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在建學校施工進度再刷新、家門口的醫院建設取得新進展……連日來,成都多個在建民生項目建設進度條不斷刷新,隨着這些新項目的入駐,不僅對提升城市功能作用明顯,也為區域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落戶成華經開區
成都嘉祥龍潭新城學校建設迎來新進展
來到位於華月路東側的成都嘉祥龍潭新城學校(暫命名)建設項目現場,記者看到,隨着最後一層混凝土澆築完成,該項目教學樓實現主體結構封頂,項目建設邁入新階段。
成都嘉祥龍潭新城學校是由成華區教育局、成都市龍潭工業機器人產業功能區管理委員會、嘉祥教育集團共同打造的一所九年一貫寄宿制優質公辦學校。學校佔地約57.23畝,總建築面積約6.6萬平方米,擬開設中小學54個班,預計提供學位約2500個。
“目前教學樓和宿舍主體結構施工已接近尾聲,食堂和運動場主體結構已完成,接下來工人們將轉入二次結構和裝飾裝修施工。”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宿舍樓施工也在同步加快進行,預計今年12月下旬全面完成主體封頂。
項目採用友好共享的“校園+公園”創新模式,以“公園城市裡的未來校園”為設計願景,設計多層次的綠化,讓充滿書香氣的校園與園林景觀相得益彰,為區域打造高品質教學空間。運動場將採用架空設計,在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時,為學校提供層次更加豐富的教學活動空間。
記者了解到,成都嘉祥龍潭新城學校(暫命名)建設項目預計2026年6月完工,建成後將進一步提升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和民生幸福指數,讓更多學子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隨着城市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和產業人口不斷湧入,四川成華經開區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吸引了許多優質教育資源的進駐。引進嘉祥是為了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助力解決功能區生活配套,讓產業園區居民享受更優質的教育、醫療、商業、生活等功能配套資源。
據悉,該校作為一所公辦寄宿制九年義務教育學校,除了硬件上的升級,嘉祥教育集團還將派出校長、副校長、中層及骨幹教師,管理、師資、課程、教研、專家指導等教育資源也將與嘉祥同步。
開足馬力
多個在建醫院“進度條”刷新
走到位於成華區二仙橋街道華林一路的四川省第一中醫醫院項目建設現場,記者看到項目主體結構已經完成封頂,現場機械持續不停,工人們正在忙碌着進行室內外裝飾裝修工作。
四川省第一中醫醫院項目佔地約63.6畝,建築面積19萬餘平方米,擬設床位1500張。項目建成後將打造成為一所中醫藥特色顯著,集醫療、科研、教學、產業、文化、國際合作於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目前項目主體結構及幕牆已經完成,我們正在進行景觀綠化、道路、內裝收尾等施工。”中國五冶集團該項目負責人鍾德志告訴記者,目前總平管網埋設及路基鋪設完成85%,喬、灌木栽種完成80%,幕牆飾面層完成95%,室內裝飾裝修完成85%。正值年底衝刺階段,鍾德志表示,該項目部調集了560名作業人員和30多台機械設備,合理安排各工種交叉作業,倒排工期,確保項目高質量、高效率推進。據悉,項目預計明年3月建成,屆時將進一步完善區域醫療配套,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中醫藥診療需求,助力成華區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來到不遠處的位於錦江大道1166號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錦江院區建設工程(一期)現場,記者看到主體建築已經巍然矗立。走進院區內部,寬敞明亮的大廳讓人眼前一亮,部分區域正在開展收邊收口工作,為醫院的即將投入使用做最後的準備。
據了解,華西醫院錦江院區佔地面積約11.1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17.9萬平方米,是華西醫院首個床位規模在1000張以上的醫療分院區,建成之後將緩解華西壩院區的空間掣肘。目前,已進入投用前的設備調試階段,計劃2025年上半年正式投用。院內主要設置神經疾病中心、兒童醫學中心等專病中心,與毗鄰的華西第二醫院錦江院區的兒內科資源形成協同互補,輻射帶動四川及西部地區兒科整體水平提升,推動優質兒童醫療資源擴容。
據悉,未來投用後,該院區規劃年門診量100餘萬人次,年出院病人5萬-6萬人次,年手術2萬-3萬台次,將通過全新的、科學的、合理的流程與空間布局,積極探索多學科協作MDT服務新模式,全面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及患者就醫體驗。
同樣在開足馬力忙建設的,還有簡陽市中醫醫院康復治療中心項目。據悉,該項目位於簡陽市射洪壩街道,規劃建設老年病治療區、診療業務用房和康養中心等。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提升簡陽市醫療康養服務水平,預計2026年12月竣工。項目新建地上建築面積約6.7萬平方米,地下約3.4萬平方米,總投資98500萬元。主要新建1棟門診醫技綜合樓、1棟綜合住院樓及相關配套設施,總建築面積97361.251平方米,設置床位450張,門診日最大接待能力1000人。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盧佳麗 粟新林 王丹 供圖 受訪者 責任編輯 羅皓 編輯 王鍾婧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