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黑的孩子獨自上廁所有多困難?看完我明白了,這才是孩子的本能

2020年12月30日08:05:04 育兒 1474

怕黑的孩子獨自上廁所有多困難?看完我明白了,這才是孩子的本能 - 天天要聞

作者:心海一隅(爸媽進化論主筆)

怕黑的孩子獨自上廁所有多困難?看完我明白了,這才是孩子的本能 - 天天要聞

剛看到一則好玩又暖心的小視頻,深夜裡的浙江,一位媽媽站在穿着睡衣的兒子身後,為怕黑不敢上衛生間的兒子搖旗吶喊。

媽媽一邊大聲說一邊唱:“第一步,開門!門開了,大膽地向前沖呀!”兒子一邊伸頭往衛生間看,一邊鼓足勇氣準備衝進去。

在媽媽的“去!沖!”的吶喊聲中,兒子真的喊着“啊!”沖了進去,媽媽立馬錶揚兒子說:“對!好棒!”

怕黑的孩子獨自上廁所有多困難?看完我明白了,這才是孩子的本能 - 天天要聞

然而兒子卻很快又跑了出來,而且一臉驚恐的表情,似乎衛生間里有多恐怖的樣子,這一幕看得人真是哭笑不得,小男孩的膽子也未免太小了點。

但是我們卻從媽媽耐心的鼓勵中,看到她允許兒子有所害怕的情緒,即使兒子哭着跑回來,也不會責怪兒子,而是伸出雙手擁抱了他。

父母都是從孩子長大的,我們更應該了解孩子的害怕,允許孩子慢慢地嘗試,逐漸從害怕轉變到不再害怕,而不是粗暴地把孩子推到害怕中。

如果孩子一直害怕某種境況或者物體,那也沒有什麼大不了,想想我們自己也會有某些害怕,就能更寬容地對待孩子的害怕情緒了。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我們可以輕易的原諒害怕黑暗的小孩,人生真正的悲劇是當一個成年人懼怕光明。

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很容易怕黑、怕高、怕大怪獸等等,父母不要一定讓孩子改掉懼怕,反而應該接納孩子的這種害怕情緒。

允許孩子害怕,並不代表孩子就是一個懦弱膽小的人,父母需要轉變觀念,明白有所害怕,才會讓孩子更懂得有所敬畏和有所擔當。

怕黑的孩子獨自上廁所有多困難?看完我明白了,這才是孩子的本能 - 天天要聞

不允許孩子害怕的父母,到底怕什麼?

來自美國的臨床心理諮詢師曾總結出一份孩子的“恐懼清單”,分為2-4歲孩子和5-7歲孩子兩個類目,分別有12-13項害怕的東西。


怕黑的孩子獨自上廁所有多困難?看完我明白了,這才是孩子的本能 - 天天要聞


怕黑的孩子獨自上廁所有多困難?看完我明白了,這才是孩子的本能 - 天天要聞

梳理這一份清單,我們會發現孩子害怕如廁訓練、怕黑、怕大噪音等都是常見的現象,存在於大部分孩子的身上,父母不需要過於擔憂。

但其實,大部分父母是不太能夠容忍孩子的害怕情緒的,我弟弟就曾為他女兒曉曉怕大公雞,而逼得曉曉被嚇到崩潰。

曉曉是個敏感而內向的小女孩,雖然農村出生但是從不敢靠近小雞,當然更是離大公雞遠遠的,但是我弟弟卻認為農村孩子怎麼能這麼矯情呢?

於是有一回,我弟弟抱着一隻大公雞,要求曉曉抱過去,曉曉當場嚇得連連後退,帶着哭腔求饒:“爸爸,我真的不敢!”

我弟弟哪裡肯聽?他一把拽過曉曉,就把大公雞往曉曉懷裡塞,曉曉當即崩潰到哭天搶地,害怕得渾身癱軟,差點一頭栽在地上。

我媽媽聽到這父子倆的爭執,才把曉曉攬過來,發現曉曉已經快要暈過去了,後來病了好幾天,氣得媽媽狠狠揍了我弟弟一頓。

有些父母想當然地認為,孩子所害怕的東西沒有什麼好怕的,甚至想要“以毒攻毒”式的逼迫孩子不再害怕。

其實是父母在害怕,害怕的是孩子會因為某些害怕比不上別的孩子,說到底還是父母不能夠接納孩子本來的樣子,而想要強行改變孩子。

正如美國作家庫柏所說,不曾恐懼過的人,不會抱有任何希望。父母要允許孩子有所害怕和恐懼,這是孩子的本能和權利。

怕黑的孩子獨自上廁所有多困難?看完我明白了,這才是孩子的本能 - 天天要聞

怕黑的孩子獨自上廁所有多困難?看完我明白了,這才是孩子的本能 - 天天要聞

父母如何面對孩子的害怕?

曾有人說,每個人都會有恐懼的時候,勇敢的人能正視恐懼,克服恐懼。

父母允許孩子有害怕的東西,但是需要把握的是,不能因為孩子的這份害怕,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不然就需要採取積極的干預措施。

首先,了解孩子害怕的具體內容。

我兒子害怕床下有大怪獸,害怕動畫片中的妖魔鬼怪,還不敢摸軟體蟲子,這是我觀察到的兒子害怕的內容。

父母在日常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一旦發現孩子有緊張的情緒,並且語言上表達出“我害怕!”的時候,就應該記住,這是孩子所害怕的場景或者東西。

當然了,父母不需要刻意強調,更不能跟外界宣揚,而是要低調對待孩子的這份害怕,不把害怕的情緒擴散,才有利於孩子今後克服害怕。

怕黑的孩子獨自上廁所有多困難?看完我明白了,這才是孩子的本能 - 天天要聞

其次,允許孩子害怕的某些方面。

印度詩人泰戈爾在《戈拉》中說,只是由於自己感到恐懼,我們才低頭。

當孩子怕高、怕面目兇狠的人等跟日常生活關聯不大的事物時,父母不要強行糾正,反而會讓孩子因為害怕不敢爬高爬低,不敢隨便跟陌生人走。

有所畏懼的孩子,才會更懂得保護自己,父母可以允許孩子的害怕一直存在,並且告訴孩子如何應對就可以。

第三,給足孩子克服害怕的時間。

10歲以下的孩子大都會怕黑,但是幾乎沒有成年人說自己怕黑,就是因為隨着年齡的增加,那些小時候害怕的東西,自然就不會害怕了。

父母不要擔心孩子害怕這個害怕那個,而是要給足孩子時間,讓孩子在提高認知的同時,悄無聲息地不再害怕那麼多的東西了。

退一萬步講,即使孩子長大以後再怕黑,那就留個小夜燈好了,解決的方法有很多,而允許孩子有所害怕,是最好的方法。

怕黑的孩子獨自上廁所有多困難?看完我明白了,這才是孩子的本能 - 天天要聞

怕黑的孩子獨自上廁所有多困難?看完我明白了,這才是孩子的本能 - 天天要聞

允許孩子害怕,是父母最大的尊重

前一段時間,常州的一家幼兒園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課,因為一隻皮球蟲的死亡,老師決定跟孩子們談一談死亡。

而孩子們紛紛表示害怕,老師們在帶着孩子給皮球蟲舉辦葬禮後,又一起讀生命教育繪本,讓孩子們能夠理解死亡的含義,而不再那麼害怕。

怕黑的孩子獨自上廁所有多困難?看完我明白了,這才是孩子的本能 - 天天要聞

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允許孩子有所害怕,就是給予孩子最大的尊重,讓孩子能夠逐漸從害怕到接納再到無所畏懼。

知乎上有一位媽媽提問,說她的兒子三歲了,平時活潑開朗,但是特別害怕商場里的假人,即使父母開導他,假人是不會動的,但是兒子就是害怕。

父母沒有逼迫兒子,而是決定暫時不去商場就好了,但是最近卻不願意坐爸爸的車去幼兒園了,原因是有一次車窗外開過一輛公交車。

公交車身上的廣告描繪的是一個假人,這讓父母很是焦急,覺得兒子的害怕已經影響到正常生活了,其實並不盡然。

孩子害怕、恐懼、怕黑,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正常的自然心理,父母需要接納孩子的害怕,並且陪着孩子一起直面這份害怕。

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的害怕情緒會得到安撫,並且才能逐漸感知到沒有什麼大不了,慢慢地才能不再害怕那些原本讓他們十分恐懼的事物。

有心理學家將安全感定義為:一種從恐懼和焦慮中脫離出來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覺,特別是滿足一個人現在(或將來)的各種需要的感覺。

期待父母們都能夠允許孩子有所害怕,然後在戰勝害怕的過程中,培養出足夠的安全感,助力孩子更安定地成長!

怕黑的孩子獨自上廁所有多困難?看完我明白了,這才是孩子的本能 - 天天要聞

作者簡介:心海一隅,兒童心理學研究者,懷揣熱愛生活的心,手寫洞察人性的文,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 天天要聞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農曆三月初九在民間傳統中是一個充滿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過觀察自然規律和生活經驗,總結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習俗,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些習俗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哲學,值得現代人細細品味並實踐。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 天天要聞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縷光悄然穿透薄霧,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徑。路邊的花草掛着晶瑩露珠,彷彿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憶之上。曾幾何時,也是在這樣的清晨,身旁有你溫暖相伴,如今卻只剩我形單影隻。我徘徊了一個又一個晨曦,期盼着轉角處能突然出現那熟悉的身影。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