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卦》之九二爻辭破解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一)釋字(詞)
包
《說文》:“包,象人懷妊。”《姤卦》:“包有魚。”
懷妊之人,必有護犢、舐犢之心。故“包”引申為包容、庇護、寬容的意思。“包蒙”就是對童稚者的包容和寬宥。
納
《說文》:“(納),絲濕納納也。納納,濡濕貌。”本義:絲被水浸濕,水被絲吸納的樣子,引申為吸收、容納、接受而不排斥。
“納婦”在這裡並不是通常所解釋的娶妻。“婦”指已婚女子,“納婦”的意思就是指對婦人的容忍和接納。古代婦女地位低下,受教育程度也低,見識淺陋,等同於孩童,故常婦孺連稱。婦人蒙淺,這是社會因素造成的,是普遍現象,所以對婦人的一些見識和言行應當包容、接納,不能和其一般見識,這就是所謂“納婦”。
克
《說文》:“(克),肩也,象屋下刻木之形。徐鍇曰:‘肩,任也,負荷之名也。於人肩膊之義通。能勝此物謂之克。肩能負重,木能架屋,勝其任也。’”克引申為能夠、勝任、戰勝、制伏等義。
“子克家”就是君子能齊家。
子
“子”在古代是一種爵位,《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子在古代還是對男子的一種尊稱,亦泛指對人的尊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詩經·邶風·擊鼓》:“執子之手,與之偕老。”
接
《說文》:“接,交也。從手妾聲。”《廣韻》:“接,合也,會也。”《禮表記》:“君子之接如水。”
“接”,有交接、打交道,處理相互關係的意思。待人接物就是泛指接待人、處理事。“剛柔接”在這裡就是指君子與家中婦孺相處。
(二)釋象
《蒙卦》是由《觀卦》變化而來的,《蒙卦》九二就是《觀卦》九五。在《觀卦》中,九五居尊位,中正當位,有德有爵,故稱“子”。《觀卦》九五與六二為正應關係,二位是家位,六二即為家中婦孺,故稱“蒙”、稱“婦”。《觀卦》變《蒙卦》時,《觀卦》九五與六二交換了位置,《蒙卦》九二由上而下,來到家位,象徵君子齊家,故曰“家”;《蒙卦》六二由下而上,據尊位,象徵婦孺得尊,這是九二寬容接納的結果,故曰“包蒙”、“納婦”。
君子齊家,就是要處理好與家中婦孺的關係。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遠之則怨,近之則不遜”。《蒙卦》九二與六五為正應關係,應而不比,且九二以君子之尊居六五婦孺之下,這是君子對婦孺“敬而遠之”的態度,也是對婦孺包容、接納的表現,所謂“包蒙”、“納婦”。婦孺皆蒙,寬容接納則家庭和諧美滿,故曰“包蒙吉,納婦吉”。《蒙卦》九二為坎體主爻,“坎為水”,《禮·表記》曰:“君子之接如水”;又《蒙卦》九二原為《觀卦》九五,《觀卦》九五為艮體主爻,“艮為山”,這就是說,君子在外如山,在家如水,齊家、治國、平天下皆得其法。《蒙卦》九二居內卦中位,對婦孺既包容接納,且又敬而遠之,為能齊家者也,故曰“子克家”。《蒙卦》九二齊家,與家中婦孺保持“敬而遠之”的關係,既和諧了家庭關係,又莊重得體,剛柔皆得其所,故《象傳》釋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三)義理
君子齊家,對婦孺敬而遠之,平淡如水。包蒙納婦,不與婦孺一般見識,是謂“敬”;父父子子、夫夫婦婦而家道嚴,是謂“遠”。敬則不怨,遠則無不遜,“敬而遠之”是君子處理家庭關係的四字要訣。子曰:“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遠之則怨,近之則不遜”,“女子與小人”在這裡就是指婦孺,婦孺在道德修養上有其局限性,故不能以君子的標準來要求他們。婦孺的特點就是“遠之則怨,近之則不遜”,君子與婦孺接,最恰當的方式就是“敬而遠之”,對婦孺的局限性行為一方面要容納、寬容,一方面要把握分寸,注意各自身份和體統,不可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婦不婦。這裡維護家庭成員良好關係最重要的規範,也是最起碼的家道。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