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各高校特別是理工類高校,以工科實驗班名義招生的,特別多。那麼,入學以後,究竟會分到哪個專業?其專業分流政策是怎樣的?
首先,作為考生和家長來說,我們要明白,不同的高校,大類招生入學後,具體的專業分流政策及方法,是不一樣的。但是,分流的話,它只會在你高考填報志願的大類所包含的專業範圍內,進行分流。
另外,在近些年的實際招生過程中,即使是工科實驗班命名,同一高校,往往會有不同的類型或者說方向,它們所包含的專業,是不一樣的。
比如,大名鼎鼎的北航,2023年,幾乎所有的招生類型,都是以實驗班名義在進行的,僅工科實驗班,就有六種。
北航2023年河南省招生計劃(理科統招部分)
至於說,具體分流方法,大多數高校都強調了三點:1、公開、公正、公平,就是說,分流過程要公示,避免暗箱操作。
2、大一時候,進行通識教育,大二進行分流(也有在大一下學期分流的,比如東南大學),分流的依據,主要參考高考成績及當時的志願情況,以及大一在校成績。這個,也是很多高校強調的志願優先、成績優先。
3、2023年,部分高校的工科實驗班,在分流方面,強調充分尊重學生意願,學生可以自行選擇分流專業。
比如,大名鼎鼎的哈工大,學生在專業類、專業選擇方面,自主權非常大,基本上可以做到,學生自主申請。
另外,南昌大學、中國農大等高校,2023年招生時,在專業分流方面,也都做出了傾向於學生的改變。
至於說,有朋友提到的中科大,在轉專業方面,自由度非常高。
哈工大2023年河南省招生計劃節選
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一般來講,比較牛的高校,在專業分流、轉專業方面,學生的自主權更多,自由度更大,反而是那種四非類的普通本科院校,學校的規定會更嚴格,學生選擇權利相對較小。
特別提醒:我們在選擇報考某所高校的工科實驗班時,務必要弄清楚,該高校的選科要求,實驗班所含專業、專業分流政策、轉專業相關規定。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理性探討,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