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的故事在蕭峰自行了斷之後便畫上了句號,這個故事並不圓滿,卻算得上是完整,但對於貪心的筆者而言,自然是會有心窺探後續的劇情的。
所以金庸在新修版《天龍八部》中也對原著劇情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延伸,至少段譽後來的人生是被交代得更為具體了。
書中是這麼說的:“據大理國史籍記載:大理(史稱‘後理’)憲宗宣仁帝段譽,登基時年號‘日新’,後改文治、永嘉、保天、廣運,共有五個年號,其後避位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傳位於其子段正興。段正興史稱‘景宗正康帝’,次年改元‘永貞’。他做了二十五年皇帝後,也避位為僧,傳位於其子。”
段譽的歷史原型即“段和譽”,也稱“段正嚴”,其子段正興也有歷史原型,而那後世的“南帝”段智興即是他的孫子,段譽這一脈的傳承算是交代清楚了。
(蕭峰、虛竹劇照)
可虛竹那一脈呢?他為何沒將自己的一身絕技傳給自己的兒子?要知道他可是身懷六大神功之人。
一、虛竹的六大神功
虛竹的實戰能力或許不是金庸筆下所有主角中最強的,但論武功配置,比他華麗的主角卻沒幾個。
根據新修版的設定,虛竹是至少身懷六大神功,其中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逍遙派的四大絕學,它們分別是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陽掌、小無相功以及生死符。
那天山折梅手可絕不是用來拈花惹草的小伎倆,天山童姥說過,這門絕技是永遠學不完的,天下各路武功都可盡數化解在這六天山折梅手中。
(童姥、虛竹劇照)
而天山六陽掌則飄逸靈動,招招攻向敵人要害。
小無相功則能讓修鍊者模仿敵人的絕招,書中鳩摩智正是以小無相功的內力催動了少林七十二絕技,只是他學藝不精,最終走火入魔。
最後的生死符則如其名稱一般,能夠掌控他人的生死,一旦中了此符,往往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若無解藥,便只能受制於此招的使用者。
除了逍遙派的四大絕學之外,虛竹在新修版中又多了兩招,即降龍十八掌與打狗棒法。
金庸加入這段設定的意圖在於讓各部作品之間的世界觀統一,因為舊版中蕭峰一死,丐幫的兩門絕學是本該失傳的,新修版中的虛竹就成了傳承丐幫絕學的紐帶。
所以擁有六大神功的虛竹不說是天下第一,也該是後天龍時代的絕頂高手之一了,他若將這六大神功傳給自己的兒子,那孩子要成為頂尖高手,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可他為何沒這麼做?
二、本該延續的故事
事實上以新修版的設定來看,虛竹的故事是值得被續寫的。
正如前文所言,虛竹多了一個“傳承丐幫武功的任務”,而這段劇情正是發生在《天龍八部》正篇故事結束數年之後。
(夢姑、虛竹劇照)
至少書中是這麼寫的:“過得多年,丐幫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為人穩重能幹,人緣甚佳,群丐公議,推之為主。各人尊重蕭峰原意,送此人去靈鷲宮,先由虛竹考核認可,再傳他‘打狗棒法’及‘降龍十八掌’。這少年幫主不負所托,學得神功,又將丐幫整頓得蒸蒸日上,竟爾中興,丐幫自此便視靈鷲宮為恩人。”
不過這裡也透露了一個細節,後來的虛竹並沒有因為“西夏駙馬”的身份與夢姑一同回西夏,他是繼續留在了靈鷲宮。
這也說得過去,畢竟他是娶了夢姑,不是當上門女婿,而且靈鷲宮中也有必須要由他來鎮壓的人,比如他在少室山大戰時接納的星宿派的舊部,那幫人在丁春秋的調教下可都成了十惡不赦之人,若非虛竹坐鎮靈鷲宮,他們勢必會重出江湖禍害武林。
但虛竹若繼續留在靈鷲宮中,就不免會做另一件事,那就是繼續精進自己的武功,而這也為他的死埋下了伏筆。
三、悲劇結局
有人說段譽和虛竹的人設過於雷同,那是因為他們從無名之輩搖身一變成為絕頂高手的方式過於相似,都是因為逍遙派的那招北冥神功,區別只在於段譽是直接學了北冥神功,而虛竹則是被動接受了無崖子的北冥真氣。
(虛竹劇照)
但二者的人設區別其實還不小,至少蕭峰就看出來了,就拿他選擇繼承人這件事來說,他是這麼評價兩位義弟的。
原著道:“卻聽蕭峰說道:“丐幫如要推一位英雄出任幫主,一時之間未必便能找到合適人才,依照祖傳規矩,丐幫幫主必須會得‘打狗棒法’和‘降龍二十八掌’兩門功夫。二弟,我想煩你先學會了,日後轉而傳給繼任的幫主。要學這兩門功夫,必須武功精熟,悟性極強。三弟不喜學武,環顧這裡許多朋友,只有你最適合。”
是的,段譽無心習武,虛竹卻對習武興趣濃厚。
而靈鷲宮後殿石窟里就有不少虛竹尚未參透的武功,當初是梅蘭竹菊將他領進了那密室,但一個執迷習武的人會怎樣?
(掃地僧劇照)
掃地僧早已說過,無論是何派之人,習武時間一長,就難免積累戾氣,那戾氣需要佛法來化解,若不化解,則難免進入武學障,輕則如蕭遠山、慕容博一般全身病痛,重則走火入魔而亡。
而虛竹早已背離佛門,同時他身邊又有不少姦邪之人,久而久之,他則難免進入武學障,繼而走火入魔,所以他極有可能是突然暴斃而亡,這才沒能將自己的一身神功傳給自己的兒子,以至於靈鷲宮這一脈斷了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