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菩提達摩作為西土禪宗二十八祖、中土禪宗初祖,有着傳奇的一生。他不遠萬里來到中國開闢了禪宗法門,把佛學向上提高了一個等級;他還是少林功夫的創始人,使求道的人內外兼修,不僅能動口,必要時還能動手。
菩提達摩無疑是一位偉大的師父,他催生出了中國人自己的佛陀——六祖惠能,他的貢獻是巨大的。禪宗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達摩一生當中都有哪些重要時刻呢?我們要來簡單聊一聊!
1、年輕時,他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子,由於一表人才被選定為王位繼承人。可是有一天在郊外遊玩的時候,他卻進入了不可描述的境界——有一個白話蒼蒼的老者來給他傳話。
這個人居然是未來的達摩自己,穿越過來引導他走向求佛之路,從此他與佛結緣。看來有很多事情是命中注定的。
2、達摩想拜菩提多羅大師為師,可是他得完成一個考驗,那就是去野外徒手蓋一所堅固的靜心室(不能使用王族的資源)。
在蓋房子的過程中意外不斷,達摩備嘗艱苦,從高富帥熬成了屌絲,最後總算完成了 。可是過了一會他憤怒地舉起大木棒,將靜心室全部打倒。
這是為什麼?原來他悟到了真正的平靜只在自己心中,外面是求不到的。因為外境是變化無常的,不能執着於它們,想控制那不可控的就是妄想,一定做不到,只會產生痛苦。
而這正是他師父要的正確答案,達摩反其道而行,通過了拜師考驗。
3、九十多歲高齡的達摩東渡中國後,開始在各地考察,研究佛法發展變化。他發現大方向已經與修行的初心發生了偏離,眾人都在做表面功夫,着相修行。
這些本土修行者能說會道,可是來自自己內在的東西基本沒有,都在玩理論,像一朵塑料花,要說真花的芬芳?他們沒有。
達摩對弟子們一些特別的錯誤進行了糾正,比如最突出的就是打坐。眾弟子以為自己打坐就能悟道,坐着不動就是禪。坐得越久,修為越高深,這是曲解佛意。
為了形象地點撥他們,達摩用一個碗不停地摩擦,說自己要磨瓦成鏡。眾弟子說:“磨瓦豈能成鏡?”達摩回答:“說得好,那打坐豈能成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是浪費時間,
4、進宮見到梁武帝時,梁武帝問:“我為了弘揚佛法建寺、抄經、供養僧人無數,做了這麼多善事,請問我有什麼功德?”
達摩直接說:“沒有功德,這像隨行的影子一樣,看起來有,其實沒有”。
還在心裡嘀咕:“卻有罪惡,刻意行善,助長了人們懶惰的風氣,剝奪了人們的力量,浪費了它們的生命。人大多是逼一把才優秀的,吃白食只會擺爛。”
達摩的意思——只有圓滿的得道者才有功德,你這是貪圖好名聲,刻意為之。
5、達摩準備渡江北上,卻因是異族,“衣衫不整”,也許還有體香,他被船家數落,拒絕其乘船。遭遇不公的他並不為所動,接着在碼頭上打起坐來。
突然他用一根蘆葦過江,在水面飛躍,身輕如燕,婉若游龍。在江心的地方徒手救起一個落水的小女孩,原來正是船家的女兒。達摩不會以外境的變化無常而影響自己做事的標準。
6、達摩渡江後在樹林里休息,小憩片刻。一隻受箭傷的大鳥掉在了他的領空範圍內。達摩用手接住了大鳥,然後為它療傷,念咒消業,之後放歸山林。
接着獵人過來找獵物,達摩對他進行了一番教育後,送了一首詩給他,讓他自己去悟。
詩曰:“血肉淋瀝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難申,設身處地捫心想,誰可將刀割自身?”在達摩眼裡生命就是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7、在少林寺五乳峰山洞靜坐了九天九夜,神光過來求見,想拜他為師。達摩出關後對神光說:“你只想着要拜我為師,不知道先反省自己嗎?”
意思是每個人都是自作自受,內心一定有骯髒的地方沒有清理乾淨,就是不夠誠實,如果足夠真實,他是不需要老師的。
神光一怒之下用短刀砍下了自己的左手,以表求佛之決心。斷臂求法的事情對達摩來說也很稀奇,不算小場面。在九十多年的人生中可以算中等場面。
他被神光的決心打動,答應收他為徒,並賜法號“惠可”,為禪宗二祖埋下伏筆。
8、由於達摩長期在少林寺後山坐鎮,天下信眾紛紛前來朝拜(這位佛陀的第二十八代傳人),他的存在給少林寺帶來了龐大的流量和香火錢。
一夥盜匪盯上了少林寺,一頓打、砸、搶,氣焰很囂張。達摩出面制止,用武力讓匪眾的身體屈服了,可是他們心裡還是不服。
達摩就地打坐,以身體接收了射來的火箭,並被燒成灰燼。看着這場面,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頃刻之間消失殆盡,匪首也為之動容,放下錢欲,扭頭要走。
忽然,大雄寶殿內傳來了木魚的聲音,節奏間透露着絲絲威儀,一個滿臉祥瑞的人慢慢轉過身來,原來是達摩在裡面滿血復活了。
眾人附體膜拜,匪首決心放下屠刀,改邪歸正。當然,重生只是傳說,意味着高尚的情操永不消失。
以武力逞強鬥狠只能取得戰鬥的勝利,別人往往口服心不服,復仇只是時間的問題,永不停止的紛爭。
達摩以無為之法,隨順生死,成功度化匪首,寓意深刻。
9、時光如流水,總有那麼一天。兩鬢斑白的達摩自知陽壽不多,他將眾弟子召集起來,要從中選出一個作為接班人。在中國說法幾十年,弟子也就四個人,因為他收徒太過嚴格。
還記得惠可上交手臂作為“學費”嗎?這個門檻抬得太高了。達摩讓弟子依次發言,將自己所學所悟悉數告之,誰說得最究竟就賜他衣缽,成為禪宗二祖。其他人以後就跟着二祖修習。
前面幾個弟子分別將自己畢生精華告訴達摩,他都不太滿意,只有惠可慢慢走到他跟前,態度很謙卑,不斷地行禮。
這就是達摩要的答案,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理是不可說的。
可是他與惠可直接的眼神交流像電光火石,這已經說明了一切,悟道者的對視,你懂我,我也懂你。
惠可接過衣缽,成為禪宗二祖。達摩留言:“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10、達摩圓寂後三個月,有人在外面又遇見了他。他在禪杖上系了一隻草鞋往西邊走去。梁武帝得知後大驚,命人挖開墓穴,只見裡面只留有一隻草鞋(做衣冠冢)。
相傳達摩完成禪宗使命後一直往西,走進了喜馬拉雅山。塵歸塵,土歸土,大山的深處就是達摩最後的歸宿。
感謝您的觀看!我們下次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