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寶媽有沒有過宿舍集體生活呢?
傳說中,每個宿舍都有一個磨牙的、一個說夢話的、一個打鼾的,還有一個睡得很晚縱觀全局的。
現實中,不少媽媽也縱觀起全局......因為攤上了有睡眠問題的寶寶呀。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寶寶晚上總是睡不好,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可能導致身材矮小;白天無精打采,正常的活動也受影響。
而且,家長不僅被折磨得也睡不好,還擔心寶寶磨牙、打鼾......是不是身體在發送什麼疾病“警報”。
今天,科大大就圍繞寶寶“夜磨牙、睜眼睡覺、張口呼吸、打鼾”四大問題,整合知識,出一張考卷。
各位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現在開始測試吧!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1
一大題(25分)
娃磨牙,是有蟲?是缺鈣?
① 5分:娃夜磨牙,是肚裡有蟲?是缺鈣?
目前沒有確鑿證據為這些關聯撐腰,連完全健康的寶寶也會磨牙,所以娃夜磨牙不一定就是有蟲或者缺鈣。
② 10分:寶寶到底為什麼磨牙呢?
科大大把磨牙因素分為了三大類,方便家長們應對:
不用擔心類:在乳牙和恆牙萌出期的夜磨牙,只是特殊時期的一個生理現象。
注意類:白天玩得太累,飲食習慣不良,睡姿不好也可能導致夜磨牙。
警惕類:寶寶可能有咬東西的怪癖、缺乏維生素D、牙齒髮育不良、焦慮緊張、受二手煙影響等。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③ 10分:那寶寶磨牙要怎麼處理?
如果長期磨牙,家長一定要去排查找原因,有針對性的治療哦。
因為寶寶長期夜磨牙,從外觀上看,咀嚼肌會疲勞,下頜甚至會變形。
從健康上看,牙釉質過度磨損後,牙本質暴露,牙齒對食物和溫度的刺激敏感性增加,寶寶就會錯過很多美食!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雖然大多數寶寶夜磨牙是正常生理現象,但家長不要抱僥倖心理,最好定期複診看發展。
2
二大題(25分):
娃睡覺眼皮閉不上,是天賦異稟?
① 10分:孩子半睜眼睡覺,是不是天賦異稟?
並不是。
有些寶寶半睜眼睡覺,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多半在12~18月齡後自然消失。
因為小寶寶的神經對肌肉控制力不強,淺度睡眠時,眼睛可能睜開或半睜,家長要讓室內盡量的暗,這樣對眼睛的傷害才最低。
等寶寶進入深度睡眠,眼睛就會乖乖閉上啦。
還有情緒原因:
如果寶寶白天過於興奮或疲勞或驚嚇,可能做噩夢,然後出現半睜眼睛睡覺的現象,因此,家長要當情緒“穩定員”。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② 15分:那半睜眼睡覺,就不用擔心咯?
不是,還有些病理性因素要引起重視。
面神經炎和面神經壓迫等會引起閉眼無力;神經損傷會減弱寶寶對肌肉的支配力;腦部疾病或是外傷也可能引起半睜眼睛睡覺。
如果娃是突然出現半睜眼睛睡覺的現象,且進入深度睡眠後該現象依舊存在,需要去正規醫院眼科或神經內科檢查。
3
三大題(30分):
娃睡覺打呼,是缺氧?是得病?
① 5分題:娃打呼嚕是因為缺氧?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② 25分題:娃睡覺打鼾有什麼危害嗎?
我們要搞清楚寶寶睡覺打鼾的原因,才好對症解決。
➤ 生理性原因
如果是睡覺前哭鬧或者睡姿不正確而導致打呼嚕,聲音會比較輕,均勻,家長可以讓寶寶側睡。
如果是肥胖,家長可以幫孩子減肥,擴大咽喉和舌後的空間,減小空氣通過咽喉的阻力。
➤ 病理性原因
● 腺樣體肥大
這是引發寶寶打鼾的主要原因。
如果打鼾聲較重、打鼾1周超過3次並持續6周、睡覺時常張口呼吸甚至出現呼吸暫停等情況,家長要警惕。
腺樣體肥大可能引發鼻炎、聽力下降、中耳炎等各種問題,長期下來還會讓寶寶變蠢變醜。
這裡就有一男孩從小張嘴呼吸,後來導致了嚴重的頜面畸形。
來源:西藏共青團
所以寶寶的呼嚕聲還真可能是警報,越早治療,越能糾正。
● 鼻竇炎、過敏性鼻炎
如果是遇上了這些鼻子問題,家長要為寶寶祛除過敏原,配合口服順爾寧、鼻噴激素等抗炎葯。
●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有這個問題的寶寶,在每7個小時的睡眠中,會出現呼吸暫停反覆發作30次以上,每次氣流中斷10秒以上的情況。除此,白天還會發懵、疲憊。
家長一旦發現跡象,要及時帶孩子就醫,確診後需要手術治療。
如果孩子不適合手術,可用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也就是在睡覺時用鼻罩將穩定的氣流送入氣道。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4
四大題(20分):
張口呼吸,不打鼾,沒事吧?
① 10分題:如果娃睡覺只是張口呼吸,不打鼾,那就沒事了吧?
那可不一定。
張嘴呼吸的“元兇”除了扁桃體或者腺樣體肥大,還有鼻子被鼻屎鼻涕堵住、鼻炎、鼻中隔歪曲等,所以家長依然不能掉以輕心。
②10分題:有家長疑惑:如果孩子只是睡覺張嘴而已,怎麼和張嘴呼吸區分開?
Hai!直接把手指放在嘴前唄。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設計團隊
這樣可不夠準確,科大大建議輕輕合上寶寶的嘴巴,看寶寶會不會因為呼吸不暢而掙扎。
各位得分高低都有意義,得分高的媽媽,相信你們能進行知識自測,精益求精,得分低的媽媽是不是燃起了熊熊的求知慾?
科學育兒的路上,家長們一定要有“疑心”。很多現象看上去無大礙,但背後是寶寶的身體在報警,所以,千萬不要忽視那些小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