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上的閱讀擺渡人

2022年08月29日18:55:03 教育 1204
海島上的閱讀擺渡人 - 天天要聞

趙春梅與學生在悅讀館一起閱讀(受訪者提供/圖)

8月19日,2022南國書香節如期而至。除了線下書展和線上讀書活動外,本屆書香節還首次設立了閱讀推廣獎,以表彰廣東省優秀的閱讀推廣人和推廣組織。

“90後”語文老師趙春梅是首屆“南國書香節閱讀推廣獎”獲得者之一。她任教於台山市川島鎮中心小學。學校位於上川島,群山環繞,四面臨海。在從教的七年里,趙春梅一直致力於閱讀推廣工作,也是博富公益“悅讀館”川島館的管理員。

“閱讀是海島孩子們駛向知識海洋的一艘船,我希望自己是那個為孩子們擺渡的人。”她說,在海島上,她帶領孩子們在廣闊的書海中暢遊,啟迪他們以閱讀為養料,走出獨立人生。

海島上的閱讀與探險

上川島位於台山市西南部,距離台山山咀港大約20公里。從島嶼到港口要乘半個小時的船,從港口到台山市中心又需要一小時的車程。要是遇上颱風天或者寒潮,往返于山水港和上川之間的渡輪停航,島嶼上的人難以出行。趙春梅在2018年8月來到這座海島,成為川島鎮中心小學的語文教師。在這四年里,工作日她都住在島上,每兩個星期才會回一趟江門市區的家。

趙春梅生於1992年,是台山本地人。在她過往的印象里,上川島風景優美,盛產海鮮,是旅遊的好地方。海天一色,滿眼都是蔚藍,潮漲潮落,細密的沙灘綿延幾公里。但來這裡工作後,不便的交通和單調的生活成了對年輕人的考驗。

海島上的學生大多成長於漁民家庭。沙堤海港是廣東四大漁港之一,眾多漁船匯聚於此。除當地人外,也有來自湛江、浙江等地的漁民。

剛到島上時,她發現孩子們主動閱讀紙質書的積極性不高,班裡的圖書數量也較少。於是她將家裡的《西遊記》、《魯濱遜漂流記》、曹文軒系列書籍等兩箱青少年讀物運到學校,還在網上買了幾十本課外書,整理擺放在教室的讀書角,保證學生人均都能有三本書。

趙春梅堅持每天早餐後帶領班上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鼓勵學生借閱書籍。要是周末不出島,她還會在周五放學後帶學生開展讀書會,邀請孩子們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

島上的孩子們對外面的世界感到好奇。他們在海風的吹拂中成長,小時候常跟着家長出海,在船上釣魚、捕魚,自由的冒險精神印在心裡。他們喜愛讀的也是遊記和探險故事——《魯濱遜漂流記》、《騎鵝旅行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等。

閱讀拓寬了孩子們的精神世界,也增強了他們對現實的感受力。有學生從魯濱遜在荒島求生的故事聯想到自己和父母出海的經歷,在讀後感里寫下父母教會他們的技能:流落荒島要如何擊石取火,如何在石頭下找到可以吃的貝類和魚蝦。

孩子們自幼聽着潮汐漲落,熟悉什麼時候漲潮,什麼時候退潮。退潮的時候就該去挖螃蟹、撿貝殼了。他們知道在島嶼的哪個角落能收穫鮮美的魚蝦,這是來自大海的禮物。在閱讀的過程中,他們也將這些有趣的事分享給老師。

看着孩子們稚嫩而真摯的臉龐,趙春梅覺得學生們也是自己的老師。“我從他們身上獲取了很多我不知道的知識,這些知識來自他們鮮活的生活經驗。”

以書籍為養料

與生活在城市的同齡人不同,趙老師的學生們很早就開始了獨立生活。家長出海的時間很難固定。有時白天出去,晚上就能回家,有時要出去三五天。要是出遠門去港澳地區,要幾個月甚至半年才能歸家。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們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是其他親戚照顧。

從沙堤漁港到學校有二十多公里的山路,孩子們從四年級就開始住校生活,每周一坐大巴到學校上課。十幾歲的學生要獨立生活,難免出現各種困難,比如衣服洗不幹凈、擰不幹,也常有孩子感到孤獨和不適應。趙春梅常常鼓勵學生們向書中的探險家學習,堅強地面對困境。

她啟迪學生們以書籍為養料,給人生打下溫潤的底色。在這個過程中,她欣喜於孩子們一點一滴的進步。學生們將在閱讀中積累的知識運用到習作中,常有新穎的想法,令趙老師眼前一亮。她將這些作文作為範本在班級里朗讀,還指導他們在《江門日報·青蘋果》校園專刊上發表文章。

她漸漸發現,原先沉默羞怯的學生變得開朗自信。“慢慢地他們開口說話了,變成了開朗的、樂於分享的孩子。”趙春梅帶領剛來學校住宿的學生們讀書,引導他們通過閱讀去認識班上的其他同學。“你喜歡這本書,我也喜歡這本書,兩個人就會產生交流,關係也就密切起來。”

看着學生們,趙春梅也會想到兒時的自己。她小時候看的書都是比她大十幾歲的堂哥堂姐留下的。那些栩栩如生的連環畫成為她閱讀的起點。精細的工筆畫,凝練而富有韻味的文字帶領她走進書籍的海洋。讀到小學五年級,她終於有了一套真正屬於自己的書。她央求了母親好久,才從江門的購書中心買到了夢寐已久的四大名著,還有高爾基的三部曲。

閱讀和寫作在孤單的童年裡帶給了趙春梅鼓舞。童年時父母在江門工作,將她留在台山老家,託付給奶奶照顧。到了初中就開始寄宿。小學時她是語文課代表。有一次老師布置習作,讓學生們模仿朱自清的《匆匆》,書寫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樣感受時間的流逝的。她的作文得到了認可,甚至在辦公室里傳開了,老師們紛紛稱讚她寫得好。從那時起她就想當一名老師。

站上講台後,她成為了海島上的閱讀擺渡人,閱讀便是她引領學生航向知識海洋的那艘船。

那個在書籍中獲得鼓勵的女孩長大後,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海島上的語文老師。她也像她的老師那樣為學生打開閱讀的窗戶,引領他們感受充盈的人生。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歐陽詩蕾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 天天要聞

濱州醫學院:政校企攜手賦能 共促醫學人才高質量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邢婷)近日,濱州醫學院舉辦“就選山東 ‘醫’往‘職’前”2025年春季校園雙選會暨“美好‘衛’來 ‘健’康煙台”醫學人才築夢煙台招聘會。招聘會現場,350家用人單位攜1.2萬個就業崗位進校攬才。該校4300餘名畢業生參加招聘會,2500餘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達成初步就業意向,實現醫...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天天要聞

“百校千企萬崗”,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進江科大助力大學生就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4月11日,江蘇共青團“送崗直通車”開進江蘇科技大學舉辦“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這是江蘇共青團青少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聯動各界協同發力,為應屆高校畢業生搭建高質量就業橋樑,助力青年學子實現“好就業、就好業”。江蘇省百校千企萬崗”示範招聘會現場。 主辦方供...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 天天要聞

何同學的反討好之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王智遠,作者:王智遠,題圖來自:AI生成事情是這樣:4月11日晚,何同學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打車的經歷;他說以前打網約車時,司機讓他給好評,總是嘴上答應,但事後就忘了。他覺得這樣不太好,所以,現在改。如果司機服務真的很棒,他才會主動好評;不然就會直接拒絕;他還提到,自己以前比較愛討好別...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 天天要聞

大風天去不了考場,報名費打水飄?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這錢,我退!

4月11日至13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華北出現歷史同期罕見的持續性大風。其中,河北北部等地局地陣風風力可達12~13級,中央氣象台發布橙色預警,提醒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多地景點臨時關閉,部分中小學及高校宣布停課或轉為線上教學。△ 社交平台相關話題截圖受此影響,已經報名參加本屆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的考生群體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