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1日,武昌區青少年暑假線下託管啟動儀式舉行。(團武昌區供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曾雅青 通訊員 代思雨
“1935年,江蘇省淮安市新安小學14名學生組成新安旅行團,通過放電影、教唱歌等方式宣傳抗日救亡,17年間足跡遍布全國。”
8月11日,武漢市洪山區金鶴園青少年空間教室里,20餘名小學生端正坐好,聽友誼路中學大隊輔導員樊金蓮講黨史課。
這個夏天,全省共有2304個如金鶴園青少年空間一般的“希望家園”如期開班,服務少年兒童9.5萬餘人。
講述黨史故事、開展實踐體驗活動、開辦趣味課堂……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的“希望家園”,為孩子們帶來一個安全、快樂、有意義的暑假。

圖為武漢市洪山區金鶴園青少年空間託管班課堂。(團省委供圖)
“社工+志願者”構建規範運營體系
洪山區金鶴園青少年空間是一家市級託管點,由洪山區向陽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負責運營,暑假託管自7月4日開始。
社工汪俊在此工作多年,他介紹,青少年空間已形成完備、規範的運營體系,從報名到課程安排,力爭為孩子們提供最貼心、最適配的暑假活動空間。
暑假期間,青少年空間從早到晚均開放,課程包括少先隊主題隊日、藝術創想、非遺麵塑、武術操等,還有趣味科普、創意繪畫、“我的航天夢”等課外活動,讓孩子們在玩耍中學習,在學習中培養興趣。
9歲女孩馬成萱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年寒暑假都到青少年空間“報到”。她說,在這裡交到許多好朋友,不論是做手工還是寫作業,都有社工姐姐陪伴左右,非常有“歸屬感”。
在金鶴園青少年空間,兩名專職社工與大學生志願者負責日常事務、維護課堂秩序等,課程則專程邀請專業老師來講授。
武漢紡織大學志願者胡玉曾在這裡度過許多個假期。“從學生到志願者,我看到青少年空間的課程越來越豐富,願意來這裡學習玩耍的孩子越來越多,真是太好了!”她說。
截至目前,金鶴園青少年空間本期暑假託管已累計服務少年兒童1094人次。“孩子的動手能力、閱讀能力都有提升,希望他在青少年空間老師的幫助下繼續進步!”一位家長在意見反饋單上寫道。

宜昌市伍家崗區李家湖社區少工委開展“紅領巾小志願者”實踐體驗活動
實踐體驗中爭做“社區小主人”
假期,是少年兒童進行實踐體驗的好時機。
在宜昌,團伍家崗區委充分利用該區首批12個社區少工委,依託“希望家園”活動陣地,組織開展校外實踐活動。
李家湖社區少工委結合文明典範城市創建開展“紅領巾小志願者”實踐體驗活動,孩子們積極向社區報到,擔任紅領巾文明交通宣傳員,倡導行人遵守交通秩序。
福久源社區少工委策劃組織“紅領巾社區小主人”跳蚤市場實踐體驗活動,讓孩子們扮演商戶和消費者,模擬市場交易。“家裡閑置物品多,孩子們拿來參加跳蚤市場,幫助養成勤儉節約、合理消費的習慣,一舉兩得!”此次活動也得到家長們的大力支持。

宜昌市伍家崗區福久源社區少工委策劃組織“紅領巾社區小主人”跳蚤市場實踐體驗活動
花溪路社區少工委則結合宜昌本土特色,為孩子們開設“豌豆課堂”,介紹屈原文化、宜昌歷史等。
“大學生志願者與小朋友們一起去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參與各類少先隊活動,在活動中了解家鄉,體驗傳統文化,從小培養他們愛家鄉、愛祖國。”花溪路社區少工委有關負責人說。
在三峽物流園社區,社區少工委還聯合三峽大學開展“紅領巾小社團”之創客課堂,設計無人機操作、仿生動物觀察和可視化編程等科技課程,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科技夢的種子。“小朋友最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希望我們能激發、呵護他們的創造力,從‘希望家園’走出幾位科學家。”三峽大學志願者董晨光說。

羅田縣紅領巾巡講團成員走進鳳山鎮萬密齋社區“希望家園”課堂
紅領巾巡講團走進“希望家園”
8月9日,羅田縣紅領巾巡講團成員走進鳳山鎮萬密齋社區“希望家園”課堂。栗子坳小學少先隊大隊輔導員閆漫以《黨員徽章里的小秘密》為主題,帶領孩子們一起認識黨員徽章。
從一枚小小的徽章,引申出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孩子們以小見大,更加懂得了“黨員”二字的份量。
紅領巾宣講團“送課程下基層”是黃岡“希望家園”的鮮明特色。邀請名師工作室參與組建紅領巾巡講團,前往“希望家園”項目點進行黨史故事宣講。
黃岡市紅領巾巡講團成員瞿學超帶領工作室成員走進實驗二小雲路校區、清泉鎮余堰小學、團陂鎮毛畈小學、團陂鎮黃泥小學4個“希望家園”服務點進行宣講。
肖麗麗老師帶來隊課《喜迎二十大 黨的故事我來講》,講述百年間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王麗老師以《中國共產黨“七一”建黨紀念日的由來》為題,講述共產黨人精神代代傳的感人故事。
“聽了隊課,我想和大家分享我最喜歡的王二小的故事。我也想做一個像王二小一樣勇敢、機靈、遇事沉着的人。”宣講結束後,孩子們積極分享所思所感。火熱的夏天裡,“希望家園”洋溢着紅色力量。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