璽、寶、章、印、記——從官印到私印

2021年10月13日18:58:02 星座 1850

璽、寶、章、印、記——從官印到私印 - 天天要聞

“印”,《說文》曰:“執政所持信也。”

段玉裁註:“凡有官守者皆曰執政。”

就是說,所有的“官”,不論大小,皆有“印”,所謂“官印”也。

平民百姓曾經與“印”無緣。

“信”,即“信用”“憑證”——大大小小的官持有的“官印”,是他們權力和職責的憑據。

璽、寶、章、印、記——從官印到私印 - 天天要聞

小篆的“印”,上面是“手”下面是“卪(jié)”。“卪”,是玉質“憑證”,古時稱“瑞信”。這個字,是“節”的本字,後又分化出“莭”,再簡化為“節”。“符節”,就是“憑證”,類似於後來的通行證或身份證。

以“手”抓“玉卪”,會意。此“手”,無疑是手握權力的大小官員之“手”。

《周禮.卪》鄭氏《注》云:“卪者,今之印章也。

徐鍇日:“從爪,手爪(抓)以持信也。”

璽、寶、章、印、記——從官印到私印 - 天天要聞

甲骨文中,已經有“印”字,目前發現的,恰好與“印”字左右顛倒。

小篆里,這個字排在“印”之後,讀“yì”,《說文》解為“按”,就是“蓋章”的時候,用力向下摁的那個動作。

東漢許慎,大概率沒見過甲骨文。但他搜羅的小篆“印”字和這個“反印”,都自甲骨文演化而來無疑。

其實,甲骨文中的許多字,普遍有左右互換的契刻實例。

璽、寶、章、印、記——從官印到私印 - 天天要聞

段玉裁也沒見過甲骨文,可他講的,卻很有道理。他從古音韻角度分析說,這兩個字很可能就是一個字,不過一個“急讀”一個“緩言”——的確,“yì”緩讀就是 “yìn”了。

段氏還說,這個讀“yì”的“反印”,是“抑”的本字,還假借為語氣詞“噫”和“懿”,並舉《論語》《國語》《禮記》中的多處用法為例。

可惜,甲骨文的“印”字,目前除已知是方國之名外,其他若干卜辭還未破譯,尚不清楚其在殷商時還有幾個意思。

璽、寶、章、印、記——從官印到私印 - 天天要聞

“印”為“執政所持信也。”

東漢衛宏《漢舊儀》云:“諸侯王黃金璽,橐駝鈕,又曰璽,謂刻曰某王之璽。列侯黃金印,龜鈕,文曰某侯之章。丞相、太尉與三公前後左右將軍黃金印,龜鈕,文曰章。中二千石銀印,龜鈕,文曰章。千石、六百石、四百石至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鼻鈕,文曰印。建武元年,詔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中二千石以上銀印青綬,千石至四百石以下銅印墨綬及黃綬。”

這是講,漢代王侯將相及至年俸二百石官員“所持信”之等級和規制。材質不同,“印紐”所刻“靈物”不同,綬帶顏色亦不同。

其也透露出諸多重要信息——比如“璽”,比如“章”。

璽、寶、章、印、記——從官印到私印 - 天天要聞

《說文》曰:“璽,王者之印也。”

許慎收入的“璽”字,下面是“土”,所以他把這個字歸入“土部”。但他也說:“籀文從玉。”段玉裁認為,“從土”之“璽”當為“古文”。其實,本字應該“從玉”,“從土”只是“添筆、減筆”之異體字而已。

釋名》云:“璽,徙也。封物使可轉徙,而不可發也。”

這是說,“璽”之得名,最初是信函、貨物“裹封”之後專用的“封印”,表示可以放行但不可擅自開封。

所以,“璽”,亦稱“璽節(卪)”。

璽、寶、章、印、記——從官印到私印 - 天天要聞

《韻會》曰:“璽,信也,古者尊卑共之。秦漢以來,惟至尊以為稱。”

原來,不分高低貴賤,皆可用“璽”,秦漢以後,才變為只有“至尊”方可使用了。

玉篇》:“璽,天子諸侯印也。”天子、諸侯的“印”,可以稱“璽”。

再往後,僅只皇帝之“印”稱為“璽”。

蔡邕《獨斷》:“皇帝六璽。”

《後漢書.輿服志》:“璽皆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凡六。外有大藍田玉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

璽、寶、章、印、記——從官印到私印 - 天天要聞

“章”,指高等級官員之“官印”上的文字。

如前述及,“列侯黃金印,龜鈕,文曰某侯之章”。

能夠在“官印”上刻“某某之章”的,還包括“丞相、太尉與三公前後左右將軍”,以及年俸二千石的“高官”。再往下的官員,只可鐫“某某之印”或“某某印”字樣。

稱“章”,大概一有“大材”之義,二含“律規”之威。這些高官,為國之棟樑,“蓋章”發布的文字也就不是一般性的通知之類。

於是有了“印章”一詞。

《周禮.地官.司市》注云:“璽節,印章。”

璽、寶、章、印、記——從官印到私印 - 天天要聞

皇帝之“印”,唐武則天時改稱“寶”。

唐初,太宗刻“受命元璽”,以白玉為螭首,文曰:“皇天景命,有德者昌。”

武后改諸璽為“寶”。中宗即位復稱“璽”。開元六年,又改為“寶”。此後,唐“傳國寶”改稱“承天大寶”。

唐宋以後,下層官僚的“官印”,稱“記”。

《宋史.輿服志》云:“監司、州縣長官曰印,僚屬曰記。又下無記者,止令本道給以木朱記,文大方寸。”

這是說,州縣以下的官僚之“官印”,不能叫“印”而叫“記”。更低的小官僚,連“記”也沒有,就有所屬的地方官府統一發放木質朱記,字很大,約方寸。

這樣的“記”,確實就是為張貼在鬧市、城門的告示“蓋章”所用的了。

璽、寶、章、印、記——從官印到私印 - 天天要聞

至晚於漢,除“官印”外,已有私印。

“私印”,有“名印”。元陶宗儀曰:“凡名印,不可妄寫,或姓名相合,或加‘印’‘章’等字,或兼用‘印章’字。……二名者,可迴文寫,姓下著‘印’字在右,二名在左是也。單名者,曰姓某之印,卻不可迴文寫。”

他還說:“漢人三字印,非複姓及無‘印’字者,皆非名印。……漢張安字幼君,有印曰‘張幼君’。右一字,左二字。”

唐宋以後,“印章”,更加平民化,也愈加藝術化。

古人蠻講究的。現在治印,亦須尊重古法。

宋徽宗敕集《宣和印譜》;王俅有《嘯堂集古錄》;王厚之有《復齋印譜》;趙孟頫著《印史》二卷,等等。

從“官印”到“私印”的演變,亦映射了社會的變遷。

(圖片選自網絡)

星座分類資訊推薦

年輕人咋都搶老小區頂樓?內行揭秘,太現實了 - 天天要聞

年輕人咋都搶老小區頂樓?內行揭秘,太現實了

近年來,隨着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許多老舊小區面臨著更新改造的需求。然而,在這些小區中,頂樓住宅一直被視為難以出售的“燙手山芋”。傳統的觀念認為,頂樓住宅因為出行不便、隔熱隔溫效果差以及雨天滲水等問題,讓許多購房者對於頂樓的購買決策都猶豫不決。不過,最近幾年也發生
貿易戰開打,對老百姓的收入和房子價格會有影響嗎? - 天天要聞

貿易戰開打,對老百姓的收入和房子價格會有影響嗎?

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已經開打。2025年4月10日中午,美國方面宣布對中國的商品加征關稅,直接加到84%!這麼高的稅率在歷史上也是比較罕見。而在不到24小時,我國也拿出了反制措施。商務部宣布:從現在起,所有從美國進口的商品,也同樣加征84%的關稅。
貿易戰如果繼續下去,國內的房價會首當其衝! - 天天要聞

貿易戰如果繼續下去,國內的房價會首當其衝!

近日,中美貿易戰開始持續升溫。2025年4月10日中午,美國方面宣布對中國的商品加征關稅,直接加到84%!此舉就是為了加大中國出口企業的成本,削弱中國出口商品在美國的競爭力。沒過多久,我國也拿出了反制措施。商務部宣布:從現在起,所有從美國進口的商品,也同樣加征
六層陽台都塌了 - 天天要聞

六層陽台都塌了

4月7日下午1時許,文登南海新區一小區樓房陽台發生墜落,經查,該樓房現無業主居住,現場無人員傷亡。目前,相關樓盤安全排查正在進行,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上海房東降價500萬砸盤!為何一線城市的房子也賣不動了? - 天天要聞

上海房東降價500萬砸盤!為何一線城市的房子也賣不動了?

最近,上海靜安區某高檔小區掛出一套“骨折價”的房源。房東奚女士在2019年以2500萬買入一套180平米的大平層。而在事隔6年之後,奚女士想直接把這套房價降至2000萬拋售,寧願血虧500萬。但是,掛牌一個月,只有三組看房人,最高出價1850萬。為此,奚女士急
生肖運勢-亥豬(4月14日) - 天天要聞

生肖運勢-亥豬(4月14日)

今日五行:白臘金今日相衝:蛇日沖(乙亥)豬今日天機:正財主事今日綜合運勢:今天是財運頗豐的一天,容易有不錯的進賬,多與人接觸更容易創下極佳業績,成為領導面前的紅人,還有機會從家人朋友那裡獲得好消息。此外適合進行戶外活動,穿上活力有朝氣的服飾
一二線城市再現“地王潮” - 天天要聞

一二線城市再現“地王潮”

記者 田國寶2025年3月25日,經過72輪競拍,杭州西興單元BJ030102-25地塊最終被濱江集團以52億元的報價鎖定,溢價率達69.9%,樓麵價高達7.7萬元/平方米,刷新了杭州土地市場樓麵價的歷史紀錄。
一次表白被拒、就會徹底退場的3星座,再愛也不願繼續打擾 - 天天要聞

一次表白被拒、就會徹底退場的3星座,再愛也不願繼續打擾

本文個人觀點,僅供娛樂,請勿迷信其中!"愛情里最體面的退場,是聽見答案後轉身關上門。"深夜翻來覆去睡不着的人總愛刷星座解析,卻發現有些星座的果斷決絕簡直像被設定好的程序——當告白被拒絕的瞬間,就徹底關閉了所有可能。這不是薄情,而是清醒者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