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銀時
編輯|南燭春之晚
被世界公認精於數學的中國,已經在奧林匹克競賽中蟬聯五屆冠軍了。
但是就在最近,第65屆奧林匹克競賽竟然爆冷。
被人寄予厚望的中國竟然沒拿冠軍,連勝被美麗國終結,屈居第二名。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美國的參賽選手中有四個都是亞裔。
看到國際賽事被友軍痛擊,不禁讓人想到同樣是數學競賽出名的姜萍。
如果讓姜萍來參加這個比賽,她能拿到什麼樣的成績呢?
01、痛失六連冠
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第65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成績公布了。
和往常一樣的是,中國的排名一眼就能找到。
和往常不一樣的是,這次排名第一的換成了美國。
這是中國“五連冠”之後的第一次失敗。
在“遠征”奧林匹克六連冠的路上被擊敗,自然是讓人開始關注比賽的細節。
細看排名總分,位居第二的中國和位居第三的韓國拉開了20多分的差距。
但是和美國僅僅只有2分之差,這不禁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按照往常的發揮,中國的選手應該不會出現“意外”的。
如果要敗,那就很有可能是美國“請了高手”。
這次比賽在英國舉行,總共100多個國家600多名選手鏖戰兩天。
身在異國他鄉,每天4個多小時的高強度計算,
如果沒有強大的內心和定力,很難能拿出來成績。
這就不得不說中國選手的強大之處了。
65場奧林匹克比賽,中國就拿了24次第一。
剩下的第一平均給其他國家,算下來相當於每個國家只拿了約0.4個第一。
這真的是“高下立判”了。
那為什麼這次會“大意失荊州”呢?
回看五連冠的比賽:
2021年最低也不低於200分,2022年更是一舉超過250分。
這次2024年卻只拿了190分,和之前比起來顯然是有些許差距。
根據網上熱議的聲音不難看出,中國的選手在第五題摔了一跤。
其他題目都是正常的算式,求解,或者讓某段算式成立。
第五題則全是文字描述,考驗的不僅僅是計算能力,甚至還有聯想能力。
算數我們敢說第二,很少有人敢說第一。
但是既要算得准,又不能聯想出錯,就無疑是加大了難度。
比賽結束後,美國也是緊接着就炫耀了自己隊獲勝的照片。
幾個略顯稚嫩的選手一起舉着美國的國旗,臉上洋溢着笑容。
但是讓人目瞪口呆的是,六個人里,四個人都是亞裔面孔。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這次中國屈居第二的原因找到了——被友軍痛擊了。
通了,都說得通了,中國人敗給中國人,合理!
這也能側面看出來中國人的數學水平是受到全世界認可的。
美國隊還要請“亞裔外援”,這無不彰顯着國人數學領域的天賦。
02、世界公認
如果你認為中國拿走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奧林匹克第一不能說明什麼。
那麼華人成為美國奧賽主要戰鬥力就能完全說明一種情況:
“全世界都在慢慢地認可中國人在數學領域的天賦和汗水。”
美國不僅僅是在數學領域開始啟用華人選手。
涉及到大部分計算的化學、物理等奧林匹克賽事也主要用華人蔘賽。
雖然很明顯是“中國人打中國人”,但這也是一種認可。
不過在網友眼裡,這種認可具有兩面性。
美國用中國選手,這應該是中國人的驕傲;
但是被代表美國參賽的中國人打敗,就有種“大水沖了龍王廟”的恥辱感。
其實在很早以前,網上就流傳着奧賽是“中國內戰”的說法。
也有國外網友“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認為中國屢次第一是因為只有中國還在重視奧賽,其他國家早就不在乎了。
但是誰能想到,這剛失手一回,沒拿第一,
同樣還是這些人,卻在說著奧賽的成績是國家頂級智力的具象化。
這些人在我們落後的時候會強行“劃分三六九等”,從而體現自己的優越性。
如今中國站起來了,這一套說辭自然不攻自破,就開始打哈哈找借口。
他們現在不得不承認中國在這方面確實優秀,因為全球唯一一個滿分,就在中國。
奧賽滿分什麼概念?
國際數學高林匹克競賽是全球公認的最具有影響力、水平最高的數學競賽。
能拿滿分就說明他已經在這個水平的數學領域,站在同齡人的頂點了。
年僅十餘歲就俯視群雄的感覺,真是從未有過。
作為第65屆比賽中全球唯一的一個滿分選手,史皓嘉從小就在數學領域出類拔萃。
上了高中之後,直接就由頂尖的團隊和教練開始指導學習奧數。
如今能有這樣的成績,自然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
在史皓嘉之前,已經有三位連續兩屆考滿分的學生了。
可以見得奧數在中國選手這邊簡直“手到擒來”。
不過這次奧數惜敗美國,也扯出了前段時間的姜萍。
大家都有一個疑惑,姜萍的實力上奧賽,能排第幾?
03、奧林匹克和阿里巴巴
不論是全球性質的奧林匹克數學競賽,
還是18年才新興的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
兩者的相同點都在於提高全球年輕學子對數學的興趣。
但是深究下來,兩者本質上卻有着不小的區別。
奧林匹克是通過層層篩選,嚴格選拔國內頂尖選手參加比賽。
根據比賽成績甚至能夠拿到金牌。
阿里巴巴則是只要報名,就能參加。
所以常常見到數以萬計的參賽選手湧入初試。
奧林匹克要求比賽選手到賽場進行比賽,
比的不僅是專業水平,還有心理素質等場外能力。
阿里巴巴則是全程線上比賽,甚至2020年的頒獎典禮也是線上。
兩種比賽的“咖位”明顯不是一個量級的。
面對賽事等級上出現的差別,其實網友更好奇姜萍的實力在奧賽處於什麼水平。
首先,你要知道這兩種賽事所比賽的內容是有出入的。
一個是針對全球範圍的數學精英,一個則是針對學生的賽事。
想象一下,姜萍的老師都能參加阿里巴巴數學競賽,
但是奧林匹克參賽的選手則都是年齡相仿的學生,
從年齡和門檻上來講,阿里巴巴數學競賽要寬鬆的多,題目涉及範圍也更寬泛。
這自然是有區別的,畢竟奧林匹克可不能出現“以大欺小”的情況。
阿里巴巴考的是高等數學的內容,主要是考數學的綜合應用。
參賽選手可能包括研究生等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人。
奧賽則是極具數學天賦的中學生,專註純粹的理論數學。
兩者要說其實沒有可比性,涉及的領域根本不同。
但是要說難度,阿里巴巴應該是目前公認的史上最難比賽。
姜萍已經無緣奧賽了,但是史皓嘉卻還能參加阿里巴巴全球競賽。
如果想要分個高低,我們可以期待一下史皓嘉未來在阿里巴巴比賽的表現。
不過姜萍受到關注是因為中專生身份和“與其身份不匹配”的數學能力。
她在數學的領域是劍走偏鋒,天賦是有的,但很有可能並不是最頂尖的。
04、中國數學教育的優越性
看到奧賽的如此成績,你是否會有疑問:
“為什麼中國在數學領域總是要比其他國家亮眼?”
這就不得不談到我們中國教育方面的前瞻性。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大家從小就熟知的九九乘法表和豎式計算,
在國外人眼裡簡直就是“邪術”。
因為他們從來沒見過這麼簡單方便容易記的計算方式。
再看我們課程的安排。
我們初中學的數學內容,在日本是到高中才學習的。
我們小學要熟記的數學知識,在其他國家甚至沒有硬性要求。
“數學是聯繫萬物的學科。”
小到市井買賣,大到科技發展,數學的身影一直從未遠去。
為了國家的發展,數學自然就顯得無比重要。
一片坦途
從古代被周朝並列“禮樂射御書數”,到如今各種競賽,
數學作為“聯合萬物的觸媒”,自然是發展我國科學必不可少的基礎。
“灼灼青春仲,悠悠白日升。”
看着如今年輕的學生在數學領域大放異彩,
不禁感慨中國的未來一片光明。
部分參考資料:
百度資訊|2024年數學奧賽:中美差距持續減小,華人學生打敗中國學生? 2024-07-21
百度資訊|中國國際奧數競賽五連冠被美國隊終結! 2024-07-21
國際競賽聯盟|阿里巴巴數學競賽和IMO誰更難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