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大地震中丟下課堂中的孩子,只顧自己逃跑,事情發布後,還在網絡上為自己所辯解,引得眾人辱罵,學校也因此將他開除,無人再敢聘用他。
面對輿論,他開始在家成為一名全職奶爸,多年後,終於有人為他平反,他也在孩子的天真無邪面前,重拾信心,再次投入到教育事業當中。他為何會這麼做呢?本期學生觀察將為您講述知名教師范跑跑的故事。
學成返鄉
范跑跑其本名叫做范美忠,出生於四川內江市隆昌市。范美忠的家庭並不算優異,更多的是普通,這也讓范美忠在學習方面更為努力,不負重託,1992年在當地讀完高中的他,成功考上了北京大學。
無論是在哪個年代裡,能夠上北大都是家裡最振奮人心的消息。1997年,耗時五年時間,范美忠總算是從北大歷史系畢業了。然而這所大學的學習,完全是顛覆了他的思想。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都是傳統式,當他接觸到西方教育後,自由的想法一直在他腦中盤旋。
以至於他的導師讓他繼續留校讀研,也被他拒絕。可從名校畢業的他並沒有選擇留在大城市,拿着高薪工資,而是回到了家鄉一個不知名的小縣城中當起了老師。
這麼做也是因為,他明白家鄉的孩子走出去有多麼不容易,再加上在家鄉工作能夠照顧父母,這兩個條件加持下,范美忠才回到了家鄉建設。
但還有另外一個隱藏的條件,那就是范美忠在讀大學的時候,遇上了一生中的摯愛,他倆是同班同學,在學習上經常相互交流,一來二去,兩人就相生情愫。
然而,范美忠回到家鄉,在蜀光中學任職不久,就因為其在課堂上太過於激烈的言論,導致那個班級的氛圍十分壓抑,並且成績一直在下滑。經過校方領導調查後,才得知范美忠這麼一件事情,校方領導為了能夠保證學生們的快樂成長,迫不得已之下才將范美忠給辭退了。
這時,范美忠也沒有了工作,可他已經結婚了,為了家庭的生計,他只好向各大城市學習教育經驗,並在那裡從事教育或是媒體寫作工作,他也是在那次工作中才知道了在互聯網發布文章的作用性。
事件起初
或許范美忠對家鄉有種莫名其妙的感情,無論在哪個大城市待上一段時間後,他還是像回到家鄉的小縣城中,儘管比不上大城市那麼繁華、熱鬧。
在大城市學到有關於教育的知識後,便主動要求再次回到家鄉工作,最終范美忠定在了都江堰市光亞學校繼續當老師,為學生傳播知識。
與此同時,他的女兒也已經降臨於世。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時,范美忠由於是下午第一節課,所以他現在正在教室里,面對着學生慷慨激昂地講着歷史故事,台下的學生聚精會神的聽着,目光都聚集在了范美忠身上。
突然間,站在講台上的他感受到了大地、桌子在顫抖,起初范美忠並不是很在意,他在四川生活了十多年時間,經常會有小心地震發生,但都不是什麼大事兒,而課堂上的學生還以為范美忠講的故事就連大地都為之顫抖,他們並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兒。
緊接着,教室里的課桌又開始晃動,這讓他意識到不對勁,之前感受的小地震都只是意思意思就沒了,這次的地震接二連三的開始。
然而正當他想明白之後,頭頂上的吊燈和電扇開始劇烈晃動,整個大地、整個教學樓都在晃動。這時的范美忠忘記了自己是一名老師的身份,他沒有組織學生安全下樓,撤離到空曠安全的位置。
而是,直接丟下書,扭頭撒丫子就開始跑,不顧學生死活,他也是成為了整棟教學樓第一名到達操場的人。在操場上范美忠裝模作樣開始組織學生,然而卻遲遲未見他班上的學生下來,正當以為那個班級的學生沒有希望的時候,總算是在別的老師帶領下來到了操場。
人之常情
學生看到范美忠的第一句就是,老師你這麼早就跑下來了,怎麼也不管我們?很快,這件范美忠的這件事情在當地被鬧得沸沸揚揚,當時其他地方的老師都是為營救學生,而被壓在廢墟之下,可范美忠卻是與之相反。
本來網絡上並沒有大肆宣揚范美忠的事情,可幾天後的晚上,范美忠在論壇上發布了一條帖子,其中讓網友眾怒的內容是:我是一個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卻不是先人後己勇於犧牲自我的人!
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只有為了我的女兒,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
這篇文章的發布,在當時遭到了不少網友的口誅筆伐,也有許多不明所以的人跟風跟帖。隨後,范美忠也被網友們取了一個范跑跑的外號。其名聲也遭到了一定損壞,雖然所在的公司一直沒有辭退他,但也無限期的延遲他到校任教上崗。
08年,這一年的時間裡,網絡上都是對范美忠的惡評,很少有人站在他的角度。這件事情之後,范美忠決心在家當個全職奶爸,好好陪伴女兒生活、讀書。
從那以後,范美忠消失在大眾視野里,他每天早上都會給女兒準備早餐,並且親自送到校,其餘的時間,范美忠也都是陪着女兒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培訓班。范美忠的行為,完美了保護了女兒免遭其他流言蜚語的傷害,他的女兒變得更加自信、獨立且開朗。
2010年,有不少人已經開始為范美忠平反,並認他為中國最優秀的文科教師之一,呼望社會能夠重新認識范美忠,只能夠說范美忠的思想太過於超前。
多年後,范美忠的事情越來越多的人不再是指責,而是理解,他的事情也漸漸淡出了大眾視野。隨着女兒年齡的增長,范美忠也看到了教育上還有着更多的提升空間。
他開始將重心偏向事業,在縣裡面聯合其他家長共同組織了一個教育基地,在這裡范美忠的思想及知識得到了傳播,提升了當地孩子們的學習能力,並且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及潛能。
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在經過多年的努力下,在自己房屋內置辦書籍、音樂器材,並每周都會免費開放培訓課。
范美忠的行為卻是引發爭議,他在當時那個大環境中與他人所做的截然相反,但並不是誰都想做英雄。他經過這次磨難後,仍然對教育保持熱愛,並為之不斷奮鬥。
對於范美忠你有什麼看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