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東省各地市GDP排名:濟南不敵青島,東營人均最高

  山東省下轄16個地級市,總面積為15.7萬平方公里,排名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第19位;2023年末常住人口數量為10123萬,排名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第2位,文中各地市人口採用2023年末數據。2024年,山東省gdp為98566億元,排名大陸31個省級行政區第3位;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速為5.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0%)。經濟密度指單位面積土地上經濟效益的水平,定義為gdp與面積之比,即地均gdp。
  (1)青島gdp突破1.6萬億元大關,蟬聯山東各地市第一、居全國建制市第13位。海爾、海信、青島啤酒、雙星輪胎等青島知名企業推動製造業穩步發展。青島港穩居全球前十大港口,進出口貿易總額在山東領先,外向型經濟優勢明顯。海洋漁業、海工裝備、海洋生物醫藥等產業快速發展。
  (2)濟南gdp超過1.3萬億大關,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濟南是少數幾個經濟不如省內地級市的省會城市,總量排名山東各地市第二、全國建制市第18位,不過距離第一的青島還有3000多億元的差距。濟南雖是省會,但對外貿易總額遠低於青島,缺少世界級港口帶來的外貿紅利,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是山東省的“千年老二”。
  (3)煙台是山東省第三座萬億gdp城市。傳統產業如黃金、葡萄酒、造船、機械製造持續發力,新興產業如新能源汽車、海洋經濟、高端裝備迅猛發展。煙台是全國對外開放最早的城市之一,外貿基礎雄厚,進出口總額穩居山東前列。海洋經濟蓬勃發展,海洋牧場、深海養殖、海工裝備產業鏈完備。
  (4)濰坊gdp總量介於7000億元至9000億元之間,處于山東各地市第二梯隊,距離煙台還有不小的差距,但超過第五位的臨沂1600多億元,山東第四的地位很穩固。臨沂、濟寧的gdp總量介於5000億元至7000億元之間,處于山東各地市第三梯隊。淄博、菏澤、東營、德州等4市gdp總量介於4000億元至5000億元之間,處于山東各地市第四梯隊。威海、泰安、濱州、聊城等4市gdp總量介於3000億元至4000億元之間,處于山東各地市第五梯隊。日照、棗莊的gdp總量介於2000億元至3000億元之間,處于山東各地市第六梯隊。
  (5)山東各地市gdp名義增速差異明顯,介於4.0%至10.6%之間,平均值5.2%。最高的棗莊為10.6%,最低的濟寧為4.0%。棗莊近年來大力發展鋰電池、新能源材料產業,逐步打造完整的鋰電產業鏈。龍頭企業加速布局,吸引了一批上下游企業落地,推動工業產值大幅增長。棗莊原本以煤炭、建材為主的產業結構正在調整,引入更多環保和高附加值的技術,推動傳統工業煥發新生。
  (6)山東各地市gdp實際增速較均衡,介於5.4%至6.5%之間,平均值5.4%。最高的東營為6.5%,最低的日照為5.4%。東營是中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依託勝利油田,近年來持續推進高端石化、精細化工發展,使得石化產業鏈進一步升級。國際油價回暖,帶動石油及相關產業增長。
  (7)在山東各地市人均gdp排名中,東營排名首位,比第二名青島高出30000多元,聊城排名末位,僅為東營的28%。東營人均gdp近年排名均居全國前列,甚至超過廣州、杭州等一線城市,這是因為東營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和較少的人口數量。勝利油田是中國第二大油田,貢獻巨大經濟總量。東營常住人口221萬,是山東省人口最少的地級市。
  (8)在山東各地市經濟密度排名中,青島和濟南分居前兩名,遙遙領先其他城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