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養好還是富養好?我們需要從另一層面來看這個問題

如今這個時代關於窮養和富養,大家心裡都有自己的認知,專家們也有很多的解釋,有大家認同的,也有大家爭議的,今天我們從另一層面來看這一話題!

人,除了肉身,就是精神。養活肉身,有飯吃就行。決定命運的,是精神。

孩子要吃奶時,媽媽不在……孩子只好,把奶瓶當媽媽。孩子內心,失去了精神的連結!

孩子要陪伴時,媽媽不在……孩子只好,把玩具當媽媽。孩子內心,沒了精神的持續!

孩子要榜樣時,爸爸不在……孩子只好,把偶像當爸爸。孩子內心,少了精神的引領!

孩子要玩耍時,自由不在……孩子只好,把叛逆當自由。孩子內心,缺了精神的自主!

長大後:

想好好乾一件事,沉不下心……想好好愛一個人,沉不住氣……

咋回事?“心靈的秩序”出了問題!忙也煩,閑也煩,心裡急躁躁……愛也難,恨也難,心裡亂糟糟……

心靈,是精神的最高層次。心靈的秩序,代表精神的協調程度。心靈有序,精神協調,做事才能一心一意。

心靈的秩序,簡稱心秩。心秩,反映一個人內心的和諧程度。心靈有序,內心和諧,待人才能平心靜氣。

身體在成長,“心靈”也在成長。心靈的秩序,取決於成長的精神體驗。心秩的和諧程度,決定着人生的幸福程度!

成長自然發生,像四季一樣有定好的節律。不管窮養富養,都不能破壞生命進程。養娃,順應規律,才呵護了心秩。

給孩子物質的滿足,不如給孩子無條件的愛。當愛不講條件,孩子才能做自身的主人。精神自主,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切可以與金錢無關,重要的是“心秩”。在以後的日子裡,讓我們講故事,說“成長”:一點一滴,揭開“心秩”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