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石家莊18中舉行了“石家莊28中教育集團成員校”的揭牌儀式,也讓新華區的教育“版圖”發生了新的變化。有人說,這是一次強強聯合;也有人說,這樣的“攜手”形式大於內容。總之,各種說法在網上眾說紛紜,也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的觀點。
這兩年,石家莊各大熱門學校都在搞集團化辦學、一體化辦學,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優質教育均衡發展。比如,新華區就先後成立了3個教育集團,而這次的掛牌也是新華區優質教育資源一次重新布局和整合。印象中,去年的7月份,新華區的另一所名校42中就“兼并”了16中,使16中成為了自己的分校,兩所學校在管理模式、師資調配、教研聯動等方面將進行深度交流,而且今年新初一,16中片區的一些生源也進入到42中就讀。
但是與16中成為42中的分校不同,28中和18中不是分校與本部之間的關係,而是教育集團與成員校之間的關係,這其中或許不存在更多的隸屬關係,而是一種相互扶持、相互賦能、共建共享的多維度深化合作。正如這篇新聞稿中提到的那樣,“未來,兩所學校將各自發揮自身優勢,通過深化多維度的合作,在更高效的教研活動、更完善的課程體系、更優質的師資培養等方面實現共建共享共贏,進一步擴大新華區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
個人認為,28中與18中的攜手可能與類似於8中成為40中的集團校差不多。但也有不同和亮點:第一,8中是相對的弱校,而18中(初中)在新華區雖然不是前三,但緊跟其後,實力不弱,而且學校的師資配置、硬件設施和校園環境在新華區同類學校中優勢明顯,所以用“強強聯合”來形容並不為過。第二,8中和40中主要是初中,而28中和18中都有自己的高中,而且都是老牌高中,有底蘊,有特長,而且成績也在攀升。18中好像還是體育特色的高中,也是奧運冠軍鞏立姣的母校。因此,雙方的聯合或許不只是在初中領域,未來還可能讓彼此的高中更上一個台階。
作為石家莊一所老牌初中,28中曾經在全市佔據着頭部名校的位置,但前幾年學校的成績稍微走了點下坡。一方面是因為民轉公等政策的調整,另一方面也是學校招生範圍不斷擴大,承擔了新華區將近一半的生源,因此中考高分段的考生不太穩定。不過,從去年開始,學校發生了變化的很大,老師們的心氣和幹勁也很足,中考成績也打了“翻身仗”——最高659分的高天曄在全市裸分排名前三名;學校640分以上的64人,620分以上的270多人,600分以上的525人(占近30%)。更可喜的是,28中“小中考”(初二年級生物和地理)的成績更是在全市“遙遙領先”,2門課滿分是120分,28中有10人是2門滿分(新華區14人,全市61人),119分的有39人,115分以上的320多人,這樣的數據讓我們有理由對28中今年的中考成績,有更多的期待,或許還可能改變今年的升學格局。
另外,我還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28中畢業的同學們普遍理科更好,到了高中潛力更大,後勁兒更足。就拿去年中考659分的高天曄來說,進入到精英中學後,依然穩穩的排在年級前十。而從去年高考的情況來看,物理組合全省第三名、701分的陳姿伊;全市第五、694分的周子涵;全市第七、693分的米子揚以及歷史組合679分的李佳禧(全市第8)都來自28中的初中(高中是精英中學)。另外,曾在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金獎、前兩年被石家莊二中保送至北大的黎千誠初中也是畢業於28中。
前幾天,西交大少年班的考試已經結束,28中每年都會有一些同學入圍和錄取。今年我聽說也有一些28中的孩子參與了西交大少年班的測試,希望他們能考出好成績。有最新的消息和資訊我也會第一時間告知,也請大家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