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從小聽父母講他們在大學度過的美好時光,這些故事構成了我對SUIBE(註: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縮寫)最初的印象。沒想到,最後我們成為了校友。”日前,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2021級國際商務(中澳合作)專業本科生張璇家中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學院黨委書記、副書記一行前來家訪,不僅與學生及其父母進行了深入交流,還分享了學生在校學習和參與社會實踐等情況。
交談中,老師們了解到,張璇的父母均畢業於上海對外貿易學院(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前身,學校於2013年更名大學)。父親張朋是99屆校友,母親沈豐梅是01屆校友。從“古北路620號”到“文翔路1900號”,兩代人見證了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發展變化。提到近期的熱播劇《繁花》,張朋勾起多年前的回憶,“我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正位於外灘27號,就職於東方國際集團上海市對外貿易有限公司。”
談及即將到來的新年,張璇充滿期待。“這幾天,我正計劃和父母一起製作今年的年夜飯,準備露幾手,和父母一起感受濃濃年味。”張璇表示,今年她還計劃參加多項“寒假微實踐”活動。比如,她打算利用寒假時間參與企業實習和社區志願服務;她還打算趁假期和父母一起逛逛廣富林遺址等松江文化地標,了解家鄉文化。
假期探親訪友、開拓視野是青年學子豐富閱歷、充電學習的重要時段。據悉,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這項寒假“感恩教育微實踐”活動自2005年開展以來,已走過19年的歷程。今年,學校為學生準備了“熱愛祖國、感念親恩、回饋社會”為主題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主要包括“青春共學新思想”“一言一行愛國情”“人間煙火最家鄉”“挺膺擔當好青年”“龍行龘龘中國年”“閃光少年‘顯眼包’”等6大類17項微實踐。
上經貿大團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寒假,團委不僅組織青年學子原汁原味讀原著、研究專業主題、尋訪身邊先進典型,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創作拼貼詩,還鼓勵學生將讀“有字之書”與“無字之書”相結合,以撰寫微報道、完成學習筆記、製作電子手賬、創意拼接等多種形式提高學思踐悟能力,抒發真摯的愛國情感。同時,學校還策划了“筆觸繪鄉情”“青言宣家鄉”“青春護鄉親”等微實踐,讓青年學子用手中筆描摹家鄉美景、用心中言推介家鄉文化、用腳下力服務家鄉基層治理。此外,學校還通過開展分享年俗年物,與父母互贈“壓歲言”、“你好,‘i人/e人’”、“幸會,‘搭子’”、“再見,‘脆脆鯊’”等微活動促使青年學子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細緻觀察生活,主動進行自我定位,找准自己發展與奮鬥目標,積極與未來更好的自己雙向奔赴。
文丨吳金嬌圖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編輯丨蘆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