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傳入五台山初期

2022年06月22日03:02:10 佛學 1796

佛教傳入五台山初期 - 天天要聞

  五台山最初傳入佛教和創建寺廟的時間,歷代文獻所載和當代學者研究共有五說,以時序排列,先後為“周穆王”時、西漢時、東漢時、東晉時和北魏時。

  現在看,至少關於周穆王時五台山即有佛寺的說法純屬虛構。這一說法,最早見於唐代高僧道宣所著《集神州三寶感通錄》:“道宣律師常(嘗)問諸天:‘佛法來此之始,及域內聖道場處?’天名玄暢答曰:‘周穆王時,已有聲教及此,清涼山者,曼殊所居,穆王於中造廟祀之。”,北宋五台山大華嚴寺壇長妙濟大師於1059年(嘉佑四年)重編的《廣清涼傳》和明代燕山廣應寺沙門鎮澄在1596年(萬曆二十四年)所撰的《清涼山志》都援引了這一說法。據歷史記載,傳說中的周穆王時約在公元前1001~前946年,釋迎牟尼尚未誕生,佛教尚未創立,此說顯系虛構和臆測。那麼妙濟與鎮澄均援引此說,是否他們確認為信史呢?並非如此。鎮澄在《清涼山志》中說得明白:對古代“帝王崇建”,“今略錄數條,且彰曼殊盛化”,主要目的是為了宣揚文殊信仰而保留了一這說法,他真正相信的,是“自漢明肇化以來,聖主明王,代為崇建。”

  關於西漢說,見於唐代著名文學家、曾任北海郡太守的李琶所撰《五台山清涼寺碑》中:“(清涼寺)炎漢時,卜中箭領,用肇造我清涼寺。在北齊時,以八州租稅食我細徒焉。”“炎漢”即劉邦所創之西漢。但中國史學界、佛教史學界及大多數佛教徒認為,東漢以前佛教尚未傳人中國,既然如此,那麼五台山西漢建寺顯然是不可信的。

  在唐以後歷代流傳最廣,至今仍然深人人心的說法,是東漢永平年間五台山即始建佛寺。這一說法,最早也是出自道宣的《感通錄》。在該書中記載:“……從台東南而下三十里許,有古大孚靈鶩寺,見有東西二道場,佛事備焉。古志傳雲漢明帝所造。”又記載:宣律師問天人云:“今五台山中台之東南二十里,見有大孚靈鷺寺,兩堂隔澗,於今猶在……人莫究其所始。或雲漢明帝所造,或雲魏孝文所作,眾說不同,如何?”天人答雲:“二帝俱曾於此造寺供養,及阿育王亦曾於此造塔。”北宋妙濟《廣清涼傳》記載:“漢明之初,摩騰天眼亦見有塔,勸常(帝)造寺,名大孚靈鶩。言孚者,信也。帝信佛理,立寺勸人,名大孚也。又此山形與其天竺靈鶩山相似,因此為名焉。元魏孝文,北台不遠,常年禮渴。”明代鎮澄《清涼山志》說得更為具體,卷三雲:“漢孝明帝於永平七年正月……遣王遵等十八人西訪,值騰、蘭(摩騰、法蘭)延而歸漢,於永平十年丁卯至洛陽……帝問:‘此土豈無聖人居化耶?’對日:‘此土有五台山者,乃文殊大士所居……’明年春,禮清涼山回,奏帝建伽藍……始度僧數十居之。”又卷五雲:“後漢明帝永平十年,摩騰、法蘭二尊者西至,以慧眼觀,清涼山乃文殊化宇,中有阿育王所置佛舍利塔。阿育王……將佛舍利造四萬八千塔藏之,散布閻浮,五台山有一焉。奏帝建寺,額曰‘大孚靈鶩寺’。大孚,弘信也,帝以始信佛化,故以名焉。”又載:“元魏孝文帝,再建大孚靈鶩寺,環匝鶩峰,置十二院。”據此,則五台山寺廟始建於公元68年(東漢永平十一年)。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老藏丹巴所編的《清涼山新志》和1831年(道光十一年)出版的三世章嘉若必多吉編的《聖地清涼山志》,都沿用了此說,使之流布更廣。

  明清之際著名學者顧炎武(1613^ 1682 )在其《五台山記》中,對這一說法持否定態度:“余考之,五台山在漢為慮虎縣,而山之名始見於齊。其佛寺之建,當在後魏之時,而彼教之人以為攝摩騰自天竺來此,即居是山。不知漢孝明圖像之清涼台在洛陽而不在此也。”

  北魏時期五台山始建寺廟說,並非顧炎武的推測。它見於五台山志傳中最早的一部,唐藍谷沙門慧祥於680年(永隆元年)著的《古清涼傳》,傳中明確記載五台山最古老的幾個寺院,包括佛光寺、清涼寺、大孚圖寺,均為元魏文帝所建。日本圓仁大和尚所著《人唐求法巡禮行記》中說:“此五台山,都號清涼山,山中造寺,此寺最初,故號清涼寺。”總之,無論五台山最初的寺廟是大孚圖寺,還是清涼寺,都是始建於元魏孝文帝時期,即471年一499年期間。

  當代有的學者根據佛教傳人中國後,在山西逐步擴大傳播範圍的歷史和釋皎然所著《高僧傳》中關於釋道安、慧遠的記載,認為佛教傳人五台山應在東漢之後,北魏之前,即東晉初期,公元353年左右。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崔正森在《五台山佛教史》第一章《五台山佛教的淵源》中說:“西晉懷帝永嘉五年((311),佛圖澄卓錫於中條山白石寺(今永濟市境內)。山西南部已有了佛法流布。又,雁門樓煩賈氏,也於五胡十六國時出家,法名道儀。後於東晉孝武帝太元末年(396)至京師建康何後寺鑽研律藏,78歲那年圓寂。說明後趙時山西全境已有了佛法流布。

  前秦符健皇始三年(353),道安於太行恆山創立寺塔,聚眾講說,開闢了五台山佛教道場。……慧遠、慧持兄弟二人抽答剃髮,拜安為師,於此出家,研求法藏。”

  “太行恆山”在今河北曲陽,正在五台山之東麓。另外,《五台山佛教史》還引用了光緒《山西通志》的記載:“(哼縣)樓煩寺……晉慧遠演教地”;“(代縣)白仁岩寺,晉慧遠辟石為室,建樓觀、台榭、殿廊、門龐、僧軒、僧舍,故碑尚存。”該文引用這些史料,旨在說明,東晉初年,釋道安將佛教傳人五台山地區,其弟子慧遠也是最早將佛教傳人五台山地區的高僧之一。

佛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聞

一個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認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在佛陀看來,這塵世間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於那些悟性不夠的人,哪怕你傾囊相授,也只能是對牛彈琴,毫無作用。對此,不少人都疑惑,人與人之間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極大嗎?很遺憾地說,人與人之間的悟性、認知差距,比人與哈士奇之間的物種差距還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節日,許多地方都會舉行相應的慶祝活動。然而,老話“最怕四月初八雨”卻讓人對這一天降雨產生了恐懼。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處呢?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由來四月初八浴佛節,又稱佛誕日,是佛教的重要節日之一。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 天天要聞

這個“寶”要趕快找到?

緣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歡迎收看《妙志禪悟》,我是妙志。本期視頻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這個"寶"要趕快找到?接下來請花幾分鐘時間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寶",就是指每個人覺醒之後的心靈的力量。但這心靈的力量裡面又是無我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 天天要聞

想不到葫蘆島還藏着一座寶寺,建築錯落有致,佛法景緻富有禪意

何為明性?明性既明心見性,在佛教當中的意思是真心顯露出來而測地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可以理解為,明性即為本我!我們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種,如果連自己的本來面目都不知道,又該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呢。也許只有認識本我,才能夠又勇氣面對一切苦難。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 天天要聞

四月四“菩薩生日”不一般“百年難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樣

頭兒,四月四到了,俺們東北的人都知道這一天,有個特殊的名字,叫“菩薩生日”。你信不信,這可是百年難遇的大吉日呢!咱們來看看,這個菩薩生日有啥不一樣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評論區留下一句:“一順百順,菩薩保佑”,為自己、為孩子、為全家接福納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 天天要聞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後遁入空門,還有1人當了居士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信仰”一詞最早便是源於佛教經典之中,佛典中所闡述的"信仰"乃是對於天地萬物以及祖先的尊敬與景仰,這兩者的有機融合便構成了我們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義。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 天天要聞

中國那麼多寺廟,為什麼他們家那麼好看

很多人都把靜安寺稱為“中國最貴的寺廟”,因為它地處在上海最繁華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邊更是車水馬龍,鄰邊也多是商場和寫字高樓。來寺廟的信眾更是數不勝數。它為什麼會在這?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強調要造得金碧輝煌?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 天天要聞

弘一法師李叔同:圓寂前拒絕吃藥,將遺囑和後事托與妙蓮法師

關於“天才”的傳聞,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停歇,似乎每個時代都會湧現出那麼幾個天賦異稟的能人,展現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對普通人而言,德、智、體、美、勞,一生能精通於幾樣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難於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這些都是彈指間就熟練掌握的技巧。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 天天要聞

提升認知,堅定信念,才會開始真修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識,提升認知。正確的認知,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堅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識,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個中派的情況等等。這是什麼?
巴米揚大佛: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四) - 天天要聞

巴米揚大佛: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四)

經過壁立千仞、地無水草、山崖陡峭的鐵門關後,玄奘的小隊進入位於今天阿富汗東北部的吐火羅國。此地有阿姆河從東向西穿越整片區域,所以小麥豐饒、穀物充沛。這裡曾是漢代張騫來過的大夏故地,也是印度、波斯、希臘文化的交匯之地,更是民族融合的混血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