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看見什麼,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媽媽看見什麼,就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成長過程,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問題:兩歲左右的孩子喜歡扔東西,或是不高興時手上有東西就直接扔地上?該怎麼和孩子說不能扔東西的行為?

回復:這位媽媽只看到了孩子扔東西的行為,所以就會想要制止並改正孩子扔東西的行為。

而群裡面有其他媽媽就說,這是孩子到了空間敏感期,扔東西的行為能促進孩子的發展,是正常的行為,滿足他就好。這些媽媽看到了孩子的身心發展需求,所以想的是要滿足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制止。

同樣是孩子扔東西的行為,每個人看見的角度都不一樣,但你看見什麼,就會帶來什麼結果。

媽媽只看見孩子扔東西的行為,覺得扔東西的行為是不對的,所以要制止並改正。這樣做更會強化孩子扔東西的行為,孩子本來只是因為想要探索空間而扔東西,但媽媽在他的腦中輸入扔東西是不對的,不高興時也不能扔東西的概念,把這個行為貼上標籤。孩子下回不高興時很容易就會聯想到扔東西,想到下意識就會做出同樣的行為,因為他已經把扔東西=不對,不高興時=扔東西,這兩者連在一起了。

貼上標籤後,不僅孩子的空間感知能力沒有得到更好的發展,反而會讓孩子的行為很容易跟着貼標籤的方向走。

而其他媽媽看到孩子扔東西的行為,是因為孩子有想要感受空間的需求,這個時候自然就會想要怎麼滿足孩子感知空間發展的需求,幫助孩子更好的發展自己。而需求得到充分滿足的孩子,相應能力就會得到提高,也為接下來的身心發展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孩子就會更充分更自信的發展自己。

媽媽看見什麼,就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成長過程,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而媽媽的育兒智慧決定着看見孩子的差距,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媽媽才知道怎麼看見孩子的真正需求,才會更堅定自己內心的想法,才會找到適合自己和孩子的育兒方式。而不是人云亦云,很容易受旁人言論的影響,時刻處在焦慮中,不知道到底怎麼做才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