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接觸過手機電腦遊戲!知道遊戲裡面有個功能是託管,就是我們不操作,電腦自動幫我們出牌。對於遊戲託管這個功能,一般都會在臨時有事要離開遊戲時使用。而現在的孩子,即使我們在家時,逛商城時,排隊時,在公園散步時,都會發現有些家長直接會給台手機或者平板就把孩子"託管"住了。這些年的臨床接觸中,我們看到了許多關於“託管”兒童的例子,不乏語言發育遲緩,社交技能落後,語言倒退等等。在了解家庭帶養的情況時,詢問孩子喜歡什麼玩具,說手機或pad,只要孩子哭鬧就把手機或pad遞給他就能安靜下來。這些不是妥妥的“託管”是什麼!
造成孩子“被託管”總歸有以下原因:
1、父母都忙。白天要上班,下班回來還要照顧其他人的生活,沒有多餘的精力和時間去與孩子進行有效互動。在孩子鬧騰時哄也哄不停,手機一出面比什麼都管用。殊不知其實孩子只是被那些彩色的動態畫面吸引轉移注意力罷了,並沒有真正給孩子做出情緒的安撫。
2、老人帶養問題。都知道隔代寵,老人體力也支撐不住精力旺盛的孩子鬧騰,加上家裡老人的帶養觀念往往和父母不一樣,所以只要孩子不哭不鬧不折騰,看手機還能讓他開心,這樣就能照顧完小的還能騰出雙手去照顧大的。
3、父母帶養意識不足。現在的年輕人都沉浸在手機的世界,離不開手機,有個手機就能滿足一天的生活需求和工作需要,對於孩子也就無暇顧及,自然也沒有帶養孩子的意識。
各位看官,是不是覺得生活中就有許多“被託管”現象,這些“被託管”的孩子最終會造成什麼危害呢?下面就給大家羅列出來:
1、語言發育落後、社交技能低、語言倒退、行為問題等都是我們能最直觀看到的然後才引起重視的點。
2、眼睛。長時間近距離觀看電子產品,容易造成近視眼,我國青少年兒童的近視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建議
1、建議孩子不要過早的接觸電子產品和過長的屏幕暴露。
2、兒童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有效互動,在兒童的3歲前的家庭帶養方式對兒童的大腦發育起關鍵性促進作用,沒有陪伴和互動,兒童處於發展的大腦就得不到刺激,導致兒童的發育水平相較而言落後。放下手機放下工作每天抽一定時間作為親子時間,全身心對孩子進行投資。
3、老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在出生後是沒有形成任何觀念的,孩子每天都在觀察我們日常生活中一舉一動以及在互動過程中的交流影響下,慢慢形成認知。所以父母都應該加強自己的言行意識,做到言傳身教。
作者:黃秋輝
排版:補彥淇(廣西體育高等專科學校)
校對:劉源誠
審核:何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