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變化太快,從2019年的疫情爆發開始,全球化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經濟增長遇到拐點;大國之間關係微妙;科技發展禍福相倚……
成人對未來的焦慮投射到孩子教育上,讓我們成為最焦慮的一代父母——是否有一種教育,能讓孩子適應未來20年不斷變化的世界,讓他們遊刃有餘應對變局,領航自己的人生,成為擺在父母們面前的難題。
國際教育從業的這8年時間,我看過各種各樣的教育模式:創新學校、雙語學校、外籍學校、體制內名校等等,其中有一所學校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它就是傳承英國哈羅公學450年歷史的AISL哈羅學校,落地亞洲25年來,它為亞洲學生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在培養他們優秀學術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
AISL哈羅學校,目前在亞洲12個地區設有分校,分別位於:曼谷、北京、香港、海口、上海、深圳、日本、珠海、重慶、南寧
今天,我們一起走近AISL哈羅學校,從哈羅學生和家長的講述中,尋找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
做啥都頂流,
哈羅的寶藏“學霸”,藏着太多驚喜
今年2月,就讀哈羅上海的Midori S收到了來自劍橋大學自然科學專業的錄取通知,這個從小熱愛生命科學的女孩終於圓夢劍橋。
在哈羅,Midori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學霸”,而且善用才智,熱心公益。
對於Midori取得的成就,陪伴她3年的哈羅老師們一點都不意外,她在自然科學領域所綻放的光芒,早就掩蓋不住了。
學術上,Midori是當之無愧的學霸,她在A Level化學課科目上取得了A*,還參加英國皇家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並取得高分。
Midori會抓住每個機會在學術領域提升自己,在哈羅EPQ個人獨立項目研究中,她通過大量文獻閱讀和實地考察,完成了《膠質母細胞瘤是否可以被治癒》的研究,這對高中生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成就。
更重要的是,她將自己的學術能力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從幫殘疾人學習英語,到去醫院實習,並在科學競賽中提出解決公共衛生問題的創新方案。
“我希望盡自己綿薄的力量,用自己的所學,改善人們的生活。”眼前的Midori談吐自信成熟,在哈羅的時光,讓她從一個對科學懵懂熱愛的女孩,變得更堅定,更有社會責任感。
然而,學術並不是Midori校園生活的全部,Midori參加了各種各樣的CCA課外活動,擔任了校學生代表、班長,還加入了學生會,參與組織了萬聖節、新春嘉年華等大型校園活動。在這個過程中,Midori的領導能力和演講能力都得到巨大提升。
哈羅不僅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學術自由,憑藉強大的師資,助力學生圓夢名校,更重視培養學生各方面的技能,讓他們踏出校門、進入大學和社會,始終是卓越的人才。
AISL哈羅畢業生連年在錄取榜單上“霸屏”。包括英國G5精英院校、常青藤盟校、羅素集團大學、全球Top50頂尖學校,都向哈羅學子拋出了“橄欖枝”。
哈羅的“學霸”真的不太一樣,他們藏着太多的驚喜,多才多藝,更有強大的領航力和社會責任感。
拿到了牛津大學錄取的哈羅北京畢業生Simon W,同時也是居里院舍的學生長,他一手抓科研,一手帶領院舍成員組織各種活動,包括運動會、音樂大賽、中國年和院舍慈善項目等。
Simon W 參加校園活動
哈羅上海的獎學金獲得者Yi Sum Y出於對動物醫學的興趣,疫情期間組織了一場線上藝術展,以流浪動物為主題,進行藝術創作,募資善款。
Yi Sum Y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科學探索
“哈羅上海的領航力培訓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鍛煉,老師們也提供了很多幫助。”Yi Sum Y說,這些幫助給她很大空間,可以在校園生活中,宣傳藝術展,號召同學們參與。
亞洲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早已不僅是成績和名校,他們希望孩子擁有“看不見的軟實力”,從學術到能力全方位的進步。這恰恰是哈羅傳承450年全人教育的底蘊,數個世紀堅持“勇氣、謙和、榮譽、互助”價值觀念為教育核心,始終貫徹對學生全方位素質的培養:突出的成績,並不是評定成功的唯一標準。
在哈羅,“學霸”也沒有統一的面孔,沒有人會給學生設限,他們的人生是無限的。
貫穿哈羅生活的“四大價值觀”
讓孩子獲得超乎想象的成長
哈羅的全人教育,給孩子的改變最有發言權的是哈羅的家長。在採訪中,他們很多都提到了“自信”、“責任感”、“友善”、“領航力”,這些能力也將成為他們應對未來世界的底氣。
哈羅深圳11年級的學生Alexander的媽媽,郭女士深情回憶了孩子在哈羅的讀書體驗,孩子的改變。
作為獨生子的Alexander,來到哈羅後,變得更會關心和體貼他人,而且更加自信,讓母親郭女士十分感慨。
“Alexander曾是個性格比較內斂的孩子。剛到哈羅時,老師曾鼓勵他競選院舍主席,但他那時不夠自信,放棄了參選的機會。”
“但此後一年,Alexander參加了許多校園活動和志願者活動,友誼周等。放學後他還會帶領低年級的學弟學妹一起參加動畫製作。上個月,他突然告訴我,說準備參加競選今年的院舍主席。”
雖然這並不意味Alexander會獲得這個職位,但一年的哈羅全人教育,已經讓他變得更自信,意識到他自己有能力爭取更多。“他願意嘗試更多,這就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他開始像領導者這樣思考。”郭女士感慨萬千。
此外,哈羅的寄宿制令Alexander變成一個更善於社交和協作的人,男孩子們有更多時間自由結識身邊的朋友。
正巧同年級的男孩們都很有音樂天賦,有人擅長拉小提琴,有人擅長彈鋼琴,還有人對唱歌感興趣,Alexander則熱衷在iPad上編曲。
幾個男孩一拍即合,自然而然組成了一個“大叔”樂隊。音樂老師Davis會給男孩們額外的音樂輔導,創造更多舞台進行演出。
AISLHarrow哈羅學校,贊5
“男孩們有機會一起玩耍,一起學習,形成強大的聯盟。在院舍中,他不僅可以和同齡人一起玩,還可以跟不同年級的同學交朋友。”
郭女士欣慰表示,作為獨生子的Alexander變得更會關心和體貼別人。哈羅核心價值觀的倡導的“榮譽、互助、謙和勇氣”,在Alexander身上有了突出的體現。
對於AISL哈羅學校的學生來說,四大價值理念從幼兒園就開始培養,不斷提升進階,不斷從中獲益。
在幼兒園時,勇氣也許是大膽分享假期的趣事、大聲唱出新學會的雙語兒歌;到初、高中,勇氣的力量和學生一起“成長”,讓他們能夠風度翩翩、自信從容地面對國際競賽登台、名校面試……
“勇氣、榮譽、謙和、互助”,在哈羅珠海讀一年級的學生Jessica,就已經對哈羅價值觀信手拈來。
浸潤在校園環境中,感受哈羅核心價值觀帶來的能量,讓這個年僅7歲的孩子,感受到哈羅450年的榮譽和責任,即將傳遞到自己身上。
哈羅450年全球夢幻聯動
“四大價值觀”大放光彩
2022年是英國哈羅公學創辦450周年,也是AISL哈羅學校深耕亞洲的第25個年頭。全球哈羅師生、校友夢幻聯動,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啟持續全年的慶祝活動。這既是一次彰顯哈羅核心價值觀的盛宴,更是學生一次沉浸式的學習體驗。
進入新世紀以來,AISL哈羅學校的教育,也在順應時代的需求培養人才,鼓勵學生熱情參與到綠色環保、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等議題中,這些主題將是未來20年人類的共同關切。
藉此450周年慶典之際,AISL哈羅學校與5所世界名校聯手,發起WE INNOVATE主題活動,以“可持續發展”為方向,提出5大亟需解決的“世界難題”。
AISL哈羅香港的孩子們,設計了一款神奇的伸縮鞋,可以跟身體一起長大,實現循環利用
比如和帝國理工大學合作探討“人可以在月球上生活嗎?”,與南安普頓大學探討“改變我們的飲食習慣可以拯救地球嗎?”等等。
哈羅曼谷的 Thelma 雖然只是個小學生,但她已經對保護地球有了強烈責任感。她發現小夥伴們經常會扔掉自己吃不完的午餐,既浪費又污染環境。
Thelma決定結合碎紙機的原理,創造一台食品垃圾粉碎機。將廚餘垃圾放進去,通過機器切割就能“變廢為寶”,變成農業肥料,快速實現綠色循環。她畫了圖紙,並用廢棄材料製作了粉碎機模型。
Thelma希望她的創意可以提醒人們,真正的環保應該從減少浪費開始。不是地球需要人類,而是人類需要地球。對自然懷有謙卑之心,給了Thelma改變的世界的勇氣。
人類是命運共同體,無論未來世界如何變化,這一點不會改變。哈羅人相信,對社會的關懷和責任感將帶領他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做出正確的抉擇,走得更遠。
這是哈羅450年慶典中,WE SERVE活動的初衷,希望學生能通過服務他人,領會“謙和、互助”的真諦。
今年6月21日,哈羅海口的同學們前往富力灣濕地公園,與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圓尾鱟親密接觸。他們腳踩在灘涂中,沿途解救被困地籠的鱟,放歸大海。
他們的手腳被灘涂泥沙弄得髒兮兮,但絲毫不影響他們守護海南當地稀缺的自然環境和珍稀動物的決心。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切身體會作為哈羅人的榮譽感,並在與同伴的互助中收穫友誼。
哈羅海口的同學們,在為火烈鳥築巢
或許對於世界,個體微不足道,但對於我們所在的社區,你的一點小小努力,就能看到改變。哈羅人相信,“擁有知識和機遇的同時,也意味着必須要承擔更多責任與使命,以所學、所獲、所能回饋社會。”
哈羅學子號召家長捐出手工作品用於慈善義賣
音樂是哈羅人共同的語言,也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在哈羅的全人教育中,音樂也是極具代表性的一環,在哈羅善於樂器演奏、樂隊表演、歌曲演唱的學生比比皆是。
AISL哈羅學校即將舉辦多場WE UNITE音樂慶典活動,藉此機會彰顯“互助”的價值理念。同學們在成長路上遇到知音好友,在舞台上相互配合帶來動人樂章,在生活中也相互尊重、支持、鼓勵,一起分享熱愛與追尋夢想。
加入海口哈羅前,Mia一度放棄了自己長笛和鋼琴愛好,繁重的課業壓力,讓她無法享受音樂純粹的美好。到了哈羅海口後,Mia有了更多時間練習鋼琴和長笛。
哈羅熱情洋溢的音樂老師,又重新點燃了Mia對音樂的興趣。去年,Mia第一次上台,在全校師生面前演奏長笛,精彩的演出博得滿堂喝彩。
Mia為了學校的演出在練習長笛
在這貫穿全年的慶典中,在滿滿的儀式感中,“勇氣、謙和、榮譽、互助”不知不覺深植在每個哈羅人的心中,生根發芽。
結語
回到最初的問題,什麼樣的教育,能讓孩子適應未來20年的社會?
哈羅的答案是:挖掘學生的內心所愛,指引他們去到該去的地方,激發他們的才能,訓練他們擁有優秀的品格,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培養一個人成為完整的人。無論時代如何,世界怎樣,他們都有能力、在任何領域,獨領風騷。
深耕亞洲25年,無論是“老牌”校區,還是新校區,AISL哈羅學校融合了450年傳統與前沿創新、國際視野與當地文化,因而備受家長和教育界的推崇與信賴。
最新成員哈羅日本安比最近已開校,豐富的自然資源、現代創意、傳統理念一應俱全,吸引了全世界“哈羅粉”的關注,是當之無愧“亞洲國際化教育天花板”。
哈羅日本安比現已開校,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彰顯“育英才於天地”
作為亞洲的第一站,哈羅在曼谷、北京、上海等地的學校已有多年的歷史,在家長群中積累的良好的口碑,學位一票難求。
哈羅布局國內更多重要城市,在海口、重慶、南寧等地落地,以優質的英式教育吸引了不少當地的學生加入,甚至有的家庭不惜舉家搬遷,也要成為“哈羅”的一員,可見哈羅品質在家長心目中的地位。
在過去450年里,哈羅培養了無數在引領當下時代,各行各業的傑出人才。有社會引領者、科學家、詩人、音樂家、作家……這些閃耀人類歷史的傑出人物,德才兼備的領航者,是哈羅全人教育的見證。遍及全球的校友網絡,亦是學生寶貴的財富和前進的榜樣。
正如哈羅重慶的學生Doris所說:“我感到非常榮幸,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校友丘吉爾和詩人拜倫學習。”這是所有哈羅人共同鑄就的輝煌歷史,共同享有的成就。
從歐洲到亞洲,哈羅450年的故事還在延續,未來的知名校友錄中,將有更多我們今天提到的學生,他們來自亞洲,他們影響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