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22年電動車行業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0.7%,達到了6007萬。
在過去的一年,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產品創新,電動車整車品牌企業及零配件企業都表現出了極大的韌性和強勁的爆發力。
尤其是鋰電池,在上游原材料大幅漲價的情況下,依然取得了良好的市場表現。
回顧2022年,電動車鋰電池行業的未來趨勢已經初現端倪,比如市場份額繼續向頭部品牌集中,比如換購潮釋放出的強大市場活力,再比如錳基電池在技術上的快速突破等等。
凡是過往,皆是序章,唯有抓住趨勢才能贏得接下來的市場。我們都知道,受綜合因素的影響,2022年電動車鋰電行業增長速度有所放緩,正所謂“蹲得低跳得高”,去年鋰電行業的短暫緩行,並不影響鋰電行業未來的蓄勢增長。
國際哥認為,鋰電化依然是電動車行業最明確的趨勢,且2023年鋰電池行業將會迎來又一個黃金髮展期。那麼,2023年電動車鋰電池行業又會有哪些明顯趨勢和機遇?
新國標過渡期即將截止
鋰電市場將再迎紅利
眾所周知,3至5年過渡期是全國各地針對非標車所給出的普遍政策,隨着時間的推移,各地的過渡期政策即將陸續到期。
以浙江市場為例,非標電動自行車過渡期在2022年12月31日正式結束,去年浙江市場的換購力度行業有目共睹,不僅頭部品牌實現了巨幅增長,甚至連當地的區域性小品牌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轉機。換購,所釋放的市場活力可見一斑!
而從已經結束過渡期政策的一些市場表現來看,國際哥認為,在政策的持續引導下,換購在浙江市場還存在着巨大的空間,今年以浙江為代表的市場必將還會有一波換購潮。
毫無疑問,過渡期政策相繼進入截止期正在加速非標電動車退出市場。
隨着過渡期政策的陸續到期,新國標將迎來在全國市場的全面實施,比如河南、山東、湖北及湖南的長沙、湘潭等省市,更大規模換購市場的爆髮指日可待!
不過,換購市場的受益者並非只有整車品牌。
我們都知道,新國標對整車重量和電池電壓有着嚴格的要求,以電池為例,基本鎖定了鋰電池是國標電動自行車的標配。
像星恆等鋰電池頭部企業,在市場份額、整車品牌合作等方面都是行業中的佼佼者,相信即將到來的這波政策紅利,鋰電池頭部企業無疑也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原材料價格見頂回落
電動車市場有望迎來價值回歸
2022年的電動車行業,“漲價”是不可迴避的話題,而這波漲價潮的核心指向了鋰電池,源頭則是鋰電池上游原材料價格的失控。
隨着近期上游原材料價格的見頂回落,鋰電池製造成本也已經迎來轉機。
數據顯示,2022年,電池級碳酸鋰國內混合均價價格全年上漲了86.17%,一度逼近60萬元/噸。2023年1月29日,上海鋼聯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均價為49.8萬元/噸,相較於最高位已經回落了近20%。
業內人士透露,預計碳酸鋰價格在2023年下半年大概率維持45萬元/噸以上,2024年將無懸念地降至40萬元/噸以下。對於鋰電池企業來說,這無疑是重大利好。
回歸到電動車行業,價格是左右用戶選購鋰電池還是鉛酸電池的核心因素。
據調研數據分析,鋰電池價格每下降100元,市場銷量將提升8%-10%。隨着價格的回落,鋰電池也將迎來價值回歸,將再次成為電動車用戶換購或者新購電動車的首選配置。
同時市面上高品質鋰電池由於成本下降及規模提升也將實現價格的回落,這也必然對鉛酸市場帶來更大衝擊。種種因素顯示,2023年鋰電市場規模將再次迎來大幅增長。
技術創新加速突破
鋰電池性能優勢將更加凸顯
作為主流的新能源動力解決方案,在市場催化和用戶需求的推動下,鋰電池技術創新一直進展不斷。其中,近兩年風頭正勁的錳基電池,在電動車行業,就已經被星恆率先實現產業化運用並取得了市場的一致認可。
隨着技術的進步和消費趨勢的發展,對於鋰電產業而言,單一技術路線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的多樣化。
近年來,鋰電企業扎堆攻堅技術創新,以期通過技術的不懈突破實現鋰電池性能的更優解,而星恆又在其中做了“先行者”,在今年1月份舉行的戰略發布會上,星恆重磅發布了自主研發的“黃金雙核”技術,即單晶錳酸鋰+磷酸錳鐵鋰雙材料複合技術。
據了解,“黃金雙核”技術實現了3500+次的超長循環壽命,-20℃依舊可放電達90%,優異的循環壽命和低溫性能,在電動車上的應用,無疑將給用戶更好的消費和騎行體驗。
目前星恆已將該技術在電動輕型車領域實現了產業化應用。對於鋰電產業而言,星恆的大膽創新無疑開闢了一個全新視角,引領了行業的技術發展與創新浪潮。
深度洗牌加速市場凈化
高品質正在成為用戶新的購車標準
隨着年輕用戶成為消費主力,電動車品質、性能、體驗等成為影響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
這兩年,市場上的熱銷產品多是主流品牌自主研發的高品質車型,如雅迪的冠能系列、愛瑪的引擎系列、台鈴的超能系列及綠源的液冷超續航2.0系列等等。
其實,新國標的實施,帶給電動車行業的不僅是一次深度洗牌的市場凈化,本質上更是一次品質升級。當然,這種品質升級是產業鏈的整體提升,不僅是整車,還有鋰電池等配件。
曾經的瘋狂時刻,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玩家紛紛跨界進入電動車行業,不少小作坊也成為進來淘金的投機客,魚龍混雜曾一度引發行業對鋰電池品質的極度擔憂。
隨着新國標的實施,無形中讓那些無資質的小作坊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市場的凈化無疑也給那些堅定做產品、做市場的品牌騰挪出了更大空間,高品質鋰電池正在成為用戶購買鋰電車時的新選擇。
如前文提到的星恆,專註鋰電池將近二十年,實現“零起重大安全事故”的安全保障,去年以星恆FAR遠征、超鋰S7 pro為代表的高品質鋰電池成為“網紅產品”,也再次驗證了高品質鋰電池強大的市場號召力。
可以預見,以星恆鋰電池為代表的高品質產品將成為電動車市場的主流。
結語
國際哥認為,只有率先洞察趨勢才能順勢而為,在新國標的品質化、標準化引領下及市場因素的參與下,2023年鋰電池行業迎來的不只是規模的增長,更高質量的發展也是必然。
四大趨勢加持之下,以星恆為代表的電動車鋰電池企業有望迎來更強勁的發展動能,電動車鋰電池行業也將取得跨越式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