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8日《現代快報》報道:
十月,是無錫市後宅中心小學每年的“文藝之星”主題月。繼去年舉辦首屆“遇見美·嘉年華”活動之後,師生們期待與藝術的再次相遇。2022年10月19日,後宅中心小學開展了“遇見愛·嘉年華”愛心義賣活動,將文藝作品與才藝表演融入其中。
據了解,在2021年首屆“遇見美·嘉年華”活動中,師生們以器樂、歌舞、書畫、紙藝和語言類表演節目,展現十月“文藝之星”主題月的風采,獲得了一片讚美。
2021年“遇見美”
2022年“遇見愛”
去年“遇見美”,今年“遇見愛”。在今年“遇見愛·嘉年華”愛心義賣活動中,少先隊員們通過捐贈家中閑置的藝術擺件、自己繪製的書畫、製作的手工藝品、排練的才藝表演等形式,為結對的少數民族學校——青海林川鄉賀爾小學募集善款,獻出自己的愛心。
據了解,今年“遇見愛·嘉年華”愛心義賣物品豐富,才藝組合,形式多樣,20餘個節目入選了義演節目單,陶笛社、舞蹈社、合唱隊等校級社團也參與義演活動。除了義賣區之外,各年級還分設了陽光“砂”灘、愛的魔力套圈圈、“最炫民族風”民族服飾體驗館等互動體驗區,在互動體驗中“創造愛”。“遇見愛·嘉年華”讓孩子們明白了愛心義賣不僅可以出售閑置物品,還可以通過更多樣的形式、豐富的活動傳遞愛心與真情。
近年來,後宅中心小學豐富校園文化,有效落實體藝“2+1+1”,開設藝術教育課程。學校將十月定為“文藝之星”主題月,設置“尋找美——吳地遊學大課堂”和“遇見美——才藝展示大舞台”實踐課程,開展吳文化遊學和藝術嘉年華活動,讓學生們“多才、多藝、多學”。
學校利用周邊的伯瀆河、鴻山、梁鴻濕地公園、盪口古鎮、望虞河等自然資源,開展“吳文化遊學”,為一到六年級學生分別制定了“鄉村振興”“古街尋訪”“母親河考察”“古橋探尋”“濕地拓展”“文化尋根”等“吳文化遊學”主題和遊學路線。
一年級學生行走在鴻山秋季的稻田間和葡萄園,領略鄉村振興新面貌;二年級學生走進盪口古鎮,感受“小橋流水人家”江南水鄉特色;三年級學生行走在望虞河畔、伯瀆河畔,感受江南“水文化”;四年級學生探尋大坊橋和伯瀆河上的石橋,感受鴻山橋文化;五年級學生在梁鴻濕地公園拓展中培養團隊精神;六年級學生探訪“鴻山十八景”文物遺存,讀懂家鄉“山文化”。這些,讓孩子們在行走中欣賞吳地美景,感受吳地人文,在多樣化藝術創作中展示才藝,綻放自我精彩。
“遇見美·嘉年華”、“遇見愛·嘉年華”專場活動,成為了孩子們才藝展示的舞台。在活動展評中,每位參觀遊覽的學生既是觀眾,也是評委,他們將自己製作的小紅花打賞給表演的同學,評出“最佳人氣獎”,激勵孩子們成長為善於實踐、勇於創新的“養正好少年”。( 鄒紅燕 黃敏)
支持發布:《今日頭條》新媒體平台,出品:《現代快報》教育 /人才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