一直比較上心,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就把女兒送到了家門口的培訓機構。

“老人接送比較方便,時間也湊得上,這一上就是4年。”如今,陳女士的女兒已經進入小學三年級。回想這4年,這個培訓班發生過很多事,“4年間,上課的老師,不完全統計,換了有六七個,幾乎每年都要換。最離譜的是去年夏天,年初剛換的老師,突然說不在這邊開課了,讓我們換班換老師。到了去年12月中,新的老師又通知這個班級因為上課人數不足,要停開,要求家長換上課時間。”

陳女士發現,提供的換課班級中,就有去年暑假說不在老地點開課的那位老師。

“家長們都知道,每個娃的課程都是提早排好的,12月份一個學期還沒結束,突然換課,就意味着孩子原本的安排要全部被打亂。頻繁更換老師,對孩子也是有很大影響。之前一直忍受,也就是圖機構在家門口接送方便,圖孩子上個培訓班不容易。”最後這一次,陳女士對機構多次調整的安排提出反對,但最終也只能退費結束,“教育是要講究連續性的,這真的不是光退費能解決的事。”

該怎麼幫女兒挑選一個合適的英語培訓機構,也成了這段時間,壓在陳女士心中的一塊大石頭。

“跟同事、朋友各種打聽,他們也推薦了一些機構,我都帶着孩子去看了。”但過程遠比陳女士想象的麻煩,“不同機構有自己的一套培訓體系,教材也不太一樣。想要插班,就要通過他們的測試。”

陳女士坦言,可能是因為教材不同,去了幾家機構,都建議女兒從零基礎開始上起,而且言語中也流露出,現在才報班太晚了的焦慮。“這就意味着過去4年,我們在原來這個機構白上了?這我也不太能接受。”陳女士提出能不能去更高階的班級先試試,“工作人員直言,能不能插班,還要看老師是否同意。”

這一趟趟跑下來,陳女士也忍不住感嘆——想要換個培訓班,也太難了。

4年換六七個老師,杭州家長陷入英語報班糾結:之前的白上了? - 天天要聞

陳女士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引起了不少網友的討論和共鳴

家長把外教請到小區上課

連活動室都要提前搶位

說起英語培訓,杭州家長王女士的兒子已經上初三,從小到大,也換過不少機構。

“一開始在一家比較有名的機構,外教配中教的形式,孩子願意張嘴說,口語提高得很快,我們也挺滿意的。”但因為市場變化,機構逐漸減少了線下場地,上課地點變得越來越遠,最後只能停掉了,“後來換了一家,進度太慢,一節課就教一個句式,果斷換了。現在這一家比較偏應試,報班也就圖個家長自我安慰,其實還是要靠回家背單詞、多閱讀。”

杭州媽媽張女士,也經歷過一次更換英語培訓班的情況。

“搬家前,女兒一直在小區鄰居推薦的一個小機構里上課,勝在穩定,而且老師是外教,上了兩年一次都沒有換過。”女兒一周上兩次外教英語課,日常需要家長在家裡輔助完成一些誦讀、拼寫的作業,“用的是香港的一套英語教材,也有機構自行加入的一些內容。雖然感覺進度不是很快,但兩年下來,女兒口語還是有進步。”

女兒上小學後,張女士全家搬到了另外一個區,再回到老地方上課不太方便,之後就走訪了解新家附近的多家英語機構。

“有的有外教,有的只有中教,感覺偏向程式化,所以沒有很打動我。”不過張女士還算幸運,有一次小區有新鄰居在群里組班,邀請外教來小區上課,女兒剛好搭上了“便車”。“三個孩子,兩個在外面機構上過,有點基礎,一個是家裡教過,勉強還能湊得上。”

現在,女兒每周在小區上兩次外教課,地點就放在了小區的活動室,外教老師會定點上門來輔導。“小區還有其他鄰居也是這麼操作的,有時候連活動室都要提前搶位置。”

4年換六七個老師,杭州家長陷入英語報班糾結:之前的白上了? - 天天要聞

張女士女兒在一家英語機構學習

平時學得開心一到考試卻不理想

家長感嘆英語培訓好“割裂”

潮新聞·錢江晚報記者了解到,目前英語課外學習的一些教材,主要分為牛津閱讀樹、劍橋少兒英語、新概念英語、raz分級閱讀、phonics自然拼讀、國家地理兒童英語等幾大體系,適用年齡段不同,側重點也不太一樣,有的注重聽、說、讀、寫,適合準備參加國際英語考試的孩子;有的故事性強,孩子容易產生興趣,適合家庭親子閱讀;有的內容涵蓋多個領域,適合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知識面;還有的關注孩子掌握英語發音規則,打下語音基礎。

不同的機構,使用的教材並不一樣,比如有的機構還會綜合不同教材的優點,自編自己的教材。家長在挑選時,需要根據孩子的年齡、興趣和學習目標,選擇合適的教材體系,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更有效地學習英語。而更換機構時,確實也會遇到教材不“兼容”,孩子無法順利銜接的問題。

而家長們的訴求,也挺簡單,給孩子找一家英語培訓機構,其實是想補一補校內的“短板”。

有家長說,學校一周就一兩節英語課,孩子學得懵懵懂懂的,做題目老是錯。“可能進度比較快,還是要課後再鞏固加強。”

“一二年級很簡單,三年級上來都有英文詩歌了,如果只跟着課本學,顯然太淺了。”有家長介紹,現在很多家長給孩子報英語班,就是希望孩子能提前學,“小學有時間提前學,初中就可以有更多時間放在數學和科學上了。”

還有家長直言,語文、數學等學科,自己還能教一教,但英語涉及到發音等問題,還是希望孩子從小能接觸比較正規的教學。“報班就想他每周能感受一下英語氛圍。”

不過,校外報備,也不是萬事大吉。

“主要是跟校內的書本有差距,一周上兩次,看他學得還挺開心的,結果考試成績並沒有那麼亮眼。”有家長說,尤其結構的一些教學體系跟校內不同,並不能指望提高校內的英語成績。

還有家長說,小區組團的外教是上門來教學的,但玩得太鬧了,每次上完收拾半天好累,“一節課實際的乾貨也沒多少。”

關於孩子的英語學習,你有什麼經歷和建議?不妨留言來說說。

來源:潮新聞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西方哲學|乾元西學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 天天要聞

西方哲學|乾元西學教室(第十六期)招生中

西學,涵蓋古希臘以來歐洲及北美社會不斷發展完善的哲學、政治、經濟、法律、美學、文學、藝術以及自然科學等領域的思想和知識體系。 西方文明傳入中國已有三百餘年,從張之洞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到五四時期的“德先生與賽先生”,再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西方的影響無處不在。現代社會的基本結構源於西方...
江西省教師5年減招85%,怎麼看? - 天天要聞

江西省教師5年減招85%,怎麼看?

近期,江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官網披露:2025年全省中小學教師招聘人數計劃2146名。相比去年的3957人,下降45.8%;而去年相比2023年的7821人,下降約49.5%……較2020年的高峰期,江西省中小學教師招聘人數降幅高達84
權威發布 | 瀋陽市七所普通高中將首次招收科技特長生 - 天天要聞

權威發布 | 瀋陽市七所普通高中將首次招收科技特長生

科技特長生為進一步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引導中小學校關注學生核心素養、轉變育人模式,大力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願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遼寧省實驗中學、東北育才學校、瀋陽市第二中學、瀋陽市第五中學、瀋陽市第十七中學、瀋陽市渾南高級中學、瀋陽市垚為學校等7...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 天天要聞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5月1日上午,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正在緊張施工。河北日報記者劉 英攝進入“五一”假期,當大部分人開始享受美好假期時,固安縣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內,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依舊忙碌,全
翁城日記 888 - 天天要聞

翁城日記 888

翁城,我們來了!但見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風淳厚,人物磊落……我們行走,我們看見,我們閱讀,我們感受,我們沉默,我們呼喚,我們耕作,我們收穫。行走美麗中國,助力鄉村振興。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記”,用志其事,以壯我行。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 天天要聞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在復旦大學《物理前沿導論》的課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紹黑洞吸積理論。這門由32位物理學科骨幹教師輪流介紹各自研究方向的學科導論課程始於2024年,覆蓋了物理學系所有研究領域,幫助學生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概覽學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