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出家為尼,如今34歲仍不願還俗

2022年10月15日17:51:23 佛學 1889

四川甘孜色須寺藏醫院一位年輕尼姑正在給患者做針灸,看上去十分沉着穩重,許多人不理解這麼年輕美麗的姑娘為何大學畢業後會選擇出家為尼。女孩名叫鄭雄鷹,2010年畢業於四川樂山師範大學,2012年選擇在成都白塔寺出家,現如今的她經常在海拔四千米高,零下幾十度的寒冷地區為藏族患者診治。

十餘年的佛門生活讓她一邊研習佛理的同時一邊學習中醫針灸,靠着精湛高超的醫術治病救人,許多患者特意找到她希望可以治好睏擾多年的疑難雜症,她的針灸醫術妙手回春,有人甚至將她稱之為現代版女濟公,一起來看看鄭雄鷹的故事。

鄭雄鷹1988年出生在四川一個藏族家庭,家中世代行醫,小時候經常跟隨父親上山採藥,鄭雄鷹性格比較內向,學習成績卻名列前茅,高考後順利考入四川樂山師範大學。

因為患有強直性脊柱炎,大學期間時常被疼痛困擾,偶然一次機會在同學介紹下接觸到針灸療法,自此後她便一邊治療一邊學習針灸。2010年大學畢業,父母原本以為她會融入社會打拚,卻沒成想她走了一條別樣的路。

女大學生出家為尼,如今34歲仍不願還俗 - 天天要聞

鄭雄鷹之所以出家為尼主要因為大學時期的男友,男朋友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兩人的約會地甚至都在寺廟,剛開始鄭雄鷹有些反感,覺得男友不懂浪漫,但時間一長她似乎接受了這樣的約會方式,也逐漸對佛教產生了興趣。

後來兩人和平分手,傷心難過的鄭雄鷹學會了用佛教智慧來療養傷口。2012年,一心向佛的鄭雄鷹看透世俗萌生脫俗想法,最終在成都白塔寺出家為尼,得知這件事的父母十分反對,多次勸她還俗卻都無濟於事,鄭雄鷹已經堅定的選擇了佛門這條路,任誰勸都沒用。

白塔寺學習佛門禮儀後受了比丘尼戒律,後來她就到四川各地參訪研習佛法,最後來到海拔4000多米的色須寺潛修,色須寺是甘孜州最大寺群之一,佛學氣息濃厚很適合出家人修行,剛到這裡時鄭雄鷹住在一座破廟中,師父又經常外出,許多事情都需要靠她自己完成,好在她比較吃苦肯學,事無巨細將所有事情辦好。

在寺廟裡鄭雄鷹逐漸看到了人生苦相,許多病人沒錢治病且無從就醫,只能承受痛苦折磨去生活,善良的鄭雄鷹心生憐憫,加上自己先前學到的針灸療法,她決定嘗試用中醫療法讓患者減輕痛苦,為此她翻閱中醫資料,甚至下山尋醫學習把脈針灸。

女大學生出家為尼,如今34歲仍不願還俗 - 天天要聞

經過不懈努力她的中醫基礎得到很大提高,可以開始為患者醫治,她一邊給患者針灸,一邊疏通經絡再結合藥物治療,許多患者病症得到緩解和康復。後來隨着被醫治康復的患者越來越多,寺廟的名聲也越來越大,許多患者慕名前來希望鄭雄鷹可以幫忙療治,師父也安排她去到寺藏醫院工作,她就這樣接下了懸壺濟世的擔子。

這些年來鄭雄鷹給患者針灸從不收錢,甚至還經常自費為窮苦患者送去藥品,做好事從來不求回報,她也被人親切稱為當代女濟公。出家十餘年來,她總是冒着寒冷天氣和艱苦的條件修行從醫,現如今34歲的她依舊沒有還俗的意願,在她看來這條“道”上還有許多事情等着她完成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