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傳統轎車相比,當前緊湊型suv市場仍是國內主流家庭用戶選購家用車的熱門。然而,自從合資品牌燃油緊湊型suv的“三大件”技術優勢被新能源反超後,年輕人的消費理念發生了180度轉變,除了對可靠性、經濟性等購車必要條件的追求外,也十分關注一款車輛的空間舒適性、智能座艙交互等體驗,甚至在有必要的前提下,對車輛的隔音、操控也很看重。這也印證了市場的競爭法則:優勝劣汰,在存量競爭的環境下,我們消費者手握10萬左右的購車預算,選擇一款什麼樣的車更適合自己呢?
或許五菱星光s phev可以給出一個答案。作為一款插混緊湊型suv,它的售價區間定為9.98-11.98萬元,比同級別多數競品更具價格優勢。而在此基礎上,這款車還擁有相對寬大車身尺寸和空間表現,車長4745mm,軸距2800mm,比高一級的大眾探岳l還要大一圈。不過,話說回來,對於多數消費者來說,五菱汽車仍然是“微面商用”的代名詞,造乘用車似乎還是有些超前。事實是這樣嗎?我們不妨結合之前的試駕體驗重新認識一下這款車。
我們當時試駕的車型是2024款 60km進階型,這款車指導價9.98萬元,橫向對比尺寸相當的插混緊湊型suv,價格明顯更吸引年輕消費者的注意力。先從動力來看,這款車搭載1.5l插混動力,前置電機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10n·m,賬面性能相當於2.0t渦輪增壓內燃機,官方零百加速成績7秒9,相當於大眾330tsi動力水平。
續航方面,該車配備9.5kwh磷酸鐵鋰電池,cltc工況純電續航60km,僅支持慢充補能,充滿電量需3.5小時左右。與熱門suv車型相比,這款車的補能效率表現中規中矩,若家裡沒有便利的充電樁條件,可能更適合當作混動suv使用,參考wltc工況饋電油耗4.98l/100km,理論上每百公里油費約36元,用車成本顯著低於同類燃油suv。
底盤方面,五菱星光s phev採用了前麥弗遜式、後e型多連桿組合懸架,相較於常規的後多連桿結構來說,e型多連桿結構較為複雜,可以從多方向施加力,優化車輪行駛軌跡穩定性。此外,e型多連桿在轉彎時能保持輪胎最大接觸面積,提升抓地力和操控穩定性。結合試駕經歷來看,五菱星光s phev轉向調校靈活,女生也能輕鬆駕馭操控,加速踏板動力響應跟腳,低速起步狀態下,電機優先介入發力,即使開啟空調也沒有明顯的動力衰減。走在城市路況環境下,懸架整體調校偏家用舒適,能過濾掉常見的減速帶衝擊,但減振器阻尼偏軟,急加速或緊急制動時,車身點頭動作明顯。
外觀方面,五菱星光s phev是符合主流審美的,它有着鮮明的新能源車特徵,封閉式前臉與斜縱交錯的led燈組設計呼應,有着不錯的運動感。引擎蓋造型扁平下壓,營造出了向前俯衝的既視感。車身側面的設計也比較簡約流暢,肩線設計柔和細膩,搭配隱藏式門把手以及18英寸低風阻輪圈,兼顧到低風阻的性能需求。
來到車輛的內飾部分,五菱星光s phev並不像我們想象中那麼“寒酸”,甚至其營造的座艙氛圍可以用“豪華”來形容。中控台至門板扶手等區域,採用貫穿式仿木紋飾板進行包嵌,邊緣部位加以軟性面料包覆,不僅觀感舒適,而且觸感也符合主流家庭用戶的審美品位。15.6英寸中控屏內置ling os操作系統,支持常規的語音識別控制、車聯網、ota升級等功能,並配有6揚聲器音響。
作為一款緊湊型suv,星光s phev車身尺寸為4745x1890x1680mm,軸距2800mm,軸距到了這個級別,在駕乘空間方面其實已經沒什麼可挑剔的了。要知道,同級別很多suv的軸距還停留在2700-2750 mm範圍區間,而星光s phev不僅後排縱向空間達到390mm,而且二排靠背角度支持調節,空間靈活性喜人。
結語
就家庭用車場景而言,回歸實用、經濟的購車需求,五菱星光s phev無疑是符合以上購車條件的車型之一,它兼顧了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技術優勢,既有寬鬆舒適的空間表現,也有平順經濟的動力性能,最關鍵的是價格相對親民。大家覺得五菱星光s phev這款車除了品牌影響力以外,還有什麼槽點值得一提,歡迎在評論區補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