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經歷過考研的同學或者說對考研有過研究的人,一定會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考得好不如選得好”,這都是過來人總結出來的經驗,所以一個真正為你好的學長、學姐或者說考研導師一定要告訴你要在擇校上面多花時間。
“選擇大於努力”這句話大家經常聽,但是真正能聽到心裡並付出與行動的同學並不多,更多的同學在擇校的時候還是憑藉個人喜好或者看別人選了什麼,這肯定是不對,看下這個學校公布的報考名單你就明白了!
北航23考研報考人數公布
隨着23考研報名結束,部分學校已經公布了最新的報考人數,這其中就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儘管北航也是老牌名校了,但是從它公布的各專業報考人數來看,很容易就會發現有的專業競爭非常大,有的專業招不滿。
舉個例子,北航23考研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081100),其報考人數為408人,而根據研招網信息來看,該專業23考研招生(除推免)人數為41人,那麼報錄比為408:41,將近10:1的報錄比,競爭相對來說會比較激烈。
而反觀該校的製冷與低溫工程(080705)專業報考人數為3人,招生人數為2人,3進2概率就會大很多,除此之外設計學(087200)和設計學(130500)報錄比是比較低,上岸就容易很多。
不僅如此,該校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的機械學(085500)報考人數為8人,研招網招生人數也為8人,可以說是沒有什麼競爭,這8人的主要目標就是院校線了,因為只要能夠過線基本就會被錄取。
以上是專門挑出的3個熱度層次的報考情況,同一所高校,因為報考專業的不同,難度就不一而同,甚至可以說是大相徑庭,報考機械學(085500)的同學難度要遠低於報考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081100)的同學,這就是擇校的“藝術”。
擇校越來越成為技術活
從上面的情況大家可以看出來,每一所高校中也可能存在報考重災區的專業和報考冷門的專業,這和報考熱門高校、冷門高校,報考熱門地區、冷門地區是一樣的道理,同一所學校的不同專業也許會成為“撿漏”的機會。
要知道這僅僅是一所高校的報考情況,管中窺豹略見一斑,由此可見會出現如此情況的高校會有很多。這也就是說無論你報考哪一所高校都是有出現這種報考不均的情況,也都是有機會挑選出好上岸的專業。
如果你能夠花時間去研究這些學校歷年報考、錄取數據,一定要比你憑藉個人喜好或者模仿別人要好的多。考研擇校越來越變成一個技術活,尤其是在考研人數逐年增加的背景下,“選得好”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自己不會選該怎麼辦?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考研擇校的重要性了,已經在參加23考研的同學可能沒有機會再換學校了,但是那些沒有上岸把我的同學可以參考用來調劑。如果是那些有可能二戰和參加之後考研的同學就要格外重視這一點了。
現在的主要問題就是怎麼去選出這些可以撿漏的高校和可以撿漏的專業,下面教大家3個辦法:
第一,自己去查找歷年數據,根據學校的歷年報考數據和錄取數據來進行篩選,當然這是一個工作量比較大的方式;
第二,看一下歷年考研的調劑信息,一般有調劑名額的專業,競爭都不會很大;
第三,可以付費去找一些輔導機構,讓他們幫你推薦出比較合適的高校和專業(不要心疼錢,一年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在哪裡,考得上比什麼都強);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種考研擇校的方法和技巧,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往期的文章。
寄語
最後,還是要跟每一位計劃考研的同學強調一下,考研大致可以分為擇校、備考、複試三個主要環節,這其中擇校是第一個環節,同時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擇校做不好後面再努力可能都是白費力氣。
這麼些年,見過很多低分上岸的同學,同樣也見過很多高分落榜的同學,針對這樣的情況只能在同學們還未踏上考研路之前一遍又一遍地跟大家說多花一些時間在擇校這個事上!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在下方點贊、分享以及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