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桃種李種春風 三位并州“四有”好教師的一天

2023年09月09日17:59:02 教育 1500

一支粉筆,兩袖微塵,三尺講台,四季耕耘,這是教師。

又到一年教師節,在教師的一畝田地里,不種功名利祿,不種金銀富貴,只栽下無數桃李,留的滿園芬芳。教師節前,記者採訪了我市幼兒園、小學、中學三位2023年度并州“四有”好老師。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全市廣大教師的影子,潛心育人,奮楫篤行,他們踐行着“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使命擔當。

“學生是一本教科書,得讀!”

人物:青年路小學教師安志君

時間:7:30——11:30

種桃種李種春風 三位并州“四有”好教師的一天 - 天天要聞

新學期的第一周,安志君校園值周。7時30分,他第一個到校。教學樓外牆有沒有安全隱患、操場和樓道是否乾淨整潔都在他的巡查範圍內,看到一切安全正常後,安志君面帶微笑,再次站到了校門口,迎接朝陽中孩子們的到來。

安志君是青年路小學信息科技課的一位教師,目前主要負責學校的信息技術和安全工作。“安老師,英語組的網斷了,可以幫我們一下嗎?”上午第一節課的上課鈴聲剛響不久,安志君就接到了英語老師打來的電話。在同事眼裡,安志君是無所不能的“技術咖”,計算機方面的問題都難不倒他,熱心又專業。校園網改造升級、智慧黑板上線調試、分會場網絡布置、雙師課堂的順利開展……在教育信息化時代,安志君竭盡所能,將愛傾注於工作了25年的學校。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上午第三節課,安志君帶着五年級的孩子們走進了計算機教室,一堂“文明科學,‘網’者風範”的信息科技課正在進行,課堂氣氛活躍。有人說:“小學信息科技課是副課中的副課,你何必認真呢?”每當此時,安志君總是笑笑,“教書育人沒有‘主課’‘副科’之分”。

多年來,他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學生平等相處,課上做學生的嚮導,課後做學生的夥伴。一次,在課堂上,他發現兩個男孩子偷偷下載了聊天軟件,正在聊天。看到這種違反課堂紀律的行為,安志君沒有生氣,反而耐心詢問二人,“你們面對面,為啥還要上網聊天呢?”“網上聊天的感覺不一樣。”安志君從中受到了啟發。於是,在往後的課程中他大膽創新,教孩子們如何網上發郵件,如何製作併網上發送賀卡等,之後,他又通過社團活動等形式,為學生提供接觸代碼編程的機會。基於獨特的實踐經驗,他不斷開拓創新教學改革之路,帶領全組教師用三年時間編寫出一套小學信息技術項目化校本教材,深受學生喜歡。同時,他還參與修訂和編寫我省小學信息技術教材和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學習實驗教材。

守護孩子的好奇心,種下一顆顆科技的種子,他積極與時俱進,“現在的信息科技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是一本教科書,需要去讀,只有呵護引導孩子的科學夢想,才能點亮科技強國的未來。”

“凡是兒童能做的讓他自己做”

人物:育紅幼兒園教師薄鑫

時間:11:30——2:30

種桃種李種春風 三位并州“四有”好教師的一天 - 天天要聞

午餐時間到了,孩子們興奮不已。薄鑫笑意盈盈,提醒孩子們:“我們的感恩詞是什麼?”稚嫩的童聲馬上響起:“感恩農民伯伯為我們種糧食,感恩廚房的叔叔阿姨為我們製作可口的飯菜……”飯香充斥整個教室,帶領小朋友們進行了一上午教學活動和戶外活動後,薄鑫依然精力充沛。她的眼睛一直停留在小朋友的身上,偶爾提醒小朋友吃飯的坐姿,或提醒將花椒等放入殘渣盤中,有的小朋友只顧着吃米飯,她會蹲在小朋友身邊,小聲告訴他:“一口主食,一口菜,合理搭配更有營養。”餐後,對能夠自己收拾餐具、合理使用餐巾紙、科學漱口、看書不影響他人的小朋友,薄鑫都不忘表揚他們的好習慣。

一頓飯吃下來,對於大班小朋友需要在幼小銜接中做的很多準備工作,薄鑫已經進行了潤物無聲的教育,比如,專註、自主、規則、禮儀、習慣養成等。“凡是兒童能做的讓他自己去做!”延續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的理念,薄鑫用實際行動詮釋出幼教人的專業性,用紮實的學識支撐着鑄魂育人的職責。

已經工作20年的薄鑫看上去依然青春無限,活力十足,與實際年齡形成了反差。“是孩子們給了我童真,我就是他們的‘玩伴兒’”。懷着仁愛之心,薄鑫默默前行,眼裡依然充滿光芒。3到6歲的孩子是最需要愛的時候,薄鑫將這種愛,化成了孩子們每天走進幼兒園時的一個個擁抱,不厭其煩一次次俯下身體的對話,以及日復一日對幼教事業的無怨無悔。她啟發孩子們去創造,攜手家長們去成長,在她的班裡,“老師就是媽媽”不是一句空話,孩子們在幼兒園的三年都親切地稱呼她為“薄媽媽”。

“相信‘相信的力量’”

人物:育英中學教師李菁

時間:14:30——21:00

種桃種李種春風 三位并州“四有”好教師的一天 - 天天要聞

21時許,結束了一天工作的李菁,踏上了回家的路。星光閃爍,晚風清涼,來不及凝望更多的美,李菁便開始邊走邊復盤一天的工作。

作為初三的班主任,她的時間“以秒計”。從下午14時許開始,上課、備課、教研、出卷子、判作業、處理學生問題……時間的縫隙填滿了與學生相關的一切,她的智慧也盡顯其中。青春期的孩子們難免意氣用事,碰到偶爾互不相讓的爭吵,李菁會上前,溫柔又不失堅定地說:“有想法可以慢慢說,只要聲音低一些,你的嗓子就會有磁性;只要慢一些,就會顯氣質;你敢於停頓,就能顯出權威”。李菁相信學生,學生也相信李菁,彼此的默契讓爭吵馬上叫停。她也批評學生,但從不疾言厲色,在她看來,教育,對未成年的孩子來說,“剛”是相對的,“柔”是絕對的;“法”是相對的,“情”是絕對的。她堅持“情”大於“法”,哪怕這個“法”,僅僅是班級規章制度,她也會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或寬容,或輕處,甚至“視而不見”或“裝作不知”。

肩負培養未來一代的責任和使命,她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和品格修養,她說:“教育的主旋律還是‘心靈’”。這種春風化雨般的方式,滋養了每一個孩子,使他們獲得了精神的愉悅和成長。

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李菁最懂學生在語文寫作中內心的困頓與委屈,以及詞不達意的痛苦。每天走進教室,看到一群靈動而充滿稚氣的面孔,李菁的內心便充滿了動力,“這些孩子是多麼珍貴,他們應該得到最好的東西!”她希望能夠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引導他們成為積極、有思考能力的學習者。近十年來,李菁一直在專註做一件事,不斷更新往屆學生作文範例,全方位總結學生應會的基本文章樣式和主題、實用技巧。如今,李菁編寫的《作文手把手》已成為育英中學的校本課程,極大鼓舞了學生的寫作信心。《閱讀手把手》《背誦手把手》也已成型,這套着力解決學生寫作能力、提升語文素養的“手把手”系列,道盡了師者陪伴孩子成長的真情。

縱使青絲變白髮,園丁最愛滿園春。

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選擇教師就選擇了高尚,生命與使命結伴同行”。雖然時代在變,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技能要求在變,但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的標準卻始終如一。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是學生之幸事。教師節到了,感謝那些老師指引我們前程,照亮我們的心,向您道一聲祝福!

記者 張曉麗 武彤彤 文/攝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不收版面費|《忻州師範學院學報》投稿指南分享 - 天天要聞

不收版面費|《忻州師範學院學報》投稿指南分享

刊物名稱《忻州師範學院學報》期刊介紹《忻州師範學院學報》(雙月刊)創刊於1985年,是由忻州師範學院主辦,國內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主要欄目:哲學及政治學研究、文學研究、歷史學研究、法學研究、數理研究、教學改革研究等。
高中數學每日一講331.等比數列與二次方程  等比數列 - 天天要聞

高中數學每日一講331.等比數列與二次方程 等比數列

這個視頻我來給你講講等比數列與二次方程。先來看一道題,已知各項為正數的等比數列:an、a三乘a五等於六十四,a二加a六等於三十四,求公比q。這題給了兩個式子,裡邊有四項:a三和a五、a二和a六,三加五剛好等於二加六。
時政畫說丨莫斯科·慶典 - 天天要聞

時政畫說丨莫斯科·慶典

當地時間5月9日,俄羅斯舉行盛大慶典,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領導人應邀出席慶典。 跨越80年的號角經久飄揚 為了勝利的慶典激蕩人心 以史為鑒 勝利神聖 銘記 為了和平的未來 監製丨申勇 全宇虹攝影丨李晉製作丨陳括 張晶 謝薇婧 王海涵 李璐...
給老師表演,耀州區南街小學劉胡蘭小組志願服務隊獻愛心啦 - 天天要聞

給老師表演,耀州區南街小學劉胡蘭小組志願服務隊獻愛心啦

在我市耀州區有這樣一支特殊的志願服務隊伍,它成立於20世紀70年代;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志願者,他們都是學生和教師;有這樣一所特殊的學校,校園裡處處都有英雄故事。近日,記者走進耀州區永安路街道南街小學,探訪該學校劉胡蘭小組志願服務隊,在時光深處
用AI護航心靈,南財為學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動能 - 天天要聞

用AI護航心靈,南財為學生心理健康注入智慧動能

“自從體驗了VR心理訓練,我現在能在課堂上大膽發言了!”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專業大三學生李明坦言。曾經因社交恐懼困擾的他,如今在虛擬現實場景中反覆練習溝通技巧,逐漸找回了自信。這正是該校創新構建的“AI輔助+人工守護”雙軌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帶來的改變。近年來,南京財經大學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