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共幾次游黃山?國家一級書畫鑒定師齊白石書畫院院長齊良芷弟子湯發周說,共有三次

世上曾有張大千,餘墨尚存人世間。

若問真跡哪裡尋,白石山堂少白處!

齊白石傳人、齊良芷弟子、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國家註冊一級書畫鑒定師-湯發周先生說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風景秀麗,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著名,有玉屏樓、西海門、始信峰、天都峰等名勝。張大千本着“搜盡奇峰打草稿”的宗旨,曾在九年間三次登臨黃山絕頂。

▲張大千作品《雲海歸來》紀念·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周供圖

張大千第一次登臨黃山絕頂是在1927年,時年二十九歲。此次同游者有他二哥張善子和大風堂門人及張氏昆仲的子侄。當時登黃山道路極為險峻,於是請了幾名工人同行,沿途開路,方得以遊覽部分黃山勝景,並為後來者創造一些方便條件。他們“歷前澥,下百步雲梯,穿整魚口,度天海,入後澥,觀文筆生花,登始信峰”。柳亞子為此作詩贈與張善子和張大千,詩曰:“蜀國雙髯並世英,元方磊落季方清。世間蠻觸關何事,-笑黃山頂上行。”他第二次登臨黃山絕頂是在1932年9月,此次同游者有張善子和大風堂門人吳子京、慕凌飛及張氏昆仲的晚輩張旭明。他們從杭州出發,游錢塘江、富春江,觀嚴子陵釣台、黃子久冢,到新安江後改乘汽車進湯口,在溫泉洗澡,住慈光閣,後至文殊院。張大千在此寫下“雲海奇觀”,刻於碑上。去後澥時,經閻王壁、大士崖、百步雲梯,登蓮花、蓮蕊峰,過鰲魚背、光明頂、獅子林、石筍峰、文筆峰,到始信峰。

▲張大千48歲作品《黃山擾龍松圖》·中國齊白石書畫院展覽·少白公子湯發周供圖

在登山途中,因-松樹有礙拍照,慕凌飛就用手去拉松枝,誰知松枝彈性很大,將雙手緊握樹枝的慕凌飛也彈起來,雙腳離地懸於空谷之中。後經大家及時搶救,方化險為夷。面對這迷人的景色,張大千一面叮囑眾人注意安全,一面口佔一聯:“寧教折骨山中死,此地他生亦再來。”張大千為了紀念二到黃山,特製紀念墨分贈友人。墨的一面寫有“雲海歸來,大千居士題”(圖-二五)。從此之後,他的作品中常常鈐有“兩到黃山絕頂人”的印章。張大千第三次登臨黃山絕頂是在1936年3月,同游者有徐悲鴻、謝稚柳,游罷同歸蘇州。為了紀念此行,他親刻一方“三到黃山絕頂人"印章。張大千在國外期間,常以黃山為題材作畫。

1961年,他在《黃山圖》中題道:“三作黃山絕頂行,年來煙霧暗晴明。平生幾履秋風屐,塵蠟苔痕夢裡情。”張大千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孕育着自己的審美情趣,構思着自己的創作圖景(圖一二六)。當他第二次登臨黃山絕頂後說:“予與仲兄虎痴既兩入黃山,飫雲松之奇觀,悟古人六法之所在,作風屢變。”足見三到黃山絕頂對他的藝術發展是起着重要作用的。(未完待續)收藏書畫,就找“白石傳人”的齊白石書畫院,版權所有,現場創作,齊白石畫派,百年傳承,一脈相傳,只做真跡書畫,集聚眾家之長,現場創作,可根據藏家要求定製字畫,可合影!常年售收高端書畫,尋找合作高端書畫經紀人、合伙人、大區負責人,主要運作齊白石生前的同款畫畫毛筆、齊白石畫蝦專用宣紙、齊白石墨塊、齊白石自製顏料配方、齊白石畫工筆草蟲秘法、齊白石小女齊良芷藏父親齊白石書畫遺作真跡展及齊白石小女齊良芷自藏書畫名家專場拍賣、齊白石傳人、中國齊白石書畫院院長湯發周致敬齊白石誕辰160周年重現齊白石筆下的微觀世界書畫展等項目,還有運作齊白石、張大千、吳昌碩、徐悲鴻、齊良芷、齊良遲、齊良末、齊秉頤、齊景山、齊秉正、齊展儀,齊慧娟、齊壽余、齊育文、齊麗霞、齊由來、齊佛來、齊水蓮、齊燕君、李可染、李苦禪、婁師白、郭秀儀、王森然、王雪濤、盧光照、王漱石、王天池、王文農,楊秀珍、湯發周等齊白石傳人價值百千萬以上的書畫、印章真跡作品,亦可接受NFT、數字藏品、元宇宙、、跨界品牌聯合,文化賦能資源整合等操作,歡迎有實力的網絡公司競標。

註:以上圖文節選自講座《少白公子趣說張大千》 主講人:湯發周

甲辰年 【龍年】編撰於華東上海齊白石書畫院(上海浦東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