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商旅共譜“姑蘇新韻”

“來點藝術”街頭藝術展演 受訪者供圖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近日,江蘇省蘇州市章園內水袖翻飛,崑曲《牡丹亭·遊園驚夢》在滿園春色中上演。細膩婉轉的唱腔、精緻優雅的表演,同章園的蘇式園林風情相得益彰。這是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推出的“來點藝術”街頭藝術展演活動(簡稱“來點藝術”)。自去年8月到今年3月,20多家專業文藝院團、民營表演團體共演出200餘場,服務人群超6萬人次。

在蘇州的街頭巷尾,不經意間就能邂逅一場藝術表演。“來點藝術”打破藝術與大眾之間的壁壘,推動專業文藝院團、民營表演團體走齣劇場,走進園林景區、公共空間、熱門商圈及酒店等貼近大眾生活的場所進行表演。其表演形式豐富多樣,涵蓋了戲劇曲藝、聲樂舞蹈、器樂演奏等多個領域,為廣大市民、遊客帶來形式多元的文化體驗。

劉先生是一位戲曲和器樂愛好者,自從去年觀看了“來點藝術”的第一場演出後,他便成了活動的“鐵粉”。他跟隨“來點藝術”的腳步,穿梭於獅山龍湖、十全街、觀前街以及各大圖書館。“我看過蘇州交響樂團、蘇州民族管弦樂團的演出,藝術家的表演水準很高。”如今,他經常帶着家人一起觀賞“來點藝術”街頭藝術展演。

龍湖蘇州獅山天街自去年便與“來點藝術”展開合作,在其商業空間內開展了20餘場文化活動,涵蓋戲劇、樂器演奏等多個門類。龍湖蘇州獅山天街推廣負責人表示:“我們的活動多以快閃形式呈現,想讓顧客在不經意間邂逅藝術,為顧客增添一份驚喜,豐富體驗的同時,讓藝術走進大眾生活。”

蘇州市吳江區百花戲曲傳承中心作為基層民營表演團體,已參與了十多場“來點藝術”的活動。該中心藝術總監崔瑛談到,“來點藝術”通過創新演出形式,讓戲曲在年輕人中收穫了大量關注。“我們選取的節目大多是時長十幾分鐘的‘短平快’類型,搭配導賞環節,介紹劇種的發展歷史、特色等,並對每個節目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演出時,常選取《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台》等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劇目。”她說,這樣的安排受到市民、遊客的歡迎。

“我們在每場活動中都會邀請觀眾參與,教授戲曲基本功和身段形體動作,這種互動形式深受觀眾喜愛。”崔瑛說,令人驚喜的是,活動的開展還帶動了戲曲學習熱潮。不少人在觀看“來點藝術”演出後,對戲曲產生了濃厚興趣,其中有年輕人,也有家長帶着孩子慕名前往傳承中心學習。崔瑛認為,“來點藝術”活動以實實在在的行動,不斷擴大戲曲的受眾群體,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開闢了更廣闊的道路。

據統計,在有演出的周末,龍湖蘇州獅山天街客流最多同比提升30%左右。這一數據充分顯示了“來點藝術”對商場人氣的強大拉動作用。

龍湖蘇州獅山天街推廣負責人表示,商場內不少商戶品牌也紛紛推出藝術聯名產品。談及未來規劃,該負責人表示,除了持續引進知名藝術家的聯名項目,還將積極拓寬合作領域,從蘇州本地的藝術延伸至省內乃至全國,持續豐富商業空間內的文化內涵,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精彩體驗,推動商業與藝術的深度融合。

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來點藝術”街頭藝術展演活動作為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的重要途徑,在促進全民美育提升的基礎上,同時助力文商旅融合發展,讓藝術賦能城市形象塑造,全面提升了城市美譽度。

責編: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