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實訓基地作為職業技能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藍圖與作用機制對於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推動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山東(濰坊)公共實訓基地是省部共建濰坊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協議確定的共建項目,立足於產、學、研、培、考一體化,共有化工實訓裝置56套。
其中,北京歐倍爾施工建設部分:維修維護功能區、化工儀錶功能區、化工單元功能區、安全生產功能區、水處理設備、線上培訓空間。除線上培訓空間、線下實訓基地建設外,為確保實訓基地建成後運行、維護工作能夠正常進行,北京歐倍爾還提供了整套實訓基地培訓方案和教學計劃。
基地擁有先進且精確的設施和設備
為了確保學員能夠得到高質量的實踐訓練,公共實訓基地通常會購置先進的實訓設備,並不斷更新換代。這些設備不僅符合行業標準,而且能夠模擬真實工作環境,使學員能夠在實踐中熟悉和掌握各種技能。
山東(濰坊)公共實訓基地內實訓裝置的各項生產流程、裝置設備、操作規範等基本與企業生產一線保持同步,讓受訓人員在“准生產環境”中操作。企業新上崗人員經過實操實訓,從新手到熟練操作的磨合期可縮短60%左右。
基地注重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有機結合
在培訓過程中,公共實訓基地不僅強調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注重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通過實踐操作,學員能夠更直觀地理解理論知識,並將其應用於實際工作中。
山東(濰坊)公共實訓基地從化工企業一線從業人員實操培訓入手,建設有化工單元操作實訓功能區、化工工藝操作實訓功能區、化工儀錶操作實訓功能區、化工設備維修維護功能區、化工安全生產作業及事故應急演練實訓功能區、安全體驗功能區、應急消防演練區、計算機仿真模擬操作功能區、軟件培訓九大功能區域。
基地重視良好學習氛圍和文化環境的營造
通過舉辦各種技能競賽、講座和交流活動,公共實訓基地為學員提供了展示才華和交流學習的平台。這種積極向上的氛圍有助於激發學員的學習熱情和創新能力,促進學員之間的互相學習和共同進步。
山東(濰坊)公共實訓基地作為資源共享型公共實訓基地,為科教創新區內職業院校、科研院所及培訓機構提供教學、科研、培訓、職業技能鑒定、職業技能大賽和技術交流等服務,促進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打造成山東省高素質職業技能人才培訓基地。
公共實訓基地的建設藍圖與作用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學校和社會各方共同努力和協作。通過不斷優化建設規劃、完善作用機制並展望未來發展趨勢,我們可以期待公共實訓基地在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推動產業發展以及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