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學生舉報導師後續:黃教授被從重處理,悔不當初,央媒發聲

2024年02月06日23:25:19 教育 1427

11名學生舉報導師後續:黃教授被從重處理,悔不當初,央媒發聲 - 天天要聞

文 | 鹿鳴

編輯 | 孫大聖


時隔半個多月,華中農業大學11名學生聯名舉報他們的導師黃教授學術不端的事情終於迎來了大結局。

2月6日,華中農業大學發布了針對此事的最終調查和處理結果的情況通報。

11名學生舉報導師後續:黃教授被從重處理,悔不當初,央媒發聲 - 天天要聞

根據通報可知,黃教授在學術方面和師風師德方面的確存在很多問題。

根據調查結果,學校對黃教授做出了如下處理。

第一:撤銷黃某某一切校內職務,解除聘用合同。

第二:報請撤銷其教師資格,報請對涉及其學術不端的科研論文、科研項目等予以撤稿、撤項。

第三:停用其主編的《飼料智能加工生產學》教材。

對於舉報黃教授的11名學生和黃教授指導的其他學生,學校也做出了安排。

根據通報可知,學校組織師生雙向選擇,黃教授指導的15名學生均已落實新導師,對部分研究生少發的助研津貼已補發到位。

隨着這份處理結果的公布,網友直呼大快人心,大家和11名學生一樣高興。

11名學生舉報導師後續:黃教授被從重處理,悔不當初,央媒發聲 - 天天要聞

央媒人民網更是發文為華中農業大學在此事件中的表現點贊,直言校方依規處理,不僅給了學生和公眾一個交代,也捍衛了學校的聲譽和學術的尊嚴。

11名學生舉報導師後續:黃教授被從重處理,悔不當初,央媒發聲 - 天天要聞

也因此,很多學生網友表示,華中農業大學能這麼秉公處理事情,實在太圈粉了,以後會報考華中農業大學。

而在這之前,大家都為11名學生的前途擔憂,覺得他們可能在這次事件中落敗。

畢竟從現實中看,作為學術大咖的黃教授有權有勢有資源,11名普通學生怎麼能輕易斗得過他呢?

在事發之前,黃教授是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系主任,D支部書記,是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主持、承擔和參與國家及省部級課題高達30餘項。

其中知名的就有“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

11名學生舉報導師後續:黃教授被從重處理,悔不當初,央媒發聲 - 天天要聞

並且黃教授與華中農業大學的關係非同一般,他1999年在華中農業大學讀本科,2008年從華中農業大學博士畢業,隨後又留校成為講師,後來一步步成為教授、博士生導師。

可以說,黃教授與華中農業大學有長達25年的感情,這25年足以讓他在華中農業大學根基穩固。

11名學生舉報導師後續:黃教授被從重處理,悔不當初,央媒發聲 - 天天要聞

但11名學生一腔熱血,他們就不信這個邪。

他們不想再有其他受害者,也不想帶着這樣的污點畢業,於是他們用一個月的時間,收集、整理、編輯、撰寫長達125頁的舉報材料。

最終他們選擇了在1月16日,這樣一個考研初試成績公布,申請博士的重要時間節點發布了這份舉報材料。

11名學生舉報導師後續:黃教授被從重處理,悔不當初,央媒發聲 - 天天要聞

在舉報材料中他們控訴黃教授存在學術不端、打壓學生、侵吞科研經費等惡行。

毫不意外的是,這份舉報材料一經發布在網絡上就掀起了滔天巨浪,引髮網友關注和熱議。

對於11名學生的正義之舉,大家都表示認可、支持,但大家也為他們擔心。

因為大家知道一旦他們失敗,他們中很多人拿不到博士學位,後續只能以本科生的學歷找工作,意味着他們6年的時間被浪費了。而且一些已經是畢業生的學生將會延期畢業。

但他們不怕,他們敢站出來,就做好了失去一切的準備。

其中,他們的帶頭人張黎說他們只是做了一件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他還說面對這樣的事情總得有人站出來。

他還說:“即使我這6年打了水漂,但我揭發他,給後面的人省了多少個6年。”

網友們被這些年輕學生的赤誠深深地打動了,大家紛紛在網上聲援他們,直言“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面對洶湧的輿論,華中農業大學也沒有沉默,學校先是在官網撤下了黃教授的簡歷,隨即又發布通報表示成立工作專班,對此事進行調查。

11名學生舉報導師後續:黃教授被從重處理,悔不當初,央媒發聲 - 天天要聞

一時之間,黃教授成為眾矢之的,陷入輿論的漩渦之中。

而事發後,11名學生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黃教授曾經威脅他們不要在網絡上發表任何言論,還說他背後有學校年薪50萬的專業律師團隊,直言“你就算在網上發表了,別人都是來看笑話的。”

11名學生舉報導師後續:黃教授被從重處理,悔不當初,央媒發聲 - 天天要聞

但從現實來看,所謂的律師團隊是黃教授用來嚇唬學生的話,因為出事之後,沒有律師為他發聲,反而是他自己不得不站出來說話。

面對媒體的採訪,他先是否定了學生的所有指控,接著說自己對學生很好。

11名學生舉報導師後續:黃教授被從重處理,悔不當初,央媒發聲 - 天天要聞

對於學生舉報自己的原因,他給出的解釋是有一名帶頭的學生,威脅其他學生一起簽字舉報。

11名學生舉報導師後續:黃教授被從重處理,悔不當初,央媒發聲 - 天天要聞

對於黃教授的說法,網友們並不買賬,因為大家認為都是成年人了怎麼可能被人脅迫就簽字舉報他人,畢竟舉報他人的後果比被脅迫更嚴重。

事實證明,沒有脅迫一說,黃教授發聲的第二天就被打臉了。

彼時,華中農業大學發布了初步的調查結果,認定黃教授存在學術不端行為,暫停其在校內的所有職務和工作。

11名學生舉報導師後續:黃教授被從重處理,悔不當初,央媒發聲 - 天天要聞

此結果一出,網友們為11名學生感到高興,但這些學生很冷靜,他們說這只是進展,並不是最終處理結果,他們將繼續抗爭。

終於,在11名學生的抗爭下,在網友的聲援下,在華中農業大學沒有私心的情況下,這起引發全網關注的事件終於迎來了大結局。

黃教授為他的不當行為付出了慘重代價,他完全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11名學生的結局也很好,他們繼續讀書,後續將順利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發光發熱。

而他們這次爭取到的光,將照亮更多的人。

現在的社會,還有這樣的年輕人,真好!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姜萍:在專科學校自學偏微分方程,她的數學天賦從何而來? - 天天要聞

姜萍:在專科學校自學偏微分方程,她的數學天賦從何而來?

一、初識數學的魅力中學時期,數學對於我而言猶如熠熠生輝的光輝,指引着我在學術之路上前行。荊棘叢生的數學問題,對其他同窗來說可能是無法逾越的鴻溝,然而於我而言,卻是探索求解的寶藏。這份獨特能力使我感到欣喜又略帶迷茫,儘管家長和教師反覆告誡我要
17 歲中專女生自學全英文版偏微分方程,在阿里數賽中突圍而出 - 天天要聞

17 歲中專女生自學全英文版偏微分方程,在阿里數賽中突圍而出

本尊為姜萍,專註於時裝設計研究。數學深奧美妙令我痴迷。自初中起,這一熱愛便悄然生根發芽。隨着學識增長,常規數學課堂已無法滿足我求知慾。故此,我期待更深層次地鑽研數學,使自身在探尋之路上愈發堅定不移。自踏入中學校園後,本人數學才華獲得知名數學
啟動直升碩士項目!港中大(深圳)與哥倫比亞大學開展合作 - 天天要聞

啟動直升碩士項目!港中大(深圳)與哥倫比亞大學開展合作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簽署協議,雙方將在人才培養、青年交流和師資互訪等方面開展全面深入合作。根據協議,港中大(深圳)與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互為彼此所在國的主要戰略合作夥伴,共同致力於推動實現中美高等教育友好合作的美好願景。通過協商,兩校將在工程和應用科學各個領域開展本科和研究生...
17歲中專女生爆火!會被大學破格錄取?她參加的數學競賽什麼來頭? - 天天要聞

17歲中專女生爆火!會被大學破格錄取?她參加的數學競賽什麼來頭?

17歲天才少女姜萍火了在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簡稱阿里數賽)決賽名單中,她以93分的高分名列第12位,也是首位闖進決賽的中專生。她的排名前後均來自北大、清華、劍橋等世界名校。不少高校拋出橄欖枝浙大教授:歡迎來浙大!在入圍結果公布後,江蘇大學發布微博稱:“歡迎報考,來江大和你的老師做校友”。同濟大學發博祝賀...
今年省內招收120名本科生!深圳理工大學主校區迎來首場校園開放日 - 天天要聞

今年省內招收120名本科生!深圳理工大學主校區迎來首場校園開放日

6月15日,深圳理工大學(簡稱“深理工”)推出主校區開放日活動。據介紹,今年,該校將在廣東省內招收首批120名本科學生,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大類招生,所有學生入學一年後可根據興趣自由選擇專業,可選專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神經科學、生物技術、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等6大特色本科專業。由於深理工是第...
100%就業率背後的教育奇蹟,三分之一學子選擇升學的深造之路 - 天天要聞

100%就業率背後的教育奇蹟,三分之一學子選擇升學的深造之路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一所高校能以其畢業生就業率達到近100%,無疑是令人矚目的成就。更為引人注目的是,這所學校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在完成本科學業後選擇繼續赴國內外深造。這一現象不僅反映出該校的教育質量與影響力,也揭示了當代高等教育
中考首日 | DIY送考服,前班主任考點現身……為夢想而加油!【附視頻】 - 天天要聞

中考首日 | DIY送考服,前班主任考點現身……為夢想而加油!【附視頻】

6月15日上午9時,2024上海市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簡稱“中考”)正式開考。今天,也是上海小升初實施“搖號”入學的第一屆畢業生正式步入中考考場。中考首日,老師們、家長們便早早出現在考點,有的家長幫孩子們保管手機,有的老師再三叮囑考試必備物品,有的考生弟弟帶着自己家裡種的向日葵前來送考;有的老師雖未到場,但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